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初衷都是美好的。13日,南京也宣布将发放3.18亿元消费券。

  原标题:消费券不宜一哄而上  激活消费仍须因地制宜

  [摘要]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该协会官网透露,全国餐饮业1‒2月份的销售额,只实现了2900亿元,而去年同期是7251亿元,同比减少了4351亿元,下降60%。

  邓海建 财经专栏作家

  对不少城市来说,眼下有个哈姆雷特式难题:各地消费券风生水起,跟还是不跟?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等。

  与此同时,各地消费券派发早就“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月2日,济南发文将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13日,南京也宣布将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毫无疑问,地方政府都盼着在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中抢先分杯羹。

  人间烟火气,最是暖人心。从倡议干部带头“下馆子”消费,到发放亿元消费券等,目标明确、效果明显。一方面, 积极带动餐饮等服务业渡过冰封期、及早止损。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该协会官网透露,全国餐饮业1‒2月份的销售额,只实现了2900亿元,而去年同期是7251亿元,同比减少了4351亿元,下降60%。另一方面,着手迎接清明、五一小长假等消费黄金节点。看看各地消费券的内容,大抵离不开带动城市消费、发展夜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等主要诉求。当然,以餐饮为龙头的服务业红火起来,社会消费信心自然容易提振起来。

  消费券的激活作用,似乎既有理论上的支撑,亦有实践上的佐证。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消费决定着生产的意义和价值。一旦消费停摆,社会再生产就会断链。更何况,这些年来,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成为最强劲的“第一动力”。至于消费券的历史实践,貌似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早在大萧条时期,消费券便在美国推行。

  不过,南橘北枳的道理,在消费券实践上同样适用。因此,指望城城跟进、省省参与的可能性不大,而指望消费券能短时间内撬动更多消费领域也很难梦想成真。

  首先,发消费券,是要“钱”的。没有基本的财政支撑,这个画饼是画不圆的。2019年以来,各级财政压力山大。疫情冲击之下、减税降费当前,消费券的发放肯定要考量收支平衡能力。或因如此,目前报道出来的消费券发放主体,基本是实力相对雄厚的新一线或一二线城市。如果三四线城市也要铺天盖地发消费券,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其次,消费券对市场的刺激固然“速效”,但也不是万能的狗皮膏药。比如餐饮、旅游等消费相对容易刺激,但其他品类的消费就不是几百上千元的消费券能撬动起来的。何况消费券多属于一次性收入,不是持续性稳定的收入预期, 对大件消费或长期消费不构成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消费券的发放,也要接受公平的底线考量。如果扩张性货币政策邂逅人人有份的消费券,可以预料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不淡定和财富的逆向分配,可能会得不偿失。

  当然,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不过,一哄而上的弊端也是要力戒的。消费这件事,并非临时暖场的各种“券”决定得了。量力而行、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关注弱势——也许这样的消费券,才不至于与初心背道而驰。

责任编辑:李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