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渣打丁爽:經濟企穩,通脹可控,“政策頂”未至

儘管今年1-2月的經濟數據乏善可陳,但3月的PMI(採購經理人數據)、金融數據以及一季度GDP紛紛指向經濟觸底企穩,而3月存在季節性扭曲因素(春節前置)也令各界對經濟復甦的真實力度存較大疑問。同時,隨着數據超預期,各界的關注點也已從1個月前的“政策出得夠不夠、是不是有效”轉移到了“政策頂是否已至”。

渣打銀行今年預測到了3月PMI會超過50(榮枯線),且去年便預計2019年GDP增速將達6.4%。近期,針對經濟回升的可持續性、通脹走勢、未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力度、利率市場化進程等問題,渣打大中華區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採訪。

剔除季節性扭曲因素,經濟也已觸底

在3月數據強勁回升的拉動下,一季度GDP達6.4%,與去年四季度持平。幾項細分數據較爲積極,例如,3月工業生產(IP)數據同比大幅增長8.5%,大超預期的5.9%;零售數據同比增8.7%,高於預期的8.4%。

丁爽認爲,經濟的確已經開始企穩。“儘管3月的數據受到今年春節前置的季節性因素拉動,因此數據並非是1-3月的連續穩固回升,但剔除這一因素,整體經濟勢頭的確在向好。”

3月的季節性因素在工業增加值的增長上格外突出。丁爽稱,”工業增加值增速高達8.5%,這與4月1日引入增值稅、企業提前生產來抵稅有關,預計4月工業增加值會回到正常的水平,略高於6%就很好了。”

渣打也判斷,儘管3月後的數據可能會迴歸到更爲正常的水平,但企穩態勢不變,且企穩的勢頭可能會保持到明年1月。

之所以此前渣打對於PMI的預測非常準確,丁爽解釋稱,這主要因爲兩個因素:一是對政策見效的判斷,二是根據渣打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調研結果,早前該指數已經連續3個月改善(1-3月),因此丁爽認爲這可能確認了經濟企穩的趨勢,於是早前便採取了跟市場上大多數“共識”不同的預測,即認爲3月PMI會高於榮枯線,且經濟將企穩。

基於渣打對全國逾 500 家中小企業的月度調研結果顯示,3月SMEI升至自2018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達到57.1。3月SMEI三個分項指數中,“中小企業經營現狀指數”經歷春節擾動後大幅回升並逐步恢復。“未來三個月預期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 60 以上,表明中小企業對經營前景的預期較去年四季度更加樂觀。政策支持作用下,3月中小企業信用環境持續改善,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意願創下新高。

4月24日最新出爐的4月SMEI指數從3月的57.1回落至56.4,丁爽表示,儘管略微回調,但整體仍處於較高的位置。“中小企業經營現狀指數”在3月的基礎上持續走強,但“未來三個月預期指數”連續兩個月下降,“因此也可以判斷經濟並非高歌猛進,但已經脫離了1-2月的低迷,確立了企穩回升態勢。”

豬肉價格持續回升,但核心通脹可控

當市場的關注點落到通脹之上時,豬肉價格的持續攀升備受關注。之所以擔憂通脹,是因爲這可能會影響貨幣政策。

丁爽表示,當前對全年通脹的判斷爲“前低後高”。“豬肉會出現嚴重短缺,豬肉價格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油價近期也因爲美國決定不對伊朗進行豁免而大幅攀升,供應的缺口需要沙特來彌補,但預計短期內缺口並不是很容易彌補,因此油價也有上行空間。”

不過丁爽判斷,剔除豬價、石油,核心通脹全年仍將保持穩定,且今年不會太高。“預計核心通脹將維持在2%或略低於2%的水平,這意味着3-4季度個別月份的整體通脹可能會接近3%。”他分析稱,豬肉在食品籃子中的佔比12%,而食品籃子佔整個消費品的比重爲20%,因此並不會大幅度推高通脹水平。此外,他認爲增值稅改革的實行可能會推低通脹,因爲企業有望讓利給消費者。

丁爽還提及,對於短期因素所造成的通脹衝擊,央行一般並不需要用收緊貨幣政策來應對。

就美國而言,渣打預計今年美國核心PCE(居民消費支出) 可能會在個別月份超過目標值(2%),但整體仍將維持穩定,且美聯儲並不會因爲核心通脹暫時超出2%而加息。渣打預計,今年美國的加息週期已經宣告終結,降息可能要等到2021年。

