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M1910型就是勃朗宁在和FN公司合作了M1900型、M1903型和M1906型之后的第四款手枪,顺便简单介绍一下,M1900型7.65毫米手枪,因为这一型号在握把贴片上方和套筒座左侧,都有一支小手枪的图案,所以在中国被称为“枪牌撸子”。最后,比利时FN公司勃朗宁设计的众多手枪中,是根本没有雌雄一对的。

深度

摘要:在《亮剑》里,楚云飞送给李云龙一支手枪,根据楚云飞所说,这是勃朗宁品牌,还是一对雌雄枪。勃朗宁真的有雌雄手枪吗?

图1: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手枪真的是雌雄一对吗?

在《亮剑》里,有这么一段,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到八路军独立团学习游击战,和李云龙惺惺相惜,送给李云龙一支手枪。正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这枪是雌雄一对,本来送李云龙的是雌枪,但李云龙不愿要母的,最后楚云飞哈哈大笑,改为把雄枪送给李云龙。这支枪李云龙后来送给了秀芹。某种意义上,这枪还是李云龙和秀芹的定情之物。秀芹用这支枪第一次打死了一个日军和一个伪军军官,第二次是日军特工队偷袭赵家峪独立团团部时,打死了第一个冲进屋子的日军。秀芹被抓,这支枪自然落到了日军手里。后来李云龙率部打下平安县城,重又夺回了这支枪,此后作为对秀芹的怀念,一直随身携带。直到解放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交出的佩枪还是这一支。这是电视剧里最后一次出现这支枪,而在原著小说里,李云龙最后就是用这支枪自杀的。在整部《亮剑》里,这支枪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

但偏偏就是这对雌雄枪,是个大BUG。

为什么这样说,那就从楚云飞对这一对枪的描述说起:“比利时FN公司生产,口径6.3,弹容六发,出厂的时候就是一对儿,一雄一雌,勃朗宁品牌。”

图2:楚云飞的描述:“比利时FN公司生产,口径6.3,弹容六发,出厂的时候就是一对儿,一雄一雌,勃朗宁品牌。”

先说勃朗宁品牌,勃朗宁可不是品牌,而是指世界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美国人约翰·摩西·勃朗宁,勃朗宁设计了很多步枪、机枪、手枪,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手枪。不过他没有像毛瑟那样自己开公司办工厂,而是将自己的设计成果申请专利,再以转让专利的模式与军工企业合作。和勃朗宁合作的有比利时FN兵工厂、美国温彻斯特武器公司、柯尔特武器公司、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公司以及加拿大K.B.I公司等。所以,“比利时FN公司生产”没有错,但是“勃朗宁品牌”就不那么确切了,应该说“勃朗宁设计”才是。

图3:枪械设计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

至于“口径6.3,弹容六发”,根据这两点,对应的就是勃朗宁M1906型袖珍手枪,这是勃朗宁以M1903型手枪为基础,研制出的第一种袖珍型(Pocket Model)自动手枪—,因为1906年正式投产所以命名为M1906型。

不过,M1906型口径不是6.3毫米,而是0.25英寸,折算成公制是6.35毫米,发射6.35×15.5毫米半底缘手枪弹(ACP弹)。在勃朗宁设计的所有手枪中,是没有6.3毫米口径的。只有弹容六发是说对了。

在M1906型问世之前的袖珍手枪绝大多数是各种转轮和德林杰式击发手枪,大多发射0.22英寸(约合5.59毫米)边缘发火枪弹,采用裸铅弹头,初速低威力小。而M1906型发射的0.25英寸ACP弹采用镍铜合金被甲弹头,具有更强的侵彻力,在30米距离内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具有足够的停止作用,六发的弹匣容弹量也使得火力持续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款袖珍手枪。种种优点,使得M1906型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极为成功的设计使得这款手枪成为经典,所以后来大多数袖珍自动手枪都以M1906型作为“典范”和借鉴的蓝本。

M1906型被称为袖珍手枪,就因为尺寸较小,全枪长仅4.5英寸(约合114毫米),所以在中国也叫“四寸撸子”。又因为尺寸只比一包香烟略大一些,比普通成年男性的手掌还要小,即使握在手中也很难被发现,加上威力还不小,所以又有“掌心雷”的外号。因为外形迷你,便于隐蔽携带,所以是秘密行动的首选武器。空枪重仅有350克,装上六发匣也不过才只有400克,绝对是小巧轻便,所以也非常受女性青睐。

图4:“掌心雷”M1906型袖珍手枪

但是,问题来了,剧中楚云飞拿出来的两支枪,根本就不是勃朗宁M1906型,因为那是把袖珍小手枪,楚云飞手里的那对手枪尺寸明显偏大,应该是勃朗宁M1910型。

说起来M1910型的来历也很有戏剧性。勃朗宁在189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套筒上膛的手枪,套筒上膛的手枪

