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在当时那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很多人觉得“中正图书馆”这种以《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万有文库》这种老旧的典籍为主的小图书馆已经太过落伍,不堪实用了。以上都是叫的出名字了,后来陆陆续续也有许多县绅及平民也来捐赠,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个小小的中正图书馆藏书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册,依我们现在来看实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爱心福利图书馆了。

可能多数人都不知道中正图书馆在哪里,现今所在的位置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中山公园中,至今也是相对比较偏僻的一个地理位置。名为——中正图书馆旧址陈列馆。也正因为它偏僻的位置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这个图书馆历是在1925由当地县绅朱守梅牵头筹款修建的,历时三年建成,起初被命名为奉化县图书馆。是一个三层三开间的独栋小洋楼。到了1930年由于蒋介石捐赠了一百多种图书,后被正式更名为中正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书籍主要来源是依赖当地的一些豪绅捐赠。朱守梅依次在1930年捐赠了《四部丛刊》,1936年捐赠了刚刚出版的《四部备要》,还有一个名为俞飞鹏的县绅捐赠了《万有文库》。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以上都是叫的出名字了,后来陆陆续续也有许多县绅及平民也来捐赠,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个小小的中正图书馆藏书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册,依我们现在来看实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爱心福利图书馆了。但是这个藏书数字在一个称为图书馆的地方还是有那么一些牵强。不过它的面积本身也不大。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其实也历尽了波折,抗战爆发时当地的一些文人因害怕这些图书遭受战火的摧残。齐心协力一次又一次的从图书馆到乡野间,从乡野间到图书馆,就算是这样,等到抗战结束后也只剩下八千多册,损毁接近一半。但是也幸好他足够偏僻渺小,他的主体结构也没有遭受到战火的摧残。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不过也幸好它又偏又小,不容易有人重视,在1949年连图书馆的名字也给取消了。因为在当时那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很多人觉得“中正图书馆”这种以《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万有文库》这种老旧的典籍为主的小图书馆已经太过落伍,不堪实用了。最后也就慢慢的被人遗忘。这样的遗忘又让他躲过了文革,不然很可能被烧毁或是连同整个楼体摧毁。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但最后终归躲过了所有劫难,藏匿在山野之中,藏匿在花草林间,藏匿在了这座大山的山腰处。最后在1976年被余秋雨先生发现,当时余秋雨想要远离世俗过些清净苦读的日子,所以经人推荐来到了这个满是古书破败不堪的宝地。在这里一读就是三个月。

藏匿于山野间几乎废弃的中正图书馆,却成了余秋雨先生的宝地

不过那个时代这座小楼依然还是一个隐蔽且没有什么知道的地方,直到2007年才被公布为奉化市市级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