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今,全國已完成十餘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病理研究團隊觀察到器官繼發性損害、肺部多粘液等病變特徵,爲後續的臨牀治療提供了重要指導。2020年2月19日晚,一份遺體捐獻書,交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團隊。

(原標題:患新冠肺炎去世老人的最後遺願:捐遺體用於病理研究)

面對新發疾病,只有進行遺體解剖,才能獲得完整的疾病病理資料,開展更有效的針對性治療。在武漢,有一位84歲的老軍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提出捐出遺體用於新冠肺炎的病理解剖,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2020年2月19日晚,一份遺體捐獻書,交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團隊。捐獻書寫道:父親李紹源新冠肺炎加重不幸去世。

患病期間明確表示,死後將遺體捐獻出來,爲早日戰勝新冠疫情發揮一點作用。 

△捐獻書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團隊的三位醫生立即趕赴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連夜實施解剖手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團隊醫生 王榮帥:

肺部的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出血等等,確實是有典型性的,對我們的研究上的拓展,很有用的。我們打心眼裏感激他。

84歲的吳宗元老人,至今不願接受李紹源去世的事實,時常對着舊物出神。

△資料照片

1951年,這兩位15歲的少年一同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工兵學校,開啓了長達70年的友誼。

“在無怨無悔的奉獻中獲得了人生的幸福和欣慰”,

這是李紹源在入校60週年紀念冊上的感言。作爲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建築部隊的一員,李紹源的大半生都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度過。

△李紹源好友 吳宗元

李紹源好友 吳宗元: 

參加兩彈一星的工程建設很艱苦的。艱苦到什麼程度?喫飯的時候兩個牙齒不挨攏的,挨攏會沙沙響,都是砂子。

90年代初期,李紹源轉業,在武漢市殘疾人服務中心任理事長。那時中國殘疾人事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他克服重重困難,建起了專門服務殘疾人的康復中心。

△武漢濟世之家

武漢市殘疾人社會服務中心副主任 江昕: 

當年李紹源理事長在武漢市殘聯工作的時候,我們新建的一個爲殘疾人服務的設施,武漢濟世之家,當時可以居住200個肢體殘疾人,後來包括智力殘疾人的培訓班也在這裏面開設。

2020年2月1日,李紹源確診新冠肺炎。住院期間,他多次提及把遺體捐給國家用於病理解剖。

李紹源兒子 李捷: 

因爲他一直都是軍人,然後一直都念部隊包括國家對他的好。

李紹源好友 吳宗元: 

他的一生總是在獻愛心,最後把自己的遺體也獻出去了。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餘追: 

我覺得應該對整個人類是一種大愛精神,他纔會去捐獻遺體的。縱觀這個醫學史,沒有屍檢,沒有屍體解剖,你很難把一個疾病的發病機制把它搞清楚。只有把這個疾病的病理搞清楚了,你才能夠有力放手的治療。

至今,全國已完成十餘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病理研究團隊觀察到器官繼發性損害、肺部多粘液等病變特徵,爲後續的臨牀治療提供了重要指導。(總檯央視記者 卞曉煙 趙迎晨)

(編輯 鄭立恆)

韓佳鵬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