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日經商業》網站3月16日文章,原題:以新冠肺炎疫情爲契機,中國教育機構發生了鉅變  中國的《史記》中有形容福與禍的表述,大意是福禍如繩子般糾纏在一起。由於我指導的學生需要儘快提交碩士論文初稿,所以我不僅通過郵件和短信,還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論文指導。

原標題:日媒:中國教育機構發生鉅變

日本《日經商業》網站3月16日文章,原題:以新冠肺炎疫情爲契機,中國教育機構發生了鉅變  中國的《史記》中有形容福與禍的表述,大意是福禍如繩子般糾纏在一起。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禍”降臨在了中國的服務產業,但“福”也同時來到這個領域,這就是不需要人與人接觸的互聯網服務。在這裏,以我供職的對外經貿大學爲例,向大家介紹中國是如何利用互聯網的。

在中國,人們應對危機的速度非常快。1月26日,我就收到了延期開學和禁止返鄉學生回學校的通知。一週後,學校正式決定在新學期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進行遠程學習。隨後,新學期按原計劃於2月24日開始。

學校要求碩士和博士生導師使用微信進行學生管理與教學。由於我指導的學生需要儘快提交碩士論文初稿,所以我不僅通過郵件和短信,還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論文指導。實際上,除了講課和指導學生,對外經貿大學校內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也非常迅速。我雖然從2002年就在北京的大學開始教書,但這幾年的變化尤爲明顯。比如,每學期末學生都需要提交小論文。學生在系統裏上傳論文後,由機器進行自動檢錯查重,如果查重率超過40%,那麼學生就難以畢業。受此次疫情影響,教育機構的互聯網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作者西村友作,陳洋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