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倫週刊》在2月20日的報道中稱,中國中小型旅遊公司將在此次疫情中受到最大影響,因爲它們主要依靠現金流來實現業務經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認爲,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會導致亞洲航空旅行需求全年下降13%。


旅遊業的末日?還是抄底的好時機?|《巴倫》中概股

旅遊業的末日?還是抄底的好時機?|《巴倫》中概股

文|《巴倫週刊》中文版撰稿人 吳雨婷

編輯|李晨蕾

在3月14日輸入性病例造成確診病例數字反彈之前,中國已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的第一輪衝擊。其中,旅遊相關產業表現最爲悽慘。

旅遊業的真正寒冬到了。

週一(3月16日)美股盤前,迪士尼(DIS.US)跌超6%。因爲至3月15日,迪士尼已關閉全球所有六家樂園,並停運郵輪。與此同時,已超過8個國家出臺了旅遊及出行限制措施。

在3月14日輸入性病例造成確診病例數字反彈之前,中國已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的第一輪衝擊。其中,旅遊相關產業表現最爲悽慘。

旅遊業的末日?還是抄底的好時機?|《巴倫》中概股


萬億損失後的緩慢恢復

中國旅遊研究院3月10日發佈《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年年內,中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爲10.94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總量的11.05%。

花旗集團在3月11日發佈的簡報中援引中國旅遊改革發展諮詢委員會副祕書長厲新建提供的數字稱,截至2018年,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的就業人數達2800萬、間接就業人數達8000萬,約佔中國勞動人口的十分之一。

花旗稱,中國旅遊業僅在春節期間就遭受了5500億元人民幣的財務損失。如果疫情持續到春季,旅遊行業2020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收入化爲烏有。按照厲新建對花旗分析師透露的數字,中國有超過3萬家旅行社,它們在2019年上半年曾創收約2.78萬億元人民幣。

旅遊業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過去兩年疲軟的宏觀經濟背景下。然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造成的城市封閉、出入境旅行限制,對中國旅遊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花旗又稱,按照中國另外兩個主要旅遊旺季——四月初的清明節和五月初的勞動節——預計將分別虧損530億元和1400億元人民幣。如果三月底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市場需求將在四月和五月恢復到正常水平的30%左右。

截至3月11日,攜程平臺上重新開園恢復預訂的景區數量超過1000家,復工率達25%。

情況似乎不會更糟了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不確定性,旅遊業將遭受的打擊尚不可量化。但基於歷史數據來看,旅遊概念相關股票的市場表現似乎不會更加糟糕了。

根據《巴倫週刊》3月4日報道,跟蹤的一系列與旅遊相關的股票進入了熊市區間。這些股票包括美國西南航空(LUV.N)等航空公司,希爾頓集團(HLT.N)等酒店,億客行(EXPE.O)等旅行社,嘉年華(CCL.N)等郵輪運營商以及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VS.N)等賭場。在2020年內,它們平均下跌了22%,較52周高點平均下跌了28%。

對關注旅遊相關概念的投資者而言,需要看到的是:旅遊和休閒類股票的當前市銷率僅比2012年的低點高出約5%,而它們最近的平均市銷率則比歷史平均水平低了40%。

在市場低迷時期,市銷率是一個有用的估值指標。在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盈利——以及華爾街的盈利預期——可能會出現波動。銷售額也可能上升或下降,但幅度較小。關注市銷率有助於投資者判斷一個行業的正常情況。

旅遊業的末日?還是抄底的好時機?|《巴倫》中概股

至於需求反彈的可能性,我們不妨看下過去的情況。

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達到頂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全球經濟增長從2011年的4.3%下降到2012年的3.5%。油價平均價格連續第二年超過110美元。油價作爲航空公司和郵輪運營商的一大成本,推高了公衆旅遊的花費。在2012年該行業觸底三個月後,股市回升了10%;大約一年後,一切恢復正常,股價上漲了40%以上。與此同時,2012年的航空總客流量(旅遊需求的一個指標)卻有所增加,可見歐洲債務危機並沒有阻止人們旅行。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了全球航空客運需求。這是旅遊需求絕對下降的一個例子。那一年,全球航空客運量下降了2.4%。2003年,由於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爆發以及美伊戰爭等因素,國際航協2003年4月份的初步運量數據顯示,全球航空客運量與2002年4月相比下降了18.5%,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客運量則下跌44.8%。2001年911事件,全球全年的客運量也下降了3.3%。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認爲,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會導致亞洲航空旅行需求全年下降13%。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放至全球而言,相當於導致全年流量下降約1%。相比之下,2019年的客運量增長了4.2%。

