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重組併購熱度不減,“A喫A”頻出新例。

10月20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雲內動力和藍海華騰相繼披露公告。雲內動力擬受讓包括藍海華騰實控人邱文淵、徐學海等股東所持藍海華騰3775.94萬股股份,佔標的總股本的18.15%。

本次交易中,標的股份轉讓價格合計超過5.5億元,每股價格14.6元,較藍海華騰10月18日收盤價11.13元/股溢價超三成。

本次交易完成後,雲內動力將成爲藍海華騰控股股東,昆明市國資委將成爲藍海華騰實控人。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此前“A喫A”案例相似,本次股權交易主要也爲加速兩家上市公司之間的業務整合,提升雙方盈利水平。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來,藍海華騰業績持續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更是因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導致由盈轉虧超0.8億元。雲內動力也因柴油機行業利潤空間下降,近一年半均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昆明市國資委將成藍海華騰實控人

據瞭解,此次雲內動力擬控股藍海華騰,主要係爲掌握電控的核心技術,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提高可持續發展和整體盈利能力。

藍海華騰則表示,本次股份轉讓將形成較好的業務協同效應,公司將結合雲內動力在燃油車的動力系統技術、市場、資源等優勢,繼續推進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的核心業務發展,也符合公司向多業務、多領域、打通上下游關係的多元化發展戰略規劃,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能力。預計未來在昆明市國資委的領導和管理下,雲內動力可以爲公司帶來相應的產業整合資源、協同機會及收益,有望對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帶來一定積極影響。

根據股份轉讓協議,雲內動力擬受讓包括藍海華騰實控人邱文淵、徐學海等股東所持的藍海華騰3775.94萬股股份,佔標的總股本的18.15%。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本次交易中,標的股份轉讓價格合計超過5.5億元,每股價格14.6元,較藍海華騰10月18日收盤價11.13元/股溢價31.17%。

受此消息影響,10月21日藍海華騰開盤一字漲停,報收12.24元/股。雲內動力報2.5元/股,漲0.81%。

截至目前,藍海華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邱文淵、徐學海直接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232.7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 25.16%;並通過華騰投資、中騰投資間接控制公司股份17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 8.51%。邱文淵、徐學海實際能控制的藍海華騰股份7002.77萬股,佔其總股本33.67%。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雲內動力將直接持有藍海華騰18.15%股份,成爲藍海華騰控股股東,藍海華騰的實控人也將變更爲昆明市國資委。

與此同時,藍海華騰現實控人邱文淵、徐學海的持股比例將分別下降至11.59%、7.28%,華騰投資和中騰投資持續比例降爲0。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股份轉讓涉及部分股權存在質押的情況。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擬轉讓方中,徐學海、姜仲文、傅穎、時仁帥、黃主明分別質押所持公司股份1049.99萬股、334萬股、456萬股、726.5萬股、359萬股,分別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51.49%、26.67%、37.26%、71.3%、98.3%;合計質押股份數量2915.5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4%。

而近期姜仲文、傅穎、時仁帥、黃主明及華騰投資已相繼減持藍海華騰股票。粗略計算,今年6月和7月,上述五大股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92.41萬股,合計套現近0.6億元。

藍海華騰前三季度由盈轉虧0.8億

資料顯示,自成立以來,雲內動力一直致力於柴油發動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至今已具有六十餘年的歷史。藍海華騰則成立於2006年,於201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主要產品爲中低壓變頻器、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和伺服驅動器。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受制造業景氣度下滑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下調等方面因素影響,藍海華騰上市次年業績就開始走下坡路,今年更是出現虧損。同時雲內動力自去年以來也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藍海華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8億元、5.79億元、4.02億元,同比增長118.79%、-14.58%、-30.6%;淨利潤分別爲1.55億元、1.28億元、2451.95萬元,同比增長118.88%、-17.39%、-80.88%。

同期,雲內動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26億元、59.1億元、65.33億元,同比增長38.63%、50.54%、10.55%;淨利潤分別爲2.24億元、2.65億元、2.32億元,同比增長27.56%、18.27%、-12.3%。

上週藍海華騰披露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元,同比減少14.19%;淨利潤由盈轉虧8024.26萬元,同比減少673.9%。

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是導致公司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藍海華騰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9736.9萬元,同比增長14.48倍,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準備無轉回和轉銷情況。

受上述情況影響,藍海華騰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淨利潤可能爲虧損。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雲內動力實現營業收入34.06億元,同比增長6.8%;淨利潤1.47億元,同比減少16.51%,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仍未能得到扭轉。

報告期內,雲內動力主營產品毛利率同比降低1.21%,主要原因是受汽車行業形勢、排放法規升級等影響,行業內競爭加劇,柴油機行業利潤空間下降。

對於本次收購,雲內動力認爲將形成較好的業務協同效應,補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業務短板,形成爲燃油車提供發動機以及爲新能源汽車提供電控系統的核心業務,同時可以提高公司工業級電子產品的技術水平以及拓展工業級電子產品的應用領域,進一步鞏固公司現有競爭力,助力公司提升在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