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再一次引起争议。这样的技术到底安不安全?会否被盗刷?

如今,日常生活中,“刷脸”已非常普遍。网上支付、单位考勤、家庭门锁、公交乘车、机场安检、垃圾分类……人脸识别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呈扩大趋势。正因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更令人担忧。

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2D人脸图像和基于3D人脸图像。其中,2D人脸识别通过2D摄像头拍摄平面成像,所以即使算法和软件再先进,在有限的信息下,安全级别终究不够高,通过照片很容易被破解。丰巢此次被破解的“刷脸取件”系统,应用的就是2D人脸图像技术,3D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级别则较高。它通过3D摄像头立体成像,一般有四个探头:两个摄像头互相配合形成3D图像,一个红外线探头用于补光,另有一个可见光探头。目前,3D人脸识别功能技术可以准确分辨出照片、视频、面具和双胞胎。

而普遍应用于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的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活体检测”,即系统摄像头在识别人脸是否本人的同时,检验是否有人利用照片等手段冒充用户。这就是为什么在银行“刷脸”时,用户常被要求完成“摇头晃脑”“眨眼”等动作。而这也是丰巢忽视的检测之一。

支付宝“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此外,在进行人脸识别后,部分用户还需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刷脸支付功能由用户自主开通操作,且可随时关闭。万一账号被冒用,支付宝将通过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刷脸乘地铁,无需担心“脸”被利用

地铁也已实现“刷脸”过闸。上月,期待已久的“刷脸”已实现,这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据佳都科技智能产品事业部产品研发部经理魏建程介绍,现在安全防范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较常用的双目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是可见光,另一个是红外光,其成像相结合,识别准确率可高达99.99%;另一种是3D摄像头,可360度识别脸部轮廓,比如眼睛凹下去多少、鼻子突出来多少等,准确率更高。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渗透到方方面面,其暴露的安全隐患、隐私风险等都呼唤及时、有效的监管。专家称: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此前一直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主要是企业自定标准,这就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而不同公司安全状况、安全水平也不统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并破除技术在应用和推广普及上的障碍,推动行业有序发展,亟须制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国标”。

随着时代发展以后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在互联网时代,便捷和安全很难两全,没有一项技术是绝对安全的,技术只是辅助手段,用户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行业要自律,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才能更好地保护好个人财产和隐私信息安全。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再下方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