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巍巍党史忆征程红色火种永不息

海丰红场内革命烈士雕塑巍然屹立。
海丰县城红场内彭湃的雕像。
彭湃的孙女彭伊娜做主题演讲。
社科专家话汕尾红色文化名片活动启动仪式。
专家围绕红色文化名片展开讨论。
扫码看精彩活动现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提起苏维埃,就不得不提汕尾海陆丰根据地。91年前,彭湃同志领导海陆丰人民群众,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陆丰根据地。

  91年后的今天,红色的火种仍在这片土地上延绵不息。目前,汕尾市共有革命遗址615处,是全省革命遗址最多的地级市。

  8月2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汕尾红色文化名片”活动在汕尾举行。

  活动现场,专家重点推介了红宫红场、彭湃、周恩来金厢脱险、归国抗日南侨机工张光旺等20张汕尾红色文化名片。有市民参观彭湃故居后,当即表示“我要入党”。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红色·名片

  红宫红场:

  全国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此诞生

  走进红宫红场之前,一条色彩艳丽的红色文化街异常夺目。站在红场大门放眼望去,周边建筑外墙主体色调均为红黄相间,整条文化街与红场大门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尽管已是下午5时,红场广场内仍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在彭湃烈士像前合影,在“浴血奋战”等大型雕塑前驻足。90多年前,彭湃领导海陆丰人民掀起的农民运动,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便是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 红宫红场讲解员张晓彤指着红宫里的大成殿说。走进大成殿,内场四周墙壁都被粉刷成红色,墙上挂有两面党旗,周围还挂有诸如“废除封建势力”“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

  然而,红宫红场并非从一开始便是红色的。张晓彤介绍,红宫原是建于明代的学宫,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领导下,海陆丰地区人民经过前后三次武装暴动,终于在当年10月夺得政权。此后彭湃选择在此召开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由此宣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为了体现红色革命的特点,当时将大会会场四周都一律粉刷成红色。后来,革命政权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学宫召开,这里由此被称为“红宫”。

  点评: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莫春云认为,红宫红场如今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汕尾的文化地标之一。而红宫内的革命文物展览室里不仅展出彭湃烈士的诸多珍贵遗物,还有一面90年前的海丰县第八区建筑工会会旗,这面旗上有镰刀和斧头等图案,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最早雏形之一。

  彭湃:

  广州农讲所首任主任便是他

  “这里才是我的故乡。”尽管定居深圳,年近六旬的彭伊娜每年都会回到海丰的彭湃故居看看,这是她爷爷彭湃从小长大的地方。

  彭湃故居与红宫红场相隔不到2公里,是一座西式洋楼。讲述爷爷的一生时,彭伊娜总喜欢从这座洋楼说起。

  彭伊娜说,1896年,彭湃出生在海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富甲一方。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彭湃经过认真地寻求,在《共产党宣言》滋养下,成为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信仰者,后毅然回国肩负起了救国救民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彭湃来到农民之间,宣传革命思想。为了取得农民信任,他还焚烧自家田契。如今,彭湃故居门前的《彭湃烧田契》雕塑记录了这段历史:1922年11月,为了显示革命决心,彭湃当众焚烧了自己及母亲名下(彭湃兄弟共7人)的田契,涉及田产折合超过5300亩。

  1924年7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立,彭湃成为创立人和首任主任。他也将自己对红色革命和农民运动的理解带到广州,传向全国。

  1926年,毛泽东称彭湃为“农民运动大王”。2009年9月10日,彭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伊娜说,她每次回到彭湃故居,向朋友讲解彭湃革命的一生时,总有不少游客围过来旁听。“这次还有一位游客听了之后当场b表示‘我要入党’。”彭伊娜说。

  点评: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红广角》杂志主编吕湛忠称,彭湃不仅是海陆丰人民的优秀儿子,是广东几千万农民的领路人。他在坚持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除恶扬善、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尚空谈、切实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胆探索、用于实践等方面,塑造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不仅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新时代同样是榜样。

  周恩来金厢脱险:

  为中国革命保存有生力量

  陆丰金厢洲渚村外海滩上,一座周恩来渡海纪念碑巍然耸立。年过四十的黄泽群,经常听父亲讲起周恩来金厢脱险的故事。他的爷爷,正是当年负责照顾病重的周恩来,并将他安全护送出海前往香港的黄秀文。

  黄泽群用钥匙打开一座旧宅的大门,这里是他的祖屋,也是当年周恩来抢渡碣石湾前居住的地方。

  1927年10月初,在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下,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前委书记周恩来及同行的起义军前敌总指挥、11军军长叶挺,11军党代表聂荣臻来到陆丰,与中共陆丰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取得联系。当时周恩来身患疟疾,杨石魂雇了一顶轿子,抬着周恩来,来到金厢黄厝寮村,住在黄秀文的家里,治疗休息近10天,受到地方党组织及黄秀文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随后,在杨石魂、黄秀文的陪同下,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趁夜色在金厢洲渚村海边,乘木船渡海,安全抵达香港。周恩来在香港病愈后前往上海。

  “这是当年周恩来总理睡的床。”黄泽群指着旧宅里一张破旧的木床说。如今,这座房子已成为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展出部分周恩来用过的物品。“这是当年我爷爷为周恩来总理煲药时用的锅,这是周总理临走前送给我爷爷的铁箱……”黄泽群看着屋内的展品,如数家珍。

  点评: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张丽红介绍,周恩来金厢脱险后到中央工作,从日后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领导人对中国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来看,可以说金厢人民确实做了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在革命低潮期为中国革命保住有生力量。

  红色·声音

  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红广角》杂志主编吕湛忠:

  汕尾承载着很多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村、每一条海岸线、每一幢建筑,仿佛都在述说一段段历史。最近汕尾新发现并确定的革命遗址增加了509个,这些新发现,让汕尾形成了革命遗址群,具备了连片保护利用的价值。

  宣传部门应主动与省委宣传部沟通,努力将汕尾较为集中连片的革命文物列入国家级的保护利用范围,进行集中连片保护、建设和利用。

  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张丽红:

  汕尾产生了很多党史上有名的人和事,如彭士禄、黄旭华都是工程院院士、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一个负责核动力,一个负责艇身制造,都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议可以请一些“红后代”到汕尾海陆丰地区走走、采采风,对宣传和保护汕尾本地文化名片也有很大帮助。

  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莫春云:

  “红色名片”活动,从多个层面比较直观地唤起了汕尾市人民群众对海陆丰革命斗争史的红色记忆和红色感动,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自信和热爱,较好地发挥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不忘红色革命历史的宣传教育作用。

  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颜维如:

  “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汕尾红色文化名片”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通过专家现场解说、各新闻媒介平台共同推介,激发了全市人民对家乡革命历史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红色文化名片活动影响很大。现在走到哪里,群众都在问:“我们海丰有几张名片,有没有我们村的?”关注海陆丰红色革命历史的内容,正成为汕尾市民热议的话题,希望这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办得更多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