使用时都必须要用手向后轻拉一下套筒或枪机,使枪弹上膛,这和左轮手枪先扳开击铁的动作有着明显区别,这个向后轻拉套筒的动作,在中国北方被称为“撸”。只要轻轻一“撸”,手枪便子弹上膛处于待发状态。“撸子”也就因此而得名。

最初勃朗宁把这个专利卖给了温彻斯特武器公司,但温彻斯特武器公司不愿意将销售利润分红给勃朗宁,所以勃朗宁之后就找了比利时的FN公司合作。此后FN公司就成了和勃朗宁合作最多的武器生产公司。

而M1910型就是勃朗宁在和FN公司合作了M1900型、M1903型和M1906型之后的第四款手枪,顺便简单介绍一下,M1900型7.65毫米手枪,因为这一型号在握把贴片上方和套筒座左侧,都有一支小手枪的图案,所以在中国被称为“枪牌撸子”

图5:“枪牌撸子”M1900型7.65毫米手枪

M1903型7.65毫米手枪,是由美国柯尔特武器公司生产的。因为柯尔特的英文“Colt”就是小马驹的意思,所以M1903型在套筒、握把等处都有柯尔特公司的标志——一匹前蹄跃起的立马,所以在中国就被称为“马牌撸子”。比利时FN公司也有生产M1903型手枪,和柯尔特公司的M1903型相比,枪身更长,发射的枪弹不同,其他都基本一样。当然FN公司的M1903型手枪上是没有立马标志的,自然也就不是“马牌撸子”了。

图6:“马牌撸子”柯尔特M1903型7.65毫米手枪

M1906型就是刚才所说的6.35毫米袖珍手枪,小巧玲珑的“掌心雷”。

M1910型也是一款相当经典的设计,最初定位是警用手枪。勃朗宁在设计时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复进簧中置的设计,也就是直接把复进簧套在枪管上,把枪管作为复进簧导杆,这样就不需要在枪管上另外再布置复进簧的空间,可以大大降低了套筒高度,使得整个手枪更加紧凑。考虑到警察使用枪械经常需要快速出枪,如果照门和准星尺寸较大,就容易在快速出枪时挂勾衣服,所以勃朗宁就干脆取消了照门和准星,而是在套筒顶部开了一个贯通枪身的浅槽,浅槽就充当了照门缺口,同时在枪口处设计了一个片状准星,这样就能完全满足瞄准的需要了。手枪本来就不是用来进行精确射击的,这样的瞄准具也够用了。另外,M1910型的保险设计也是极具匠心——以握把保险为核心的三重保险。手动保险关闭就会锁住握把保险,握把锁住后不能下压,套筒也不能移动。而且弹匣安装不到位,握把保险也不能下压。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确保安全性,所以这一设计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枪械都采用这这种保险方式。

弹匣容量也比M1906型多了一发,是七发弹容,火力持续性也更强一些。

图7:勃朗宁M1910型手枪

M1910型7.65毫米警用型推出后,反响很好。勃朗宁发现,市场上一直没有一种威力介于军用和民用手枪之间,同时尺寸和重量适中的半自动手枪,所以就在M1910型7.65毫米手枪基础上,又推出了采用9毫米手枪短弹(0.38英寸ACP弹)的军用型。9毫米手枪短弹与9×1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相比,质量轻、后坐力小、威力适中,但杀伤力毫不逊色,所以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军、警两用枪。

在历史上,M1910型是一款非常著名的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用的就是勃朗宁M1910型手枪!

无论是7.65毫米还是9毫米口径的M1910型,因为采用了复进簧中置设计,枪口就需要拧上一个枪口帽来顶住复进簧,为了拆装时候方便,不至于打滑,于是就在枪口帽上加了一圈滚花作为防滑设计。也正是因为这一圈独特的滚花设计,在中国民间M1910型就有了“花口撸子”这一外号。

当时在中国,对于“撸子”手枪,素来是有“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的排名,而前三位都是勃朗宁的设计,可见这位枪械设计大师确实非常牛。

图8:楚云飞的双枪可没有雌雄之分

最后,比利时FN公司勃朗宁设计的众多手枪中,是根本没有雌雄一对的。最牵强的解释,就是M1910型,有7.65毫米和9毫米两种口径,可以勉强看作是雌雄一对,但这两种也不是一同出厂的,怎么也难凑成一对啊。

所以,楚云飞所说雌雄一对手枪,实在是个大乌龙,按说以楚云飞这样的大行家,肯定不会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还是编导的问题啊。本来就是赠枪,也没有必要非要搞什么雌雄一对,楚云飞和李云龙两位铁血军人之间的情谊,又不是男女情人之间,还要搞什么雌雄一对的信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