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枸杞育苗及栽植技术!温棚育苗技术交流

一、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育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pH值8 以下, 碱盐量不超过0. 3%的的沙壤土地作为育苗地。清除圃地杂物草根,按每亩2000 公斤的量施入腐熟农家肥,羊粪最佳,并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施肥后及时深翻后耙平地面。苗床选择低床,床宽1.2 米,床高15厘米,两床之间留出40 厘米宽的工作道,以便走动管理。播种前苗床灌透水,灌水后2~3 天可播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为主

(1)播种前把贮备的种子用40 ℃ 温水浸种12-24 h以提高发芽率, 一般发芽率在80%左右。一般春播期在3 月下旬至5月上旬。条播按行距30 cm开沟, 沟深0.5-1 cm, 种子掺些细沙混匀, 均匀播入沟内, 稍覆细沙, 轻**后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每隔1-2 d 小水浅灌1 次, 温度在17-21时, 7-15 天出苗。

播种量1-1.5 kg/667平米,产苗4 万株/ 667 平米。若无浇水条件或水源不足时, 播后稍覆细沙及土,最好能用喷雾机或水壶给予适当喷洒水, 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 (可以在地膜上面少量覆土0.5-1cm,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薄膜上面不要覆土为好,因为覆土处透不过阳光,嫩苗呈黄色,突然揭去覆土层及薄膜很容易让太阳晒死), 每天观察, 待种芽透地皮时选阴雨天气全部揭去地膜(注意:一定要在芽刚透地皮时揭去薄膜,如果揭薄膜太迟,芽出地面较长,突然解揭去薄膜嫩芽容易晒死)。

近年来开始流行黑色地膜压膜穴播法,一方面黑薄膜可以防草,可大大减轻除草工作量,另一方面黑薄膜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苗木生长。压膜穴播具体方法有多种:第一种用手推式谷物蔬菜种子点播机(我公司可提供改装好的点播机)点播,速度快,但是点播机由于枸杞种子太小,下籽较多 ,需要进行简单改装并掺和瘪子或细沙以调解密度。第二种方法就是焊几排钢齿,灌水后在薄膜上面打孔,手工点籽,后覆盖细沙,这种方法速度较慢,但是株行距和密度可以随意掌握。

第三种方法宁夏固原种植户朋友创新的穴播法,在黑色薄膜上用电钻打大孔(直径约2公分),再在薄膜卷轴上打小孔(直径约2毫米),然后将种子装入薄膜卷轴中,卷轴两头封闭后,直接铺膜,铺膜时有孔的地方就会有籽落下,随后手工给有孔处落下种子的区域覆盖细沙,为保持湿润,可在细沙上面再覆一层地膜。这样出苗很好。

(2)扦插育苗可在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进行。选取优良单株上1年生徒长枝或粗壮、芽子饱满的枝条,剪成18—20厘米长插条,将插条斜插入整好的畦中压紧、踏实即可,注意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成活率在85%左右。

撒播种植速度快,缺点是种子用量较多,出苗不均匀.穴播比较慢,优点是种子用量少,出苗均匀,具体种植方法如同种辣椒,每穴放种子3-4粒,播种深度1-1.5公分左右,株距10-15公分,行距30-40公分。注:压膜穴播,株行距合理,水肥管理到位,种子育苗当年可大部分挂果。

二、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种子出苗后要进行松土除草, 1 年内4- 6次, 结合灌水进行松土除草。

2、 灌水: 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灌水, 一般1 年内4-6次。

3、 间苗: 6月间当苗高3-5cm时, 间疏弱苗和过密苗。7月中旬左右进行定苗, 留苗株距10-15cm, 留优去劣, 去弱留强。

4、追肥: 结合灌水于6月中下旬追施速效氮肥1-2次, 7月中下旬再追肥1次。

5、 病虫防治: 虫害有蚜虫、枸杞负泥虫、枸杞白粉病、煤烟病等, 可用40%氧化乐果0. 1%药液和多菌灵0. 1%药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栽植管理

1、培植密度:推荐黑枸杞的每亩合理培植密度为440-700株。可按行距1.5(或1.2)米,株距1(或0.8)米合理培植,既不影响黑枸杞的生长和果实的采摘,又不浪费土地资源。

2、田间管理:全年要结合锄草,及时松土,根据土地情况适度浇水,每年在三月份施足基肥,六月和八月底进行科学追肥。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肥和钾肥。

3、整形、修枝:

