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病大国,尤其是胃溃疡非常多见。由于胃溃疡患者约5%-10%的癌变率,并且恶变是在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之下发生。因此,胃溃疡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自然的。胃溃疡为何会发生?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胃酸是胃溃疡形成的元凶。“无胃酸无溃疡”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

我们先看看为溃疡的4种病理类型:1型为胃小弯溃疡,约占胃溃疡80%位于胃小弯侧,多数为低胃酸分泌;2型为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往往是先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再发生胃溃疡,占胃溃疡的5%-10%,为高胃酸分泌;3型为幽门前及幽门管溃疡,很少见,为高胃酸分泌;4型为胃上部近贲门处溃疡,为低胃酸分泌。由此发现:胃溃疡绝大多数为低胃酸分泌,少数为高胃酸分泌,仅仅不到20%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的胃溃疡才出现高胃酸分泌!

反过来看另一组数据,没有胃溃疡者也会出现胃酸升高,统计发现大约16%人群出现胃酸偏高。一些研究甚至发现,胃酸水平处于高位者,胃炎、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反而远远低于正常人群。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胃酸缺乏,完全可能是胃溃疡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关于这一点,从1983年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发现胃幽门螺旋杆菌开始,人们对胃溃疡的发生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极其重要的原因(当然不能说是唯一)。幽门螺旋杆菌也是唯一可以存活于胃部不被胃酸消灭的细菌。该细菌的能力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胃酸的环境为强酸性,其PH值在2以下。大多数细菌在如此强大的酸性环境下都会被杀死,但胃幽门螺旋杆菌却是一个例外!为何可以例外?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一方面可以表达一种叫做urel的酶,来抵消胃酸的作用,另一方面,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分泌尿素,这是一种碱性物质,造成碱性环境,中和胃酸。而胃幽门螺旋杆菌造成胃溃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产生大量毒素,破坏胃粘膜屏障,这种破坏自然导致了胃酸对于破坏的胃粘膜的的直接损伤作用!

一句话,造成胃溃疡的原因在于包括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内的胃粘膜屏障的破坏,而不是胃酸。胃酸只是在上述屏障破坏的情况下加剧了溃疡形成的进程!使用抗胃酸的药物减少胃酸也许可以减少受损屏障的进一步刺激,并可以缓解疼痛,但胃酸的减少必然会增加各种有害微生物进一步破坏胃粘膜屏障的概率。

因此,关于胃溃疡有如下认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1 致病微生物是形成胃溃疡的重要原因,胃溃疡的各种诱发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下降,睡眠不足、饮食无规律,劳累过度等,一句话,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胃溃疡发生;

2 胃溃疡感觉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对溃疡面的形成导致。各种抗胃酸药物,小苏打中和胃酸都可以减轻这种刺激,但胃酸过少会增加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因此此类治疗应该是指标不治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胃酸的分泌不因你采用中和胃酸的措施而减少,当使用中和胃酸的药物后,假如胃酸继续增加,说明胃内的有害刺激因素仍然存在;

3 胃溃疡的预防重点在养不在治,如何养?首先保持心情的愉悦,避免紧张、焦虑,避免劳累,适当的运动,足量规律的睡眠有助于养胃。减少高糖类的食物。同时适当补充益生菌,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对胃形成损害。锌、硒和维生素B族都是保护胃粘膜不可或缺的要素。

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