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上午9時38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麥秸畫教學基地授牌儀式在南師大保利紫晶山幼兒園舉行,這是幼兒園提升服務品質,打造高品質教學,鞏固品牌深厚內涵進程的新篇章。

非遺落點在傳承

現在社會各界非常重視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項目進入南師大保利紫晶山幼兒園,可以豐富孩子的文化生活環境,讓傳統文化的優良基因種植在孩子們心中,激發孩子們對手工美術作品的體驗興趣進一步提高,讓傳統藝術之花在校園內不斷綻放出新的光芒。

我園作爲南京幼兒園第一家麥秸畫手工傳承基地,將由非遺麥秸畫傳承人司秀豔女士擔任南師保利紫晶山幼兒園非遺麥秸畫特色教學的教學顧問。通過合作開展幼兒園內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等活動,以課例研究爲載體、以課題研究爲突破口,提高教師的幼兒園手工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幼兒園美育老師的專業水平,最終爲非遺文化和技藝傳承作出新的貢獻。

關於非遺麥秸畫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大家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是一個民族奮鬥和創造的歷史實錄,共同構成了整個民族的文化記憶與文化精神。

金麥畫——麥秸畫中的精品,古已有之,一度失傳。它是採用一種全新的工藝創作材質處理技術和表現手法,其畫質特有着絲絹般的光澤,其流動的光影效果讓人獲得非同一般的審美體驗。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它曾經是兩千多年前的皇家貢品。上世紀80年代,在漢王墓的發掘過程中曾經出土了一幅古代麥秸畫,雖然歷經兩千多年,仍然色澤鮮豔,令人驚歎。

關於非遺傳承人

金麥畫工藝師司秀豔女士,師承何洪猛,認真學習,潛心研究,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出土古麥秸畫,將現代設計理念融入金麥畫的創作之中,反覆進行認真研究複製,大膽進行藝術再創新,經過數年時間終於成功的將失傳千年的麥秸畫重現天日,再現光芒。

司秀豔女士創新的麥秸畫藝術雖似金箔畫,但由於其獨特的原料和製作工藝,又與金箔畫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美感和質感,更具立體感和藝術

表現力,更有別於坊間簡易的一般麥秸拼貼畫,故更名爲“金麥畫” 。司秀豔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與改革,其畫作已臻精緻,令人歎爲觀止,既有工筆畫精美,又有國畫般的傳神,既有蘇繡的奇巧,又有金箔畫光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等,既古樸典雅,又富麗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

部分作品展示

非遺教學體驗

麥秸畫的引入將進一步對我園美術工作坊產生積極的影響,希望我們的老師們能在司老師的指導下,積極探索麥秸畫的教學,讓幼兒嘗試做出有創意的麥秸畫作品,也爲我們老師的特色教學打好基礎,積累成果。也爲麥秸畫的傳承和推廣盡一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