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則是根據症狀用藥,常用抗生素、抑酸劑、黏膜保護劑來緩解症狀,結果往往是症狀暫時緩解了,胃內寒氣卻無法化解,容易導致虛症發展成實症。

中醫治療胃病與西醫不同,認爲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引起的反酸、脹氣、消化不良,皆因“胃寒”而起,治療當以暖胃理氣爲主。

按照中醫理論,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胃寒呢?主要根據以下兩點:

1、看症狀:胃部常常隱痛,反酸、脹氣,喜溫喜按,食慾不振,舌苔發白,大便稀溏,神疲乏力。

2、看起因:胃寒多與飲食和精神因素有關。喫飯不規律,冷熱摻雜,精神壓力大,都會出現胃部血液凝滯,動力減退,分泌失調,形成胃寒。

胃寒的三大藥食同步法:

1、樹榮苦菜紅糖湯(出自《民間驗方》)

材料:樹榮2斤,紅糖2斤,水適量。

做法是取幹樹榮苦菜15克,加水1000ml,放在鍋裏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鐵鍋,其他鍋都行),水燒開後,調小火煮3-5分鐘,煮好後取湯50ml-100ml飲用,飲用前必須加紅糖,紅糖要深顏色的老紅糖,其餘放入冰箱或暖瓶備用,再次飲用時的樹榮苦菜湯必須在燒開後加入紅糖飲用,以前人們會用其充飢當飯喫。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苦菜的習俗,《詩經》中就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明代還將其列爲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採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淨,油鹽調食。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益腸胃,通便祕。

2、薑片蜜豆(出自《民間驗方》)

材料:紅棗2斤,黑豆2斤,薑片1斤。

做法:所有材料入鍋加水煮熟(以沒有硬心爲準),撈出放入容器中保存(夏天可盛在保鮮盒裏放入冰箱保存)。每頓飯取4、5個棗、幾片姜、一勺黑豆,用鍋餾熱,隨飯喫下,輕則1個月康復,重則數月痊癒。

功效:紅棗健脾胃、助消化、斂酸止痛,富含維C;黑豆調中下氣,滋陰利水,富含維E和優質蛋白,抗炎排毒;姜理氣消脹,驅寒溫胃。三者同時食用可消除胃痛、反酸、脹氣。

3、糯米黑棗粥(出自《民間食療集》)

材料:糯米1斤、黑棗2兩。

做法:糯米洗淨,放入黑棗,加水小火熬粥,糯米軟爛即可。

功效:糯米性甘平,入脾胃,溫胃健脾,補中益氣;黑棗安中養脾,驅邪氣,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二者煮粥,藥食同源,祛胃寒,有奇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