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這些工藝,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是古人智慧的傳承也是對玉器雕刻工藝的大膽創新,對後來玉雕工藝的發展影響深遠,要是遇到有這樣的特色工藝玉器,是幸運之事,好好收了它。但是這種工樣難度極大,必須要用一種掏膛的工藝,在古代這是一門絕技,玉壁最薄處厚度僅僅只有一二毫米,製作的玉器成功率極爲低下,所以做薄胎玉器的人並不多。

​玉器能夠流芳百世,這其中除了珍貴的玉料外,它精湛的工藝同樣令人們所稱讚,一些特殊的工藝還使玉器價值倍增!

不過有一些技藝快要失傳,有的只能在拍賣會上見到,真正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有着它們怎樣的魅力,又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興衰?

薄胎玉器

這種玉器工藝薄勻通透,輕巧玲瓏,人們在學術上稱爲“痕都斯坦工藝”,起源於印度北部的莫臥兒國。(痕都斯坦是個地名)。

用植物花葉來裝飾花紋,用消磨技術來使得胎體通透,薄如蟬翼,薄如紗窗。很有地方特色。

乾隆很愛這種風格玉器,更是寫詩怒贊:”薄如紙而輕如銖”。後來就專門成立了薄胎西番作。

對其改造設計,在保留西域文明的美麗的情況下,巧妙的改變原有的形狀,把原本不符合中國人使用觀看習慣的杯、盤,改成中式的碗、壺等等。

玉料上大多選用青玉、青白玉、碧玉玉料等,他們韌性足,透光度高,質感佳,適合打磨成薄胎器皿,製作出來的玉器高雅大氣,藝術效果佳,很是漂亮。

但是這種工樣難度極大,必須要用一種掏膛的工藝,在古代這是一門絕技,玉壁最薄處厚度僅僅只有一二毫米,製作的玉器成功率極爲低下,所以做薄胎玉器的人並不多。

每成功一件,乾隆就爲其作詩一首。可見工藝價值之高!在瀚若星辰的玉器中,薄胎玉器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

點翠工藝

點翠,是中國一種傳統的金銀首飾工藝,將能發出奇特金屬光澤的翠鳥羽毛,鋪粘在金光閃閃的金飾上,交相輝映,絢麗奪目,不僅起到美觀作用,同時戴起來凸顯佩戴者的顯赫地位。

早在2000年前就已出現,在清朝時期更是達到頂峯。不過後來在清末到民國年間,西方的首飾工藝大量傳入中國,很受國人青睞,影響國人審美,導致這種工藝逐漸被冷落,退出歷史舞臺。

又因爲其上工藝複雜,成品難保存,所用翠鳥羽毛罕見稀有,技藝差不多快失傳了。現在很少能見到。(翠鳥如今已被列爲國家保護,不能用來製作點翠首飾。)

現代中能所見到的點翠工藝,大都是從清代流傳下來的精品。它們已成爲拍賣場上的珍物,從數萬至數十萬拍價不等。

環鏈玉器

這種工藝,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清朝達到頂峯。因工藝手法多元化,雕刻造型奇特,工藝精湛被人們稱讚。

這種工藝對玉料要求極高,玉料要經過嚴格挑選,選用質地細緻堅韌的玉石,雕琢也很講究,要根據玉料的特徵設計鏈條位置,並且避開雜裂,髒色,避免影響玉鏈的效果。

玉鏈的表現形式多樣,有單挑的,雙條的,鏈數一般是多環,所以選用的玉料也會比較大,在合理利用玉料的前提下,要做到環環相扣,因此拐彎法去取鏈常被運用在鏈雕工藝中。

工藝的運用比較廣泛,玉爐,玉瓶,玉花燈等器皿上都會出現這種雕刻工藝。襯托出玉器的優美雅緻,是對美的極致追求。更是玉雕匠人對雕刻藝術極致的追求。現在也很流行!

內畫玉器

內畫玉器,顧名思義就是在玉雕器皿內壁上繪畫,在清代的時候,主要用於水晶鼻菸壺的裝飾,所以也有內畫壺之說。

內畫工藝使用的工具是勾形毛筆,筆伸入內膛,眼在外觀察落筆部位,勾畫畫面。這種工藝非常考驗玉雕師的內畫技藝,難度不一般。

現代內畫器皿已有爐、瓶、燻、燈、蛋等許多種,內畫也並不限於玉器裝飾,成爲一門獨立的技藝。

俏色玉器

這門技術,大多玉友還是知道的,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澤紋理,因材施教,選擇適合的雕刻題材,賦予玉雕作品新的靈魂,創造獨一無二的作品,使其顏色和造型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這門技術造詣很深,同樣需要高難度的雕刻技巧,非常考驗玉雕師的創造力,藝術修養以及雕工技藝,有俏色的玉雕價值往往翻倍。這種玉器今天依然十分盛行,受人推崇和青睞!

花絲鑲嵌

採金爲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爲一絕。這便是令人震撼的花絲鑲嵌工藝,這種工藝很複雜,它是多種工藝的結合。

首先選用貴重的金銀通過壓條,抽成髮絲一般細的絲,再採用掐、填、堆、壘、編、織、攢、焊等傳統技法,將金絲彎曲勾勒成各種造型,鑲嵌以瑪瑙、翠羽和各色寶石。這種工藝一般爲宮廷所用,時有名品撼世。

如在定陵出土的“金絲蟠龍翼善冠”,用了518根僅有0.2毫米,細金絲編制而成的“燈籠空兒”花紋,薄如輕紗,渾然天成。

整頂皇冠宛如天降神物,令人歎爲觀止,等到如今以文物之名面世之時,依然璀璨耀眼。

不過21世紀後,正因爲難度極高,這種技藝幾乎失傳,傳承人不足百位,終於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項古老繁複的皇家絕技,再度以嶄新的奢華風姿融入到新世紀的國際奢侈品殿堂中,成爲其中最耀眼的至尊王座。

玉麒說:

以上這些工藝,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是古人智慧的傳承也是對玉器雕刻工藝的大膽創新,對後來玉雕工藝的發展影響深遠,要是遇到有這樣的特色工藝玉器,是幸運之事,好好收了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