如果IATA是正確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客運量下降似乎不會高於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期間。不幸的是,現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結論還爲時過早,形勢仍然極不穩定。

做一個在別人拋售時買進的逆向投資者可能會很困難,而且早出手也不總是有好處。不過,對於關注旅遊類股票的價值投資者而言,現在似乎是時候做好準備了。即使他們現在還沒有決定買入,提前準備也會讓他們在市場開始向好的時候更容易出手。

活過來的公司會活得更好

《巴倫週刊》在2月20日的報道中稱,中國中小型旅遊公司將在此次疫情中受到最大影響,因爲它們主要依靠現金流來實現業務經營。而長達數月的經營停滯、以及隨之而來的收入下降可能會將許多企業推向破產的邊緣。中國政府正在推出支持性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幫助減輕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對規模較小、更脆弱的公司。

從長遠來看,中國旅遊行業的集中度將在疫情危機過後的短期內升高,業內較大的企業則會從中受益、獲得更高市場佔有率。線上旅遊公司,如攜程旅行網(Trip.com,TCOM),在短期的服務中斷之後,很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的客戶潮。

花旗表示,當病毒傳播得到更好的控制時,中國國內旅遊應該會首先得到恢復。特別是隨着公司工作和商務會議的恢復,商務旅行可能會出現溫和增長。外國政府對中國遊客的限制則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但隨着限制措施的解除以及推遲旅行計劃的重新安排,中國的出境遊將強勁反彈。

厲新建說,2003年春季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過後,中國出境旅遊人數曾在當年晚些時候猛增了20%以上。

只是,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可能會延遲需求反彈時點的到來。

華爾街看好股票

花旗集團分析師Jason Bazinet近期開始關注在線旅行社,儘管冠狀病毒繼續肆虐航空、住宿、郵輪和租車類股,但他看好在線旅行社,具體情況如下:

旅遊業的末日?還是抄底的好時機?|《巴倫》中概股

這位花旗分析師表示,在過去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疫情爆發中,旅遊業在6個月內恢復正常。他表示,這種病毒的潛在危害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股價中。不過他承認,“全面衰退仍對我們的看漲立場構成風險。”

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師詹姆斯•李(James Lee)建議在市場暴跌和動盪之際,考慮購買一些領先互聯網公司的股票,並重申了對百度(BIDU.US)、攜程(TCOM.US)的買入評級 。

李表示,由於旅行限制,攜程(TCOM.US)實現其第一季度財務目標、以及華爾街對其的2020年經營期待顯然面臨一定風險。“我們預計在線旅遊業務的復甦將比電子商務和廣告業務慢一個季度,並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全面復甦”,李說。

雖然他維持了對攜程(TCOM.US)的買入評級,但將目標價從40美元下調至35美元。他寫道:“儘管我們下調了預期,但仍然認爲,影響是短期的,而非結構性的。在中國國內市場競爭趨緩、出境遊市場競爭有限的情況下,該公司仍是一流的旅遊企業。”

此前,攜程的各業務線已經累計取消訂單數百萬單。該公司CEO孫潔坦言,旅遊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在這次疫情中都遭到巨大挑戰,“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合作伙伴來說,春節期間的利潤是一個季度甚至半年的收入。這個鏈條裏每一方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些損失對他們來說是切膚之痛,我們也感同身受。”

攜程(TCOM.US)預計於3月18日(美東時間)盤後公佈2019年四季度財報。其此前公告稱,延後財報公佈日期是因近期事件影響,公司需要更多時間以便觀察特殊時期下的業務狀況進展,併爲2020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務狀況提供更清晰的測算。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攜程交出的成績單。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週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