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重要一點,就是要辯證,起碼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的,纔好調理,下面來介紹一下怎麼判斷陽虛還是陰虛?

陽虛的表現:怕冷,四肢不溫,面無血色,舌頭的顏色淡,舌苔發白。 如果心悸,還有四肢發冷,面色發白的症狀,除此以外,還會感覺胸悶氣短、甚至心痛,這就是心陽虛。 如果腰膝發冷,晚上頻頻起夜,那是腎陽虛。 如果臉色暗黃、大便不成形,那是脾陽虛。 如果伴有陽虛的表現,咳嗽帶喘、有氣無力,一運動就喘得更厲害,吐出來的痰很稀,這種人沒事老愛出汗,特別怕受風,愛感冒,這就是肺氣虛。 爲什麼不說肺陽虛?因爲肺喜溼惡燥,就是說燥熱最傷肺,而陽主熱,所以一般不說肺陽虛,而說肺氣虛。氣爲陽之始,陽虛是由氣虛發展而來的。同樣的,肝爲剛髒,肝陽常有餘,肝陽虛也不多見。

陰虛的表現: 五心煩熱,也就是手腳心和心口發熱,顴骨發紅,睡覺出汗,口乾舌燥,小便發黃,舌頭偏紅,舌苔很薄。 如果你常感覺心悸,同時又有陰虛的表現,例如心煩、失眠、愛做夢,就是心陰虛。 如果腰膝痠軟、疼痛,頭暈耳鳴,那是腎陰虛。 如果感覺眼睛乾澀、視力減退,那是肝陰虛。 如果胃部隱隱作痛、食慾不佳,那是胃陰虛。爲什麼不說脾陰虛呢?因爲脾爲陰中之至陰,所以脾陰虛主要是由胃陰虛引起的。

怎麼判斷自己是陽虛還是陰虛

1. 冷熱:腎陰虛的主要表現爲一派“熱象”。比如手心腳心發熱,心裏煩躁熱,這就是所謂的五心煩熱。或是手腳心愛出汗,想喝涼水,大便乾燥。腎陽虛就表現爲一派“冷像”。比如手腳發涼,一到冬天就更加嚴重。身上發冷,面色蒼白,精神疲倦,沒有活力。大便一般稀或是含有未能消化的食物。

2. 躁靜:腎陰虛時,就表現爲陽氣相對強盛的狀態,患者會整個表現出燥熱、煩躁、像火一樣蹭蹭往上跑的狀態。患者可能有容易發火,身體燥熱不安的症狀。而腎陽虛的患者相對來說就比較“冷靜”了。比起腎陰虛的外放、如火的性格,腎陽虛是一個沒有精神、面色蒼白、不愛動、不愛說話的“宅男”。腎陽虛的患者容易表現爲鬱鬱寡歡,氣短懶言,愛哭,容易疲勞的症狀。

3. 舌頭差異:看舌頭辨疾病是中醫的一個診斷方法。中醫認爲“舌爲心之苗”,舌頭的狀態反映了人體的內部情況。即使有一些患者,在病情危重,出現假象時(即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與他實際的病因相反時。就像人們常說的迴光返照一樣。),中醫也是根據舌頭和脈象來判斷患者真正的病因是什麼。可見舌象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陰虛調理:

1、在日常護理上,要注意、注重日常調養,首先性生活要適度,不勉強,不放縱。其次保持心情舒暢 《黃帝內經》反覆論述了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對人體臟器所造成的損傷,提倡清心寡慾,靜養保養。把戒酒色,節起居,勿惱怒,息妄想。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養腎的重要方法。

2、要經常進行強腎的鍛鍊,經常進行腰部活動,這些運動可以健運命門,補腎納氣。還可多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進睡眠,增進食慾。

3、腎虛患者可以採取散步、慢跑、瑜珈、打網球、打太極等運動方式,要堅持進行,持之以恆。

4、飲食上的調理,陰虛質患者一般體形瘦長,常感五心煩熱,面頰潮紅,不耐暑熱,自覺咽部乾澀、口乾咽燥、皮膚乾燥,便祕、失眠,性情急躁且外向好動,舌質紅且少苔。此類患者平素食宜滋陰之食物,如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溫燥烈之品,藥膳上予蓮子百合煲瘦肉、蜂蜜蒸百合以清熱潤燥。

陽虛調理:

飲食的調理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此證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忌辛辣、慎油膩及難於消化的食物。

1、用黃芪30克、鹿茸3克,取老母雞一隻,剖去內臟洗淨,文火燉爛。食納尚好者,食雞肉並喝湯;若胃納不佳者僅喝湯即可。

2、用冬蟲夏草30克、精羊肉3斤,小火燉爛後食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