更新于9:50

财联社3月16日讯,今日开盘后三大股指小幅高开后快速下挫集体翻绿,截至发稿,沪指跌0.55%;深成指跌1.23%;创业板指跌1.27%。

image

从盘面上看。土地流转、口罩等板块领涨;MLCC,通讯行业等板块跌幅居前。5G概念股快速跳水,中兴通讯封跌停,中通国脉大跌8%,奥维通信、宜通世纪、国脉科技均跌超5%。

image

image

恒指开盘跌2.98%,国企指数跌2.88%,长和、中海油跌超7%,万洲国际、石药集团跌超5%。

美股股指期货再度暴跌熔断 标普500期货跌4.77%。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32个基点,美股道琼斯指数期货和标普500指数期货双双大幅下跌,再次熔断。其中标普500期货跌4.77%,纳指期货跌4.54%。

消息面

1、美联储意外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0%-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

2、央行决定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3、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8万例;

4、美国上周五打出"组合拳"救市,美股收涨逾9%;

5、、证监会明确,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周末券商大势研判观点

1、光大策略最新观点认为,美国在恐慌中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后期不可低估美国的动员能力,海外市场波动导致A股趋势性下跌的概率较低。定向降准有助于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后续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仍然可期,建议耐心持仓,逢大幅下跌可买进。

2、中信建投策略最新观点认为,短期美股已超卖,下周美股FOMC会议前,在政策刺激加码下,美股可能企稳甚至反弹。下周需要额外关注美联储FOMC会议前的宽松举措,以及意大利封城两周后疫情是否受控。

3、兴业证券张忆东认为,临危不惧,以史为鉴,不论是1987年股灾还是2008年危机的恐慌阶段,都是长期逢低买入最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的好时机。建议长钱积极布局安全边际高的中国核心资产,等待全球复苏时收获;长期来看,科技依然是未来三、五年的主旋律,耐心淘金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4、 招商策略张夏团队认为,A股在本轮全球调整中表现相对强势,后市有望在流动性宽裕背景下,在以5G、特高压、城市轨交、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政务信息化、医疗基建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引领下出现一轮明显反弹。

5、 海通策略荀玉根等人认为,近期A股强于美股源于:中国对疫情的防控更有效、上市公司盈利数据更好、A股估值更低,市场中期趋势取决于内因。疫情不改牛市趋势,但影响了牛市节奏,短期市场仍需要时间盘整蓄势,牛市3浪上涨等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坚定信心、保持耐心,着眼全年关键看盈利,符合转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线。从产业基本面看,5G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周期才刚刚开始,类似12-15年的3G/4G,这次基本面的回升预计也要持续2年。

6、国泰君安策略李少君团队认为,美股两轮暴跌,A股均表现了极强的韧性,中美股市脱钩已经开始。前述几个风险,一周或数周终将明确,我们也仍维持美国技术性衰退的基准假设。美国疫情边界清晰之日,就是A股反攻之时。放眼短期,风格切换,建议超配传统行业:建材、机械、汽车、家电;展望中期,成长价值螺旋,不可忘科技:新能源、计算机、通信、电子。

7、兴业王德伦团队认为,海外的流动性挤兑风险,短期对A股中的外资行为可能有影响,继续看好A股长牛。重点关注"两头走"的低估值、高分红、增长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方向。另一头,随着一系列短期科技股可能因为交易过度拥挤、获利盘过重而出现一定调整,但全年来看,大创新科技成长机会仍值得重视。

8、 天风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对于长期而言,如果发达国家市场进入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那么外资的确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近期A股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概率较高,方向上,建议继续关注新老基建的机会,同时关注半导体大基金和华为P40手机发布的事件性机会。

9、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中国经济将率先企稳回升,在这个过程中流动性宽裕环境不会扭转,A股的估值是扩张的过程。近期行业重点关注:医药、传媒、计算机、军工、新能源汽车、电子、环保、通信、汽车等,指数重点关注: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等。主题重点关注新基建、科创板、湖北区域振兴等。

1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认为,A股处于金融供给侧慢牛的震荡期,需要紧密跟踪全球流动性的信号。行业配置中期方向仍是具备产业逻辑并受益于新基建的科技成长:(1)数据流量爆发和交互场景增加将带来IT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幅上行(IDC、服务器);(2)中期产业逻辑稳固的医疗信息化;(3)景气拐点向上,国产替代可能加速的新能源车;(4)适当增配对外依存度较低、内需内供的板块以平衡持仓(医药、食品)。

11、中金公司最新报告认为,海外疫情升级可能继续是全球股市关注的焦点因素,国际市场上周的表现可能会载入史册。往未来看,海外疫情及各国应对仍是影响全球股市波动的关键变量。近期还需要关注:①海外资金动态。上周外围市场波动背景下北上资金单周净流出418亿元,创2014年以来最高;②国内经济数据及政策应对。本周将公布1~2月国内主要宏观经济活动数据;③企业业绩。本周也将进入A股盈利披露的第一个小高峰,近期已有53家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关注疫情对企业经营层面的影响。

12、国盛策略认为,一旦海外这一短期掣肘消除,A股将重回自身正轨,继续看好其向上趋势。科技成长二次进攻号角正在吹响。科技成长此前的超涨已消化的较为充分,无论仓位结构或相对估值均显著优化。从微观结构看,"新基建"、半导体大基金二期等也给5G、半导体等人气板块提供新的催化。中长期,科技成长仍将是市场主线:1)宽货币环境持续。2)基金发行持续带来增量资金涌入。3)再融资放松周期来临,科技成长最为受益。4)从基本面看,科技成长同样具备较强支撑和景气优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