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榮時代》邀請了張譯、黃志忠、潘之琳、薛佳凝等青年實力演員加盟,可謂是陣容強大,實力雄厚。《光榮時代》故事圍繞北平第一批人民警察展開,而北平作爲一個重要的方位座標,該劇卻將北平的解放時間都弄錯了。

諜戰劇《光榮時代》可謂好事多磨。本來已經殺青過審,誰曾想男二號演員趙立新因爲不當言論受到封殺,劇組被迫臨時換將,找來黃志忠頂班換掉趙立新的戲份。10月13日這部劇終於在萬衆矚目中登錄江蘇衛視、北京衛視與觀衆見面。由於演員的調換、加之諜戰劇荒造成的渴盼,《光榮時代》甫一播出,立刻在網上掀起了新一輪追劇熱潮。目前剛播至17集,就已經槽點不斷,被網友戲稱有一部神劇來襲。下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光榮時代》的五大BUG吧。

BUG1:時間出現低級錯誤。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第41軍第121師分別從西直門、德勝門、復興門等處進入北平城接管防務,與傅作義部隊進行了交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了人民手中,新的北平誕生了。《光榮時代》故事圍繞北平第一批人民警察展開,而北平作爲一個重要的方位座標,該劇卻將北平的解放時間都弄錯了。在第三集中,解放軍開拔進入西直門,劇中字幕上竟然打出了北平解放時間爲1949年1月32日,一個月冒出32天,這麼明顯致命的錯誤竟然無人發現!

BUG2:劇情拖沓水分太多。細心的觀衆會發現,《光榮時代》畫面製作精良,色調豐富有層次,估計是用電影膠片拍攝的。可見劇組投入極大,用心良苦。然而好的外表掩蓋不了劇情的重病:整個故事敘事拖沓,東扯西拉,注水太多。除第一集開篇追殺鄭朝陽這個橋段比較緊湊之外,後續劇情東一榔頭西一棒,各種插科打諢磨嘴皮子的對話貫穿其中,零零碎碎,毫無重點。北平作爲解放前國共爭奪的重鎮,反特務的案件多如牛毛,在主線條之外再提取有趣的小故事,易如反掌,然而該劇卻完全沒有抓住吸引觀衆的故事線條。

BUG3:字幕錯把戍戊當作稅務。第三集白玲問鄭朝陽北京城的方位和典故“裏九外七皇城四”什麼意思時,鄭朝陽說“西直門是稅務機關”,根據上下文推斷,應該是“西直門是戍戊機關”,意思是說西直門是部隊駐紮防守的重地,而非西直門是稅務部門辦公地點。

BUG4:服裝與歷史不符。《光榮時代》的時代北京市1948年底—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到第三集,解放軍正式進入北京城。但是劇中部隊的服裝還是八路軍的軍帽和軍裝,這時候八路軍早已是歷史名詞了,應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其時代背景影視作品的服裝都會是是八一五星帽徽了。

BUG5:演員顏值在線演技不在線。《光榮時代》邀請了張譯、黃志忠、潘之琳、薛佳凝等青年實力演員加盟,可謂是陣容強大,實力雄厚。劇中,這些演員的顏值都沒的說,但是演技卻不在線。張譯很多時候涎皮笑臉的尷尬地演着。黃志忠因爲是調換趙立新,與環境背景融入的不夠恰如其分,水乳交融,明顯有切進去的感覺。女一潘之琳雖然青春靚麗,但演技中規中矩,眼神和笑容有些生澀。特別是化妝有些與時代不符,有一個畫面還塗有鮮紅的指甲殼,在那個年代的解放軍軍營裏,那是不可能滴。另外飾演齊拉拉的李添諾,無論是表演還是臺詞,都相當浮誇,給人用力過猛之感。

諜戰片作爲一種類型片,它以故事情節和懸疑設置取勝,特別是如履薄冰又逢凶化吉的橋段設置最爲引人入勝。而《光榮時代》作爲一部反特片,爲了迎合輕鬆、詼諧的需要,劇情編排和人物設置都有戲謔、幽默的傾向。這也直接導致劇情不緊促,故事東扯西拉,失去了諜戰片(反特片)緊張感和懸疑感,本末倒置導致觀衆追劇慾望降低。

不過,隨着後諜戰時代的到來,諜戰戲+感情戲,諜戰戲+懸疑戲越來越多,《光榮時代》諜戰戲+詼諧戲,希望能給緊張刺激的諜戰戲注入一股清流,帶給觀衆另外的驚喜和感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