黑枸杞一般两到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其整形必须在定植的前三年完成。定植当年在高度30—40厘米左右短截全部枝条,留4—5个发育良好的主枝,此为第一层,然后每30-40厘米左右留一层,每层留3-5个主枝条,最终将整个树形修剪成一个三至四层的伞状形态, 在此基础上每年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经过这样的修剪整形,每棵黑枸杞可有几十株结果的骨干枝条,可相对保持产量。修枝对提高产量,培养大果球枸杞子很重要。

4、采收加工:黑枸杞子的采收要在芒种至秋分之间。及时采摘成熟果实,阴干或晾晒,不宜曝晒,以免过分干燥,并注意不要用手揉,以免影响质量。夏季伏天多雨时可用暖火烤干。

5、病虫害防治

黑枸杞抗病害能力很强,主要病害有蚜虫、白粉病、黑果病、根腐病等。种植时春季和雨季可打多菌灵或者代森锰锌等抗菌类药物,发上述病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发病时,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至1500倍液灌根防治。

在开花结果前以退菌特、多菌灵和波尔多液为主,开花结果后以代森锌为主,或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每周喷药 1次,也可在雨后立即喷药。如果发生蚜虫、土虱等虫害,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10天1次,连续3-4次。

黑枸杞温棚育苗技术交流

1 、 选地与整地

育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pH值8 以下, 碱盐量不超过0. 3%的的沙壤土地作为育苗地。清除圃地杂物草根,按每亩2000 公斤的量施入腐熟农家肥,羊粪最佳,并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施肥后及时深翻后耙平地面。苗床选择低床,床宽1.2 米,床高15厘米,两床之间留出40 厘米宽的工作道,以便走动管理。播种前苗床灌透水,灌水后2~3 天可播种。

2、撒播育苗:

浅松土,种子掺和细沙撒播或开沟条播后土壤表层覆平,种子覆土深度以0.5-1公分为宜,然后喷水或小水浅灌一次,等待出苗。

3、容器育苗

可以选择直径5cm、高12cm的蜂窝状无底软塑料袋作为容器

4、基质配制:

培育基质是育苗成败的重要条件,应不易板结,保水保肥,通透性好。试验采用当地沙土10%~20%,农业区沙壤土60%~80%,腐熟的羊板粪10%~20%。所有成分粉碎后过筛,用铁锨反复拌匀,为了防止土壤中残存病原菌和地下害虫,用2%~3%的硫酸亚铁粉制成药土,基质施药土10 kg/m3,充分混合均匀,堆放3~4d。

5、播种方法

装袋前要对整平的床面踏实喷水,然后将营养土装入袋内,使土离袋口1~1.5 cm。将装好的袋整齐排放在床内,排列成行,相互靠紧,既可防干燥,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容器放好即可播种,每袋播种量要视种子情况而定,一般3~4粒,覆湿沙厚度1~1.5cm。覆完沙后,磨平容器带面,等待出苗。为了保证出芽率,播种1~2 d后,地面有些干时就洒水。

6、苗期管理和移植

播种后应随时观察床面的墒情及发芽情况并保持床面湿润,温室播种一般7 d左右开始出苗,10d左右苗出齐。当苗开始出土时,杂草已出现,这时要及时除草和中耕,喷洒1次90%的敌百虫800倍液。当苗长到3~4cm时撒1次尿素,为了防止烧苗,要边撒边用喷壶浇水。

在苗生长期间,锄草是主要任务。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畦内无杂草。出苗后,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及时喷水,一般在上午或傍晚喷水。每个容器最后只留1株壮苗,其余的幼苗分1~2次间去,对死亡或生长不良或未出苗的要进行补苗。在幼苗期和速生期要结合喷水施浓度0.2%左右氮肥和磷肥,同时注意拔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黑果枸杞基本上同时发芽,出苗整齐,出苗后2周左右,为增强抗逆性,应适当揭棚通风、降温,幼苗适应后至定植前逐渐揭去全部棚膜。揭膜后及时浇透水,并适时拔除杂草,以后视生长情况15 d左右浇水1次,幼苗10 cm高后可延长浇水间隔期,20~25 d浇1次,之后按常规管理。由于耐水湿性差,浇水次数不应过多,以免烂根死亡。

苗高20~30 cm进行定苗,据测定35~40 d生的黑果枸杞平均苗高20~40 cm。当苗木根茎粗大于0.6 cm时即可出圃造林,可选阴天或早晚定植的方法,以免中午气温高灼伤幼苗。定植时连袋移植,注意尽量不把袋体土坨弄碎,并保持黑果枸杞苗主根完整。株行距采用30 cm×50 cm,定植后立即浇水,成活率可保持在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