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立 | 全球180多家媒體攜手講述“一帶一路”故事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 | 北京報道

4月23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召開前夕,“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及配套活動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本次會議發來了賀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宣讀賀信。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代表聯盟理事長單位在會上作了發言。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參與各方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努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爲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習近平強調,我們高興地看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在共建“一帶一路”夥伴網絡過程中,媒體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爲各國媒體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合作平臺。希望各理事單位發揚絲路精神,加強溝通合作,在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多做工作,講好“一帶一路”故事,爲共建“一帶一路”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更多惠及沿線國家民衆。

搭建“一帶一路”媒體合作新平臺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上提出,中國將打造包括新聞合作聯盟在內的後續聯絡機制及人文合作新平臺。

兩年來,人民日報社牽頭髮起,中外媒體積極響應,有關各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有86個國家的182家媒體確認加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25個國家的40家主流媒體應邀成爲聯盟理事會理事單位。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立 | 全球180多家媒體攜手講述“一帶一路”故事

參加“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的代表在會上合影(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 | 攝)

黃坤明指出,根據習近平主席的重要倡議,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是深化“一帶一路”媒體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舉措。各國媒體應把握共建“一帶一路”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打開視野、凝聚共識、積極行動,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唱響共建“一帶一路”的大合唱。要用好新聞合作聯盟這個平臺,聚焦各國發展戰略對接點、民衆利益交匯點,深入“一帶一路”建設第一線、最前沿,報道好孕育着希望與未來的共建實踐,表現好各國人民奮鬥實幹的精神風貌,共同譜寫媒體合作的新篇章。

李寶善在發言中表示,我們發起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並舉行首屆理事會議,就是要落實這一提議,搭建“一帶一路”媒體合作新平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的舉行,標誌着“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正式成立並啓動運行。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立 | 全球180多家媒體攜手講述“一帶一路”故事

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代表聯盟理事長單位在會上作了發言(人民日報記者 陳斌 | 攝)

李寶善同時指出,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媒體發揮着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近6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支持和熱烈響應,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爲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一帶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對“一帶一路”的支持是主流,合作是主基調,機遇論是主旋律。各國媒體朋友爲此付出了積極努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寶善提到,聯盟將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助互利、自主自願的原則,以共商、共建、共享爲宗旨,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發揮媒體社會功能,彰顯傳播獨特優勢,搭建開放合作平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爲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共同促進相關國家關係發展和理解互信,共同增進民衆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互鑑,爲區域經濟繁榮與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多方專屬的內容合作平臺上線

當天的會議上,參會的理事單位審議並通過了《“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章程》和《“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理事會運行規則》,共同簽署了《“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聯合宣言》,同時就《“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2019-2020年工作計劃》展開了討論。

聯盟祕書處代表徐波在會議上介紹了“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2019-2020年計劃開展的幾項重點工作。據他介紹,未來聯盟將適時舉辦聯盟大會暨“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加強對重要議題的研討;適時組織成員媒體機構開展“一帶一路”跨國聯合採訪活動;適時徵集國際傳播絲路獎作品,計劃在今年內開始向“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員內部徵集作品,並於2020年底前完成評獎和頒獎。

當天,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作爲承載、分享、開發聯盟合作內容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網站和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臺正式上線。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立 | 全球180多家媒體攜手講述“一帶一路”故事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網站和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臺正式上線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 | 攝)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網站立足於打造以資訊、服務、交流、合作爲4大核心特色的多功能平臺,爲聯盟成員提供溝通交流、稿件上傳與下載、內容互換、版權交易等服務,助力聯盟內成員媒體的互聯互通。網站分爲關於聯盟、新聞資訊、聯盟動態、數據中心和內容庫5個內容板塊,已上線中文、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與西班牙語6種語言版本。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臺依託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包括“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概況與動態、“一帶一路”新聞資訊和“一帶一路”資源庫3個內容板塊。未來,平臺擬建立聯盟機構用戶註冊運行機制,鼓勵聯盟機構上傳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平臺擬引入內容智能分發和協作生產系統,基於成員個性化需求,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多樣化信息資訊和服務支持,形成多方專屬的內容合作平臺。

“聯合報道活動不應僅僅侷限於‘一帶一路’的地區、國家之間”

“聯盟是‘一帶一路’新聞合作的‘升級版’。”南非獨立傳媒集團執行主席伊克博·瑟維表示,“聯盟的成立表明了中國致力於維護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我期待聯盟理事會能夠定期舉行會議,及時制定聯盟成員之間合作計劃,並有針對性地設置議程,研究‘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聯盟的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局中。”

在當天的會議上,來自多個國家媒體的代表就新聞合作聯盟的成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成立 | 全球180多家媒體攜手講述“一帶一路”故事

來自多個國家媒體的代表就新聞合作聯盟的成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 | 攝)

中國新華社副社長兼祕書長劉正榮表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的成立,這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媒體間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的重要行動。剛剛審議通過的聯盟理事會運行規則和正在審議的聯盟章程,體現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反映了各參與方的共識與期盼。

《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在會議發言中表示,隨着“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的建立,我們的新聞合作報道將變得更加有效、及時,我們的項目將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我們的交流合作也有更廣闊的機遇。新聞合作聯盟的成立,不僅僅有利於合作聯盟媒體創作出非常有質量的、高水平的新聞產品,同時也可以爲各國之間開展國際媒體合作創造便利的條件。

帕維爾·涅戈伊察同時提出了建議,他認爲,我們之間的聯合報道活動不應僅僅侷限於“一帶一路”的地區、國家之間,應該使各國之間的合作空間變得更加廣闊。“我們現在正處於廣闊合作道路的起始階段,命運使我們聯繫在一起來共同完成這項偉大的合作,新聞合作聯盟的建立一定會使我們各個國家都從中受益。”帕維爾·涅戈伊察說。

西班牙埃菲社首席數字與商務發展官胡安·瓦雷拉表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的目標,是爲了幫助更多國家的人民能夠更好了解我們所面對的共同挑戰,能夠更好地採取行動,推動共同發展,使我們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目標得以實現。通過這樣一個國際新聞溝通、討論、合作的平臺,有助於更好探討未來“一帶一路”項目如何實施以及如何取得成功的相關經驗。

新媒體編輯:王新景


關注《中國經濟週刊》頭條號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