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平臺在歌曲宣發、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方面的不斷髮力,音樂人加入平臺的速度明顯加快,至2019年年底,騰訊音樂人入駐音樂人數量超過8萬,數據顯示,2019年參與扶持計劃的音樂人數量和原創作品數量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其中,經過去年的S製造計劃項目扶持,像《橋邊姑娘》、《你的答案》這樣的爆款作品也能進一步帶動直播以及全民K歌等應用熱度,持續提高社交娛樂的財務回報。如此一來,會有更多音頻內容創造者加入騰訊音樂的娛樂生態,創造各種創新形態的內容商業模式,繼續拉動付費用戶ARRPU的增長。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犀牛娛樂(ID:piaofangtoushijing),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騰訊音樂增長依舊迅猛。

作爲目前國內音樂份額最大的音樂集團,騰訊音樂的業務主要有兩部分,一是音樂流媒體服務,QQ 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三款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二是全民K歌、酷狗直播、酷我聚星的直播和社區業務。

在新發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年度財報裏,財報內容顯示,2019年全年,騰訊音樂總營收254.3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34.0%,營業利潤達到46.2億元,相較於2018年同期增長126.7%,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117.2%至人民幣39.8億元。其中,第四季度的營收爲72.9億元,同比增長35.1%;淨利潤10.4億元,而2018年同期淨虧損爲8.76億元。

根據高管與分析師的問答,騰訊音樂繼續提升收入的路徑是,一是進一步通過購買版權、與閱文及其他公司合作拓展內容邊界,以及升級扶持音樂人計劃,不斷提高優質內容比例,維護用戶壟斷地位;二是加大直播力度,繼續加強在線音樂與社交娛樂的協同發展。

同時,騰訊音樂在音樂人與日活競爭方面,也避免不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側面競爭,後者已推出音樂人扶持計劃以及成爲爆款音樂的聚集地,其次,作爲營收核心的K歌市場,也迎來網易雲音樂、抖音等對手的入局。

騰訊音樂2020年新變局,與閱文合作進擊長音頻內容藍海

在騰訊音樂的年報裏,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都不錯。

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騰訊音樂總營收254.3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34.0%,營業利潤達到46.2億元,相較於2018年同期增長126.7%。

不過在具體的收入結構上,在線音樂仍然佔比較小。財報資料顯示第四季度,在線音樂收入增長至21.4億元,佔總營收比爲29.36%,環比第三季度的27.22%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其中音樂訂閱收入爲11.1億元。

第四季度社交娛樂實現收入51.5億元,同比增長32.9%,主要是K歌和直播業務推動,其中,付費用戶羣擴大了21.6%,也將ARPPU增加了9.3%。

在社交娛樂的動作上,騰訊音樂在去年末舉辦首屆騰訊音樂娛樂盛典與現場直播,探索商業化路徑。據瞭解,騰訊音樂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進一步繼續加大對個性化互動音樂娛樂體驗的投入。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明確表示,2020年將繼續爲廣大樂迷提供更多個性化互動音樂娛樂體驗,並通過與閱文集團及其他公司合作,進一步擴大在線音頻娛樂市場。

如此一來,會有更多音頻內容創造者加入騰訊音樂的娛樂生態,創造各種創新形態的內容商業模式,繼續拉動付費用戶ARRPU的增長。

付費用戶突破3990萬,付費率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如果有印象的話,在去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Q3季度末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3540萬,同比增長42.2%;環比付費用戶淨增長440萬,是自2016年以來最大的淨增長數據。

而在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的付費用戶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並打破紀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3990萬,同比增長47.8%,環比上一季度淨增加450萬,達到上市以來最高增速,在線音樂ARPPU增長也較爲理想,同比增長8.1%。

從付費率上來看,在線音樂用戶付費率提升到了6.2%(Q3付費率爲5.4%),不過,這也遠低於Spotify這一國外音樂流媒體巨頭接近50%的付費率,騰訊音樂依舊有較高增長空間。

作爲拉動用戶付費率的策略之一,在版權方面,在2019年12月,騰訊音樂收購環球音樂集團的少數股權,作爲覆蓋了90%以上電影和電視OST音樂版權以及所有2019年最受歡迎綜藝節目的OST音樂版權,騰訊音樂則繼續維護版權方面的壟斷性優勢。

其次,騰訊音樂還在不斷拓展內容邊界,除了常規音樂歌曲以外,還在吸納更多內容類型如短視頻、長音頻、音樂類綜藝以及以及爲遊戲、電影、電視節目和文學作品製作的優質原聲音樂(OST)。比如去年12月旗下應用酷我音樂發佈“百億聲機”全領域長音頻募集計劃,扶持音頻創作,力圖推進音頻商業化。

總體來看,騰訊音樂2019財年在付費用戶數量上達到的增長速度,離不開近來騰訊音樂在音樂內容方面的投入與重視。

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雙發力,直播、K歌市場迎來攪局者

其中,直播作爲用戶粘性巨大、商業變現能力突出的內容形式,騰訊音樂也對直播業務極爲重視,不斷推進內容形態變化。

QQ音樂此前推出一檔潮流音樂資訊脫口秀《見面吧!電臺》,就採用“直播+點播”的模式,也成爲衆多音樂人宣傳新作品的平臺,該節目爲200餘位音樂人發行和推廣了400多首新歌,此舉被認爲是騰訊音樂在加強在線音樂與社交娛樂的協同玩法,意圖進一步推進“音樂+”與直播方面佈局。

就在騰訊音樂發佈財報不久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音樂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通過線下籌辦+線上直播的形式,“TME live”爲歌手創造機會,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與粉絲分享作品,既促進音樂人的曝光率,也推進音樂向更多應用場景拓展。

經過平臺在歌曲宣發、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方面的不斷髮力,音樂人加入平臺的速度明顯加快,至2019年年底,騰訊音樂人入駐音樂人數量超過8萬,數據顯示,2019年參與扶持計劃的音樂人數量和原創作品數量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其中,經過去年的S製造計劃項目扶持,像《橋邊姑娘》、《你的答案》這樣的爆款作品也能進一步帶動直播以及全民K歌等應用熱度,持續提高社交娛樂的財務回報。

然而,在音樂直播市場,騰訊音樂依舊面臨競爭激烈的壓力,受益於疫情期間催生的“宅經濟”,直播業務成爲內容平臺的發力點,隨着抖音快手B站不斷舉辦線上雲音樂節、雲蹦迪直播,紛紛發力音樂直播,各大平臺在爭奪用戶注意力方面日益激烈。QuestMobile數據顯示,春節以來,抖音、B站的音樂直播業務增長突出,流量佔比明顯提升。

其次,騰訊音樂重要的營收核心即K歌市場,如今更是迎來網易雲等對手的正面入局,最近網易推出K歌產品“音街”,調性上繼續延續流媒體平臺的社區氛圍,此外抖音即將上線“抖唱”K歌小程序,或也會分走K歌市場的流量,雖然目測在短期內還無法撼動騰訊音樂在K歌市場的壟斷優勢,但各大平臺所走的差異化路線,必將會吸走一部分流量。

總體而言,音樂流媒體以及泛娛樂市場,競爭依舊激烈。

本文(含圖片)爲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