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真人秀節目井噴出現。

主題上,從喫喝玩樂到婚戀嫁娶,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式上,從全明星陣容到素人加盟,話題和噱頭運作得熱火朝天。

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觀衆的審美疲勞下日漸式微。

哪怕是堅挺下來的少部分,也難以逃脫“綜N代”越做越跨的魔咒。

有這樣一檔國產真人秀,沒有明星,不搞炒作,也不蹭熱度。

六年六季,好評如潮,口碑越來越好。

今天,就來給大家安利這檔堪稱”寶藏“的國產真人秀——夢想改造家 第六季

導演: 段紅

編劇: 施琰 / 駱新

類型:真人秀

首播: 2019-09-04(中國大陸)

這是一檔來自東方衛視的大型裝修真人秀節目。

從2014年到今年,每年播出一季,獲得了無數好評。

豆瓣上,每一季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在國產綜藝裏可以說非常難得。

豆瓣評分季季9分+

肯定有人會問了:裝修房子有什麼好看的?

當然好看。

首先,房子對於中國人而言就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它不僅關係到一家人每天的生活起居、甚至還會影響到家人的就業、上學和醫療。

在擔負了諸多期待的情況下,一間房子裝修和設計得越美觀和合理,就越能給家人帶來溫馨和舒適的體驗。

改造前後對比圖

對於專業的設計師、建築師等人來說,可以從這檔節目中借鑑學習先進和優秀的設計思路與理念。

對於普通的觀衆來說,既能把它當做輕鬆的下飯節目來觀看,也能爲自己家房子的裝修作學習參考。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這檔節目裏的大咖。

在每一期節目中,都邀請了一位知名的設計名家來坐鎮。

中國的史南橋、王平仲;日本的本間貴史、青山周平;還有來自意大利等其他國家的頂級設計師等等。

史南橋

節目中接受改造的每一間房屋,都是從上千家報名的家庭中精心挑選出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比如老人住了幾十年的舊房,工薪族和父母擠在一起的蝸居房,以及剛買下來還沒有任何裝修的毛坯房等等。

而這些家庭裏的人,也有着的各自的標籤,能夠代表社會上的一部分羣體。

比如獨居老兵、單身母親、自閉症患者、被催婚的適齡青年等等。

可以說,經過設計師的全力改造,這些原本問題重重的房子都變得煥然一新。

而這檔節目的核心和靈魂——”改造“兩個字,也被賦予了不同的級別和層次。

第一個級別的改造,是改造房屋的佈局與裝潢。

剛播出的第五期節目,就對一間奇葩設計的房子進行了變魔術般的改造。

來自深圳的林女士已經離異,她和女兒住在一個120平的房子裏。

這件房子的空間很大,但最大的問題來自於”一言難盡“的裝修。

在風格上,這間房雜糅了田園山水、中式古典、西式優雅等多種樣式。

雖然每種風格都沒有問題,但一旦混合起來,就讓人慘不忍睹。

在色彩上,同樣是紅黃、綠、黑、白各種色彩混搭。

不同的顏色撞在一起,也看得人眼花繚亂。

爲這家人進行改造的,是設計師梁穗明。

在現場觀察後,梁穗明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戶家庭裝修的三個問題:

空間使用率低、空間流線乏味單調、裝修風格混亂。

針對這些問題,她將“極簡”定爲這次設計的主題,逐一進行了規劃與整改。

首先,梁穗明對進門處至餐廳的區域進行了拉通改造。

她將入戶花園和餐廳打通,把廚房的位置移出納入新的空間。

這樣一來,便形成一個整體、連貫和流暢的開放式餐廚區,視覺上也更加舒適美觀。

接下來,梁穗明對幾間臥室也進行了重新規劃。

根據這家人的需求,將原來媽媽的主臥讓給女兒來使用,客臥變成媽媽的房間。

而原來的女兒房設計成了衣帽間,作爲主臥最大的配套。

如此改造,使得整個房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設計風格也變得統一。

最後,根據這家女兒喜歡美術,且比較宅的特點,梁穗明也進行了一些充滿趣味的設計。

把沙發的背景做成了一個海水魚缸,熱帶魚鮮豔多彩的顏色,能夠啓發小朋友的美術感。

在餐廳上方,梁穗明隔出了一個雞蛋造型的獨立區域。

對於喜歡宅在家裏的小朋友來說,這裏是學習、休息和獨立思考與創造的最佳場所。

當然,在小朋友的臥室裏,梁穗明也加入了別具匠心的設計。

在大牀的前側,有一個可以控制牀左右移動的“機關”。

當牀被移開後,右下方的側面便出現了一個凹陷下去的空間,四周還能擺放書籍和物品。

對於喜歡宅在家裏的人,這種“祕密空間”簡直不要太爽好嗎!

經過樑穗明的改造,這間原本空間混亂、裝修奇葩的房間,已然變成溫馨舒適的極簡風格。

林女士也將和女兒一起,在這裏開啓她們全新的生活。

第二個級別的改造,是通過設計來改造房屋的空間大小。

在本季的第二期節目中,是一戶僅有11平米,但是卻住了4口人的上海家庭。

早年間,這戶家庭裏的男主人小黃曾去當兵。

後來回家後,他進行了一次錯誤的投資,不幸上當受騙,家裏的積蓄全被騙走。

在此之後,他就和父母以及偶爾前來居住的女友,蝸居在這個11平米的房間裏。

11平米的家是什麼概念?

