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同類題材不一樣的是,《鶴唳華亭》的劇情注重對我國傳統文化智慧的再現,而這種表達方式與過去古裝劇非常不一樣,也讓很多觀衆感到不適應。我們過去看到的是皇室家族的內部鬥爭,甚至血雨腥風,但是,《鶴唳華亭》觸及的是皇室故事的人性和溫度,展現了在皇權更迭交替之下,人與當時那種制度之間暗中較量。

文|冷絲

欄目|古裝劇

《鶴唳華亭》依據名人陸機的故事創作而成。

陸機的文才,唐太宗評價他爲“百代文宗,一人而已”,大家熟知的成語“陸海潘江”,該詞中的“陸”指的就是陸機。而該劇的男一號蕭定權,也就是由陸機原型轉化而來。

很多人知道陸機所作的《文賦》,堪稱“文書雙絕”,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樣的一個難得的人才本來可以從容度過華麗的一生。可是,他不甘寂寞,偏偏北上都城洛陽,意圖進取,最終,華亭空谷人不歸,鶴唳清聲難再聞。

“鶴,實爲猛禽,可以搏鷹”,《鶴唳華亭》第三集,陸文息出場,女主角就說了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是她借天空飛舞的鶴表達對未來將要遇見的蕭定權的期望,也是整個故事的價值觀取向。可以這麼說,《鶴唳華亭》就是在這八個字的招牌下進行創作的。

《鶴唳華亭》要賦予主人公蕭定權一種君子風度——鶴顯得優雅、聖潔,還與衆不同,古代君子就常被形容成“鶴鳴之士”。

蕭定權的人物形象與角色定位,就成爲主導《鶴唳華亭》情節發展的主線。

羅晉演繹的蕭定權,應該還是不錯的,他的淡定與運籌帷幄,還有他的儒雅與寬容等等,幾乎集合了文化人對一名古代政治人物的無限遐想。

也就是說,導演給了蕭定權知識分子一般的情感,而蕭定權身上的理想主義色彩也可以激起當下觀衆的共鳴。

《鶴唳華亭》至少有這些值得推薦的地方:一是該劇展現的清明的治國安邦理想,二是公正的科場規則的維護。其實,與很多觀衆感受並不一樣的是,該劇節奏是明快的,氣氛也是緊張的,劇作整體基調是明亮的,並不讓觀衆感到不舒服。因爲,劇集主要情節展示的是正義與智慧的能量。

與同類題材不一樣的是,《鶴唳華亭》的劇情注重對我國傳統文化智慧的再現,而這種表達方式與過去古裝劇非常不一樣,也讓很多觀衆感到不適應。我們過去看到的是皇室家族的內部鬥爭,甚至血雨腥風,但是,《鶴唳華亭》觸及的是皇室故事的人性和溫度,展現了在皇權更迭交替之下,人與當時那種制度之間暗中較量。

同時,《鶴唳華亭》特別注重對文化的尊重,皇帝蕭睿鑑的發冠參考了首都博物館藏宋白玉蓮瓣形發冠,很明顯,身上的袍服參考了《聽琴圖》——據傳是宋徽宗的人物設定。宋代文化名人程頤、程顥流行飾品的“程子巾”也第一次出現在影視劇中,皇后鳳冠亦有傳世畫像作考。人物的袍、冠、帶、褙子、靴履,展現了淡雅、低調和精緻的特徵,這些特徵體現了宋代審美觀念。

這是一個不該被低估的古裝劇,就像我們今天不應該低估宋代社會,那個時代也需要我們更加全面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