“目前美聯儲的反應方程已經發生變化,對通脹採取更爲對稱性的判斷。即以前是說要將核心通脹控制在2%以下,並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承受通脹低於2%;現在是也能在一段時間內承受通脹高於2%,這也是一種變相鴿派的表態。在今年6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可能會釋放更加顯性的信號。”

“政策頂”未至,計劃外的刺激措施或延遲

4月1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政策的重心再度強調了結構性去槓桿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此,丁爽認爲,當前“政策頂”未至,而之所以結構性去槓桿被重新提出,這與3月社會融資總額增長超預期有關(10.7%),該增速較一季度名義GDP(7.8%)偏高。

丁爽認爲,計劃內的刺激措施會繼續實施,例如減稅、降費等,“兩會”定下的基調並不會因爲數據轉好就變,且前期專項債的發行量較大,因此基建投資也將持續。

在他看來,當前的經濟復甦並非是“V形反彈”,因此決策者需要觀察二季度數據是否觸底,同時也要觀察貿易談判的成果。“出口今年相對會比較低迷,但預計進口會走強,這尚未未在一季度數據中顯示。全球狀況證明外需比較弱,渣打預計今年全球增長3.5%,較去年的3.8%下調,且將美國今年增速從去年的2.9%調至2.3%。進口則在內需刺激下可能會比較強勁。”

丁爽認爲,計劃內的刺激措施(減稅)不會因短期的經濟回暖而轉變,可能調整的至多是計劃外的刺激措施。這些措施有兩部分,首先,目前信貸增長對於名義GDP過高,“這在二季度可能會有所修正,所謂的‘結構性去槓桿’針對的就是信貸增長較快”。計劃外的措施還包括“增支”的部分。丁爽解釋稱,儘管2019 年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爲 GDP的 2.8%,僅略高於 2018 年的 2.6%,但如果基於國際通用財會準則方法計算,渣打認爲2019 年預算赤字率達 6.5%,明顯高於2018年的4.6%。丁爽此前就提及,2019 年預算安排爲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留下充裕空間,在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的信貸增長支持下,財政刺激力度接近GDP的2%,在外部不確定性下降的背景下,保證6.0%-6.5%的經濟增長是綽綽有餘。

中長期降準邏輯仍存,利率市場化將推進

隨着今年經濟數據、股市回暖,各界對於全面降準的預期降溫。但丁爽認爲,全面降準的邏輯中長期仍然成立。

“近期股市反彈強勁,並存在加槓桿、監管套利等現象,這使得央行對全面降準的信號作用更爲謹慎。但要維持M2和名義GDP同步,中長期全面降準還是必要的,6月有大量MLF到期,屆時全面降準的窗口期或再度打開;但就短期而言,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的‘定向降準’的概率更高。”

早前也有觀點認爲,降準增加的是貨幣乘數,但貨幣乘數的增加需要銀行以放貸的方式來實現,因此關鍵並不在降準本身,而在於提升銀行放貸的意願。對此,丁爽對記者表示。“近期信貸已經放量,目前可能已遇到瓶頸,同時銀行也受到資本金的限制,目前也只有一筆永續債發行。”

同時,丁爽認爲,今年央行可能會將利率市場化提上議程,而這被認爲是實現改革和降低融資成本的雙贏途徑。

關鍵問題在於,利率並軌究竟是用現存的哪個錨?最理想情況下,這個錨應當具備幾個特點——由真實交易而生成價格,沒有信用風險,流動性足夠好,市場深度足夠深,可以進行風險對沖。

丁爽認爲,錨可能會結合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LPR)和政策利率(即如MLF、七天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來定價,也可能直接把貸款利率和政策利率掛鉤。

LPR是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而我國LPR與貸款基準利率變動基本一致,除非貸款基準利率發生變動,否則很少發生變動,因此各界認爲單單用LPR來做錨似乎並不適合。

除了利率市場化,丁爽認爲,匯率市場化也將進一步推進。“匯率最後的方向應該是幾乎接近清潔浮動的狀態,這也是人民幣作爲主要儲備貨幣具備的條件。當前央行已經幾乎退出常態化干預,預計匯率靈活性將在2019年下半年以後有所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