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從2011年開始,受進口葡萄酒衝擊、經銷改革導致華東主要市場銷售下降等影響,王朝酒業的盈利水平直線下降,並深陷虧損泥潭之中。與張裕、長城等頭部葡萄酒公司更爲市場化的管理團隊相比,王朝酒業除自身內部管理不善外,市場、營銷、產品和渠道各方面對市場變化缺乏有效應對。

原標題:曾與長城、張裕並駕齊驅的王朝酒業繼續虧損,進口產品銷售減少,被迫變賣資產! 

日前,王朝酒業發佈了盈利警告,根據董事會就公司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未經審覈綜合管理賬目初稿而作出初步評估,預期公司於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業績對比去年經審覈的綜合虧損將繼續錄得未經審覈的綜合虧損,主要因爲收入和毛利下跌。

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王朝酒業的收入減少主要由於年內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從而導致銷量下降,以及受進口酒銷售減少的影響。

《五穀財經》注意到,王朝酒業預期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未經審覈的綜合虧損金額,相比去年經審覈的綜合虧損約7900萬港元減少約10%至20%,視乎於審覈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潛在調整及對其予以確定。

對此,王朝酒業方面表示,該減少主要是因爲成本及費用減省增加。“因公司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綜合業績尚未完成,故董事會在現階段無法精確量化相關財務影響。”

“王朝酒業停牌期間,錯過了葡萄酒市場發展的紅利期,如今,葡萄酒市場格局變化很大,市場競爭更爲激烈。”灼識諮詢執行董事朱悅表示,自2012年以來,葡萄酒進口量連年快速上升,同時平均進口單價快速下降,國產葡萄酒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張裕、長城等頭部葡萄酒公司更爲市場化的管理團隊相比,王朝酒業除自身內部管理不善外,市場、營銷、產品和渠道各方面對市場變化缺乏有效應對。

公開資料顯示,王朝酒業主營葡萄酒、白蘭地、氣泡酒等,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曾一度與張裕、長城並稱爲我國葡萄酒業的“三駕馬車”。

“虎落平陽”的王朝酒業也曾“風光無限好”,曾憑藉着“半乾白葡萄酒”一戰成名,並在1984年捧回世界金獎,產品一度遠銷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丹麥、芬蘭等世界多地。

據統計,上世界90年代中後期正是王朝酒業的巔峯時期,曾佔據着“半壁江山”,在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

然而,從2011年開始,受進口葡萄酒衝擊、經銷改革導致華東主要市場銷售下降等影響,王朝酒業的盈利水平直線下降,並深陷虧損泥潭之中。

更讓投資者大跌眼鏡的則是,由於被匿名舉報信指控公司涉嫌“財務造假”影,自從2013年3月起,王朝酒業便開啓了停牌之路,這一停牌就超過了6年,直到2019年7月才成功復牌,不過,股價“不出意料”地大幅下跌,公司市值目前只有3億港元左右。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王朝酒業停牌時間長達數年,導致其股東一直無法正常交易,而且王朝酒業自身機制和經營落後、思維僵化,產品競爭力較弱,公司前景不夠明朗,所以覆盤後表現不佳實屬正常。

由於連續處於虧損狀態之中,王朝酒業決定將酒堡及其相關設施出售,轉讓事項終於在2020年1月23日完成交易。

根據代價與酒堡及其相關設施賬面值加轉讓事項費用及稅項開支之間的差額計算,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從轉讓事項中確認所得稅前的出售收益。

儘管王朝酒業選擇變賣酒堡及其相關設施,但是,能否助力王朝酒業2020年扭轉連續虧損的局面,還不得而知。

據悉,我國目前的葡萄酒產業仍處在培育期,城鎮人均消費葡萄酒0.7升,與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費量差距很大,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雖然中國仍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但是,進口葡萄酒的品牌林立,競爭異常激烈,能夠賺到錢的企業可謂是“鳳毛麟角”。

以張裕爲例,其收購的西班牙愛歐集團,是目前張裕出手收購國外酒莊的最大金額。但收購完成後,原本業績增長穩定的愛歐集團卻在張裕管控下出現了虧損。

在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祕書長王祖明看來,進口酒遇冷一方面與宏觀經濟有關,更主要的還是國內葡萄酒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進入一個瓶頸期。中國葡萄酒以前的發展屬於集體無意識期,很多進口商、經銷商只是跟隨行業紅利賺錢,但很少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而這也導致國內葡萄酒行業發展面臨節點。目前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規模爲800億元,相比於白酒行業5300多億的市場規模相差甚遠,國內葡萄酒行業需要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競爭。

而深圳智德營銷總經理王德惠則指出,目前國內葡萄酒進口商面臨的困難並非招商難,而是缺乏品牌的產品終端動銷難,過去無往不利的高渠道利潤模式在逐漸失效,這也倒逼了國內葡萄市場的加速品牌化。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