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知识界流行一句话: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晴名臣,洋务运动的开拓者,“同治中兴”第一人。毛主席在读其史集后点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是近代以来的人才,我最佩服曾国藩(文正是曾国藩的谥号)。

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两本书,《圣经》和《曾文正公全集》,蒋介石在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国藩的治兵方略作为作为教科书。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近代贤士对曾国藩的好评可是不少,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受《曾国藩家书》的影响,曾国藩家书是书信和日记的形式记录曾国藩在京城以及后来镇压太平军时的为文武官的生涯,一共大约30年为官的人生感悟、自我反思以及对家人的教育的一系列家信。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比如他好色,曾在朋友家做客的时候,看到人家老婆,“注视数次,大无礼”,虽然他在日记里记载了自己的这次无礼。但没过多久又在另外一个朋友陈源衮家里看到美貌的小妾,“目屡邪视”,于是又在日记中忏悔了,直言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失,更问其他”。不能容忍自己多看美女,这段时间过后,对自己的妻子也有点疏远,对情欲都战战兢兢。但是后来他又明白了,知道自己身体虚弱而不节制,这是很不好的事,他希望通过修身来严以律己,终于在道光22年的时候,还是不小心犯了戒…那天他早起读了读书,没有所得,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于是骂自己“真禽兽矣!”

曾国藩也有许多缺点,心里承受力方面是真差,他多次自杀,而且曾国藩这人青少年时还笨,秀才就考了7次,23岁才考上,而且还是倒数第二名,对比一下他同时代的李鸿章、左宗棠,李鸿章17岁中秀才,左宗棠14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就是后来的梁启超更是读书聪颖,11岁中秀才,曾国藩的笨拙在知识界是出了名的。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在现在的湖南双峰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传说,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话说1825年的湖南湘乡(今湖南双峰县)的一个腊月的夜晚,14岁的曾国藩正在读书,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房梁上趴着一个小偷,小偷等着曾国藩背完再下来偷东西,可让小偷泪奔的是曾国藩背了大半个夜晚了,还是不会背,期间小偷是睡睡醒醒了几次。气的小偷满肚子怒火,于是从房梁上跳了下来,将曾国藩一顿嘲讽:像你这么笨的人,还读个什么书啊,简直是耻辱… ,一把把书夺了过来,往边上一扔,小偷一口气就背完了《岳阳楼记》,然后走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梁启超评价道:“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笨搓”。意思是说:曾国藩不是天资聪颖,在当时名人当中他是最笨的。曾国藩自己也说自己道:“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意思是说:我性格笨拙、反应慢,别人读两三行的书,我可能要很努力的读也不会。

心胸确实不咋地:

曾国藩在发愤图强之下,终于从秀才考上了进士。然后要去老师家谢恩,大晴天的故意带把雨伞,在谢师并寒暄完后,装着出门忘带伞,于是刚出门就回来拿伞,毕竟人家曾国藩中进士啦,马上就封官了,老师连忙拿伞并给他递过去,曾国藩嘿嘿的笑道:谢谢老师给我背伞。老师这才恍然大悟过来为啥大晴天的带把伞。

心里承受力为零:多次寻死

第一次寻死:靖港之战

当时太平军攻下武昌后,太平军的林绍璋部率部分起义军南下湖南,直逼长沙,来势汹汹,驻扎在湘潭。曾国藩带湘军主力直扑湘潭,想要和林绍璋决一死战。这时候有属下跟曾国藩讲湘潭附近的靖港,太平军人数不多,不如分部分兵力去偷袭靖港,曾国藩便答应了,然后让自己的先锋塔其步率陆军主力和部分水师去进攻湘潭,自己率领水师主力和部分陆军去偷袭靖港。到了靖港,曾国藩让水师先攻,后来同时让陆军搭浮桥攻城,湘军都是大船,太平军都是小船,利用小船的机动性快的优势,太平军把湘军的大船全给烧了,吓的湘军个个往会跑,于是曾国藩让亲兵拿着令旗往桥头一插,自己拿了把剑往令旗旁一站说:过令旗者斩。说完不久曾国藩就斩了一个,但大家还是继续跑,不过不是跑过令旗,而是绕着令旗跑,结果曾国藩没办法,气愤又伤心的在旗边站着,眼见湘军都跑光了,手下便把曾国藩拖到战船上,曾国藩在战船上看着江水发呆,手下也不敢说话,突然他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跳水里了。当时李元度在现场,后来为《铜官感旧集》作序的李元度也记载了当时的情况:“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兮后事,将以翼日自裁。” 意思是说曾国藩穿着湿衣服,蓬松着头发,光着脚,劝他吃饭,他不吃,把他带到妙高峰那边住了下来,他又写遗书交代后事,准备改天再自杀。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这是曾国藩第一次为主将带兵打仗,就被太平军杀的狼狈不堪,自然很郁闷,不过此战主战场在湘潭,并不在曾国藩这边,很快,塔其步在湘潭大败林绍璋,一举拿下了湘潭,所以曾国藩也就没自杀了。

第二次寻死:湖口之战

1855年1月,湘军开始对九江发起进攻,强攻一个星期的塔齐布、胡林翼怎么也攻破不了九江城,这时候曾国藩决定利用湘军强大的水师,联合陆军攻占湖口,进而切断九江外援,但他并没有领略坐镇湖口的太平天国悍将石达开的军事才能,石达开利用湘军船大,灵活机动性弱的缺点,在与湘军对峙半月之后,知道湘军缺粮的情况下,用几十万斤大米将湘军200多艘战船诱至鄱阳湖中心。趁湘军战船这时候大船小船不能互相配合,被分成两部分时候,向湘勇发起进攻,很快就杀上曾国藩的船,他是吓死了,四肢痉挛,不愿被太平军抓走受苦,于是推开舱门,跳进江中,不过这次又被部下救起,没死成。由于湘军配备大量的重型火炮,所以太平军小船不敢靠的太近。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信中写道他这一生中三次 “为众人所唾骂” 及三次军事大败: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子丑寅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第三次寻死:祁门告急

后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在江西攻占景德镇,乘胜进攻祁门之际,曾国藩在祁门(洪家大院)的湘军总指挥部自己的房里“磨利剑于账中,准备自刎”,不过当时江西战事告急,所以李秀成就没攻祁门,这样就没自杀成功。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祁门洪家大院

不过曾国藩也有许多优点,不然就不会如此备受推崇了,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一辈子不服曾国藩,开始是爱挖苦打击曾国藩,比如自杀的事,左宗棠就写文章挖苦笑话他,但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告诉他与人为和,所以他始终在官场上未有敌人,也未与左宗棠闹矛盾。李鸿章作为他的门生,也经常跟他耍心眼,曾国藩因为爱才,一直对李鸿章关心,包容,不放弃对他的提携,以至于李鸿章晚年对其感激不尽,常口挂“我老师”三个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之所以备受知识界推崇,只在于他不断反思,提高修养,知道自己哪里不对,曾国藩有不少缺点也总是改变失败,但他依然自虐——追求人格的完美,其中大部分改变成功了,这就难能可贵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曾国藩:心里承受力为0,只要战败就自杀

文章参考: 《曾国藩家书》

(清)章華撰《铜官感旧集》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