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的首战始于甘肃省合水县的一个镇子,西华池。这一仗对双方而言都是一场窝囊仗。敌军出师未捷,整编第48旅几遭全歼,还折损一员大将;解放军一方也不如意,集中了四倍于敌的优势兵力,结果打成了消耗战,解放军检讨称:“我与敌以四比一之优势兵力,虽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然因地形生疏,战前准备不足,部署不周,攻击部队协同不好,未能将敌全部歼灭,在战术上是犯了错误的”。

因此敌军的总体战略并未因此役而发生改变,仍然发起了向延安的进攻,原本勉强维系对峙局面的西北地区就此进入了大规模战争的状态。随着战争的推延,这一初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很少再被提及。然而,看似无足重轻的战斗,暴露出西北野战军存在指挥呆板、协同不灵、训练不佳等缺陷,由此导致了“横刀立马”叱咤西北战场的主帅,彭德怀的出场,这成为它最值得被关注的视点。

下面首先来看下敌军方面的问题,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声东击西”。

1947年2月28日,常凯申召见了胡宗南及其参谋长盛文,数度垂询胡、盛二人,问及对于进攻延安是否有把握?胡宗南“列举匪我兵力以对,并称极有把握”。3月1日胡等又到国防部研究攻略延安方案,获得刘斐的肯定后,一起谒见常凯申,得到最后的允准,决定3月14日开始行动。[1]

最初的时候,胡宗南是以陇东为第一进攻方向的,西面一共动用了整编第一军以及五个旅(整17师之第48旅、整76师之第24旅、第114旅、新1旅、骑兵第1旅),而且都是胡部的嫡系部队。

然而,胡宗南在3月6日最终决定的“攻略延安匪巢”之作战计划,不仅整1军被调走作为进攻延安的主力,整76师(欠新1旅)、整17师之第48旅、骑1旅等均被调作战区预备队,陇东只留下新1旅、独1团、独3团,分别扩大番号为整76师、整36师、整1师,以迷惑解放军,策应主力进攻延安的行动。[2]这一佯攻行动,被盛文称为是“声西击东”,打算将陕甘宁解放军主力调到西线,以便利其快速攻占延安。[3]

这个“声西击东”的计划虽看上去颇有章法,然按照一般的作战原则,主攻方向应该是兵力集中的重点,既然西面是佯攻,那就应该以西北地方军阀马步芳、马鸿逵部为主承担,根本不必动用胡宗南部的主力部队。所以当胡宗南获得常凯申进攻延安的首肯之后,又急令进犯陇东的部队调整部署,由于时间急迫,根本来不及调整到位。如此一来,等于把很大的一部分主力部队用到了次要方向上。

编者按:其实,因为胡宗南之前的主攻方向就是陇东,解放军应对的重点自然也是陇东。所谓声东击西之策,在一般情况下要以强有力一部声东,方有把握调动对方。那么胡宗南部本来在陇东方向的部队已经达成了吸引解放军西移的目的。问题在于胡宗南在陇东的部队很多,因而直接进攻延安的兵力不足。所以做出的计划是待解放军西移后再将大部分部队调往进攻延安。其实就是说,这个所谓的声东击西之策是想打一个时间差。这是异想天开,胡宗南的部队在外线,做战场大范围转移机动,速度肯定不及在内线的解放军。而且实际实施时,因为陇东部队已经展开,你再要收拢回撤,这是在折腾自己部队,在回收过程中必然会送给解放军有利战机。其实就是露出自己的屁股给解放军打,而且因为解放军居内线作战便于机动优势地位,打完你胡宗南露出屁股的部队,完全有足够时间再做战场机动。这就是这个声东击西之策的问题所在,荒唐透顶。理论上解放军打完西华池有充足时间做战场机动,因为我对西北战事不熟,发文前我咨询了下严老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说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所以如前所述,当胡宗南部要从陇东东撤时,西进的陕甘宁边区野战军主力也面临着两头落空的可能。于是,力求抓住当面之敌给予打击的决心自然就此产生。西华池战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

[1]《民国胡上将宗南年谱》,第186页。

[2]《戡乱战史(十一)——西北地区作战》,第22-23页。

[3]《盛文先生口述历史》,第66-67页。

本文作者 :严可复,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