用小黃的話來說:“站在屋子裏,一眼可以望到頭。”

不僅逼仄擁擠、上下樓梯危險,甚至在某些空間不能直立行走。

爲這家人進行房屋改造的,是著名的設計師史南橋。

此前,史南橋在節目中改造過一個38平,住了6口人的房屋。

經過他的設計,這間房子變成了11個空間,可以滿足家庭成員的所有生活需求。

而史南橋“小空間大利用”的名號也被更多人熟知。

這一次,史南橋的難度更大,因爲這件房子的面積更小。

而這個方案的主題,圍繞着增大居住空間和提升空間利用率展開。

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毫釐必爭。

史南橋首先將整個房子裏的空間全部打開,測量房子的每一個數據。

他一共和團隊畫了10版圖紙,才確定下最終的改造方案。

通過他的精心設計,在這個小小的區域內,竟然隔出了兩室兩廳、一廚一衛的佈局。

當然,由於空間實在有限,而家裏的人卻不少。

爲了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史南橋還想出了一個辦法——測量家中每一個成員的身高、臂長等尺寸。

接下來,再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每個人臥室的大小、長寬與高度。

在這樣的匠心之下,既能讓每個成員都能舒適地住進家裏,也能夠出留更多的空間,避免空間浪費,提高其使用率。

經過史南橋的重新設計與改造,這件原本逼仄不堪的房子,完全改頭換面。

佈局更合理,可使用的空間更多,生活起居也更加方便。

而且在鏡子的輔助下,也拓展了房間的視覺延展性,不會感到心理上的侷促。

如果說前兩種改造,是更多地在房子上做文章。

那麼最後一種改造,就是完全從特殊的居住者出發,去量身定製方便其生活的家庭空間。

在第四期節目裏,就是一戶家中有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庭。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

節目中的患者呂老太太,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

病症使她變得喜怒無常,記憶力差,且偶爾會出現攻擊傾向。

更糟糕的是,呂老太太還有一個更嚴重的毛病:

不喜歡被關在家中,每天都要去屋外溜達散步。

從白天走到晚上,還要自帶乾糧的那種。

家人爲了避免她走丟,曾想過鎖門、爲她佩戴GPS定位設備等手段。

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門鎖被一次次砸爛,身上的定位設備和電話號碼牌也經常被老人扯掉。

最後,女兒沒有辦法,只能每天陪着她一遍又一遍地在街上走。

針對呂老太太一家的特殊情況,節目組請來日本的著名設計師本間貴史來進行改造。

說起本間貴史的大名,相信不少這檔節目的鐵粉都有所耳聞。

他是《夢想改造家》原型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裏的嘉賓,也是日本著名的建築師和設計師。

而他所設計和改造房子的最大特點,便是拋卻花哨的設計,注重房子的安心、安全程度和功能性。

本間來到屋主家中,現場勘查了家裏的情況。

此外,他還通過對話瞭解這一家人各自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以及呂老太太的病症等等。

通過本間的精心改造和貼心設計,房屋不僅改頭換面,也充分照顧了家中的每一個人——

首先是一些細節上的改動,比如屋頂的陽臺,增加了休憩和養花草的地方,

這樣一來,方便呂老太太的女兒種植花草,這是她最大的興趣愛好。

廚房的檯面,也在原來的基礎上變得更低。

如此操作的目的,是方便呂老太太的女婿進行烹飪。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呂老太太的照顧。

在她的臥室裏,把原來的普通大牀換成了專業的護理牀,方便家人照顧其飲食起居。

而護理牀的旁邊,也增加了一個可摺疊的小牀。

這張小牀平時可以收起來,增大房屋空間;到了必要時也可以容納家人睡覺,方便陪伴和照顧呂老太太。

家裏的門全部換成了方便老人使用的移動門,但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安全鎖,防止老人把自己關在裏面。

而走廊、樓梯等公共空間裏,也遍佈可拆卸的扶手,方便老人行動和走路。

最值得一提的,當屬天花板和老人房間裏的感應器。

如果老人在無人注意時獨自走出,設定好的感應器就會自動響起,提醒家裏的人。

如此一來,既照顧了老人喜歡散步的習慣,又可以避免她獨自外出遇到危險。

本間的貼心之處,其實還遠不止於此。

家裏特殊設計的筷子,帶定位系統的柺杖,3D打印的鞋子,精心裝幀後的老物件,保留下來的背景畫,專業的護理計劃等等……

可以說,本間從每一個小細節着手,將自己的設計融進了這家人生活的一點一滴。

不僅改變了他們所居住的房子的外觀,更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原來的生活。

上面說到的這三期改造,只是這檔節目的一個縮影。

在六年的時間裏,《夢想改造家》一共接手了六十多個項目,改造了六十多個家庭的房子。

雖然每期改造的對象各異,每期的設計風格和理念也不盡相同。

但最終的結果,卻殊途同歸——

它讓每一戶被改造的家庭,都過上了更加舒適,甚至說更有尊嚴的生活。

而“家”這個字的分量和意義,也在這檔節目中得到更加生動的詮釋,以及更加共情的展示。

家,維繫着每個家人一輩子都無法割捨的情感。

而房子,就是這份情感最具象化的存在。

它可能很破、很爛、很醜,但是卻不妨礙它成爲每個人最溫暖的港灣。

更重要的是,這個港灣還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變得更新、更好、更美。

在節目之中,我們看到每一戶被改造的家庭,都重新擁抱了更好的生活。

而在節目之外,每個熒屏前的觀衆,也能被這種煥然一新的變化所打動。

歸根結底,是因爲它讓每個身處陋室的人,看到了無限的希望與可能性,燃起了每個人對於美好家庭生活的憧憬和熱愛。

而這也是《夢想改造家》這檔節目,所存在的最大意義。

*本文作者:張不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