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異常迅速,其中機牀行業更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大步躋身於世界機牀製造大國之列。與此同時我國這樣一個龐大的、擁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市場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着世界範圍內的所有機牀企業紛紛投身而進,國產與進口品牌競爭局面激烈。

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對於很多製造工廠來說明明國外的機牀價格昂貴,動輒百萬,卻還是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而作爲價格良心公道、質量優良的國產機牀卻銷量平平、市場一般。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國人購買國產機牀呢?

一、技術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製造業工廠與通用消費品行業不同,購買設備不會像那些行業有追求奢侈的傾向,也沒有所謂的“買貴不買對”的心理。製造業是真真正正務實的行業,生產零部件追求的是加工精度、效率、品質、穩定性等各種實實在在的指標。

對於製造業來說,機牀的技術是最爲關鍵的。但是不巧的是,國內生產的機牀設備大多數是以中低端爲主,這些機牀相比國外機牀,在加工性能與穩定性有較大的差距,要麼加工精度不夠,要麼效率偏低或者故障率較高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工廠比拼的就是誰的生產更有競爭力,所以他們寧肯花更多的錢去買進口品牌的機牀,也不願意爲了省錢留下隱患。毋庸置疑,當國內的工廠發展到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必然會選擇進口品牌的機牀。

比如國內製造數控加工中心的廠家幾乎遍地都是,一臺機牀也就十幾萬,在低端製造業中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而瑞士、德國、日本製造的CNC加工中心動輒上百萬,幾百萬也不在話下,卻成了行業的香餑餑。

再比如數控之“心”——數控系統。國內絕大多數重要機械製造裝備的數字化控制系統不是中國造。尤其是關係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高檔數控機牀,它的“大腦”和“心臟”卻要大部分從國外引進。爲此很多專家疾呼,以數控機牀爲代表的中國製造”不能沒有創造,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迫在眉睫。

所以,機牀設備行業是用技術來說話的一個行業。在先進技術上,我們仍處於跟隨階段。中國的數控機牀在高速、精密方面還有階段性差距。同樣規格的產品,國外機牀轉速大概是國產機牀的三倍,精度也高出接近一個數量級。國內數控系統在高速、高精、五軸加工和智能化功能方面,相對世界先進水平有明顯差距。因此想要實現製造業的騰飛,高端數控設備仍是必須攻克的難點。

二、服務

服務指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務。好的機牀需要有配套完善的服務,而很多的國產機牀企業在服務方面都有所欠缺。

數控機牀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但是在國內機牀製造企業負責機、電的技術人員是分開的,服務工程師也分爲機械工程師和電氣工程師兩種,這就導致了機牀在出現一些故障時不能由一個人來解決,需要2個或者多個人來解決。這樣做影響了服務工程師到達用戶的時間,對於用戶來說增加了停機等待時間,對於機牀廠商來說浪費了人力資源,增加了售後服務成本。

另外,售後服務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近些年數控機牀行業發展過快,各機牀企業招收了大批年輕員工。年輕員工幹勁足,但是由於工作時間短,年輕員工與老員工相比普遍經驗技術不足,這些年輕員工去用戶安裝維修可能有個別技術問題解決不了,還要由經驗豐富且技術過硬的服務人員再次去調試維修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增加了維修次數和停機等待時間。

三、傳統觀念

國人對國產機牀的傳統觀念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購買。以汽車行業爲例,如今國內的汽車技術發展迅速,在很多技術方面甚至超過了國外,比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一流、拿了一堆專利。但是卻始終賣不上價,價格一高就沒人買。爲什麼?源於來自傳統信任缺失。

早前國產汽車總是有很多問題,質量差、功能少、安全係數低,還總出現欺騙消費者的行爲,一來一去在國人心中產生了對國產汽車的固有觀念。一提國產汽車就覺得是粗製濫造,名聲壞了就算改頭換面,自然也吸引不到人了。因爲用戶對產品和企業失去了信任。

機牀行業的問題同樣如此,多年來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低端、劣質的觀念,即使如今技術進步、價格實惠,固有觀念還是會影響許多人的選擇。

四、其他因素

這裏的其他因素指很多因素。比如競爭因素,在消費者不青睞某款產品的時候,一方採取降價措施,大家跟着打價格戰,你降價我也降價,破壞了產業的正常生態。但是降低價格勢必要降低成本,質量就會下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比如品牌因素,很多機牀有質量沒有牌子。大家沒有聽說過,品牌沒有知名度,埋沒了好產品。

還有比如人員因素,國內機牀廠商的人才流動大,人員的不穩定導致青黃不接、老的老小的小這樣裝出來的機牀,效果差、機牀質量得不到保障。

綜合來說,目前國內機牀企業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一個個去解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希望能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寬容。我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機牀能攀上世界之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