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段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拍到的“13号室的叫声”让杨永信网戒中心重回大众视野,后虽被证实是谣言,但还是让大多数人心里一紧。

孩子沉迷于网络怎么办?究竟是不负责任地丢给网戒中心还是耐心疏导?相信大家心中自有一根杠杆。

可有时候家长难免会被情感冲昏头脑,此时,作为老师甚至是班主任的你,就需要拿出你的理智和专业了……

案例速览

10月的一个下午,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深秋的第一股寒流吹起了冬日的号角。

手机响了,“黄老师,不好意思,又要打扰您了。我们在轩逸网吧找到了孩子,您能不能过来,劝劝他啊!”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这几天心中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一点。

打电话的是班上学生晓峰的妈妈。说起晓峰这个学生,真叫人头痛。

从七年级开始,他就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一放学就去网吧,父母批评、打骂都不起作用。

进入八年级,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下降不说,更是发展到逃学的地步。上课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经常在网吧通宵达旦,不肯回家。

家长实在没办法,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以为在家玩比较安全。这次晓峰的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切断了网线,控制他的上网时间。他倒痛快,留下一张字条:“誓与网络共存亡,网络在人在,网络断人走。”就这样,孩子离家出走了。

晓峰这个学生,自控力较差,经不起网络游戏的诱惑,沉迷于此而无心上学,不说是典型的网络成瘾少年,至少已到了有很强的网络依赖性的阶段。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总算找到他了。

我直奔而去,走进网吧,只见满脸疲惫的晓锋妈妈站在儿子后面,无奈地看着他玩《魔兽世界》。

这情景说明晓峰对父母有情绪,而且不想回家。我没打断晓峰玩游戏,只是宽慰他父母:“他现在不回家,我在这里,你们回去吧。”

之后,我买了两瓶水和薯片,悄悄地坐在他后面。一个小时过去,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依然专心致志玩着游戏,嘴里时不时发出“啊”“打”“好”几个字。我能感觉到,晓峰的思想完全被游戏控制了。

我递上水和薯片,他的眼睛第一次离开屏幕,回头发现是我,便一下子站了起来。“咦,黄老师!”他不好意思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这下我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晓峰凌乱的长发几乎遮住了眼睛,红肿的眼睛有点深陷。他在这个网吧已经玩了两天两夜,累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儿,醒了则继续玩。

看着这个不能自拔的学生,我轻轻说了一句:“晓峰,你已经很累了,赶紧休息吧,我送你回家。”他低着头,没有回答我。

“听黄老师的话,回家休息!”他很勉强地点了点头。可能是看老师的面子,他起身跟我走了。我把晓峰带回他家,叮嘱其父母先让孩子吃一点,再睡一觉,有些事等一等再说。

安顿了晓峰,我对他的父母说,切断网线的做法不妥,孩子上网成瘾,“堵”不明智,“放”有风险,“导”才是上策。对孩子,既不能迁就放任,也不能简单粗暴,否则适得其反。

闻言,晓峰的爸爸只是叹息,表示自己没有办法了。

我说,要一下子改变孩子的行为,确实很难,但家长应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我的建议:第一,赶快安装网线,不让孩子去营业性网吧;第二,与孩子商量,约定每天上网不超过一小时;第三,要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上网情况,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干涉孩子上网。家长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

第二天,晓峰来校上学,我利用中午时间找他谈心。

“晓峰,我知道你喜欢玩游戏,但再怎么喜欢,也不能玩过头,影响自己的健康。身体垮了,想玩也玩不动了。”我直白的话,说得他面露羞涩。

接着,我以温和的口吻问他玩游戏的时间、身体状况等。在消除了他的戒备心理后,我讲了很多网络成瘾少年的悲剧故事,如猝死、自杀、犯罪等。我边讲边观察晓峰的表情,发现他的脸色变得紧张了。见此,我觉得这个学生还是有“救”的。

于是,我趁热打铁指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一是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过度疲劳,视力下降,且长期保持一种紧张的姿势,会导致脊椎畸形发展;

二是影响学习,主要精力花在游戏上,学习成绩下降,再想赶上就难了;

三是影响人格发展,游戏玩久了,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感,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告诉他,父母的担心、老师的教育,都是为他好。他略有所悟,向我表示自己会控制的。

其实,类似的谈话,已不知有多少次了。每次谈话,晓峰总表示自己会改。而我也总对他抱有期待。虽然我知道,要改变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谈何容易,但我必须坚持。

在一次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上,指导教师提出一个建议,对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可借鉴同伴的影响进行。

于是,我在班会课上组织了一次“如何合理使用网络”的专题讨论。为此,我用了大量视频材料,剖析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并用图片创设情境,发动学生讨论。

学生情绪高涨,我真诚地对他们说:“老师理解游戏对你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阻止你们玩,好像太不近人情;支持吧,担心你们控制不住自己。关键是如何把握玩的分寸。”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说道:“过分迷恋游戏肯定是不好的,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成长非常不利。”

我也适时请晓峰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虽有点勉强,但表示要远离网瘾,健康文明上网。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后来,我发现晓峰很喜欢下象棋。于是,我经常在课余时间找他一起下棋。在棋艺切磋中,我旁敲侧击地进行劝导,指出中学生做有意义的活动的好处和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就这样,在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在班集体的感染下,晓锋的网络依赖逐渐减少了,也很少缺课了,学习比以前专心多了。

在学校,像晓峰这样的学生可能不止一个。如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一些学生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班主任任重而道远。

(上海市毓华学校黄勇供稿)

解读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和外界联系最便捷的通信工具,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除了一些不适合学生浏览的信息、视频,更多的是学生对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动漫等因无法抗拒而成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必须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需要关注的问题有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呈现哪些新的特征网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有哪些负面影响班主任的工作策略应作哪些调整;等等。

案例中的班主任,对一个上网成瘾、家长已经没有办法的学生,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耐心教育,并引导家长对孩子既不迁就放任,又不简单粗暴;同时又利用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再以学生的象棋爱好为切入口,促使学生转移兴趣,从而挽救了这个“网络迷航”的学生。

对于网络成瘾程度较重的学生,班主任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接受专业的脱瘾治疗。而对于成瘾程度较轻的学生,班主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干预。

第一,了解学生首次上网的起因

了解学生首次上网的原因,可以从中找出使学生沉迷网络的深层影响因素。

如学生最初上网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学业不振,那么班主任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状况,使其摆脱网瘾。

如学生初次上网是因其在现实中受到同伴排挤,从而在网络上寻求友谊,那么班主任应设法帮助其回归现实同伴群体,从而摆脱网瘾。

如学生初次上网是因为对网络上的游戏感兴趣,那么班主任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了解学生的上网目的

了解学生上网是为了什么,可以据此直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干预。

如学生上网是陷入了网恋,那么班主任除了对学生本人进行干预之外,还需要对其网恋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如学生上网纯粹是为了玩游戏,那么班主任须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请其关注子女的闲暇生活,适当地为孩子提供户外活动等机会。

第三,对学生家长的干预

帮助成瘾学生摆脱网瘾,需要家校密切配合。对网瘾所带来的危害,学生家长一般都有认识。因此,班主任可和家长制订合作计划,共同规范学生。

如在时间上双方加强沟通,使成瘾学生控制上网时间。在钱财上严格规划,使成瘾学生无钱上网。由此,既可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又能促使他们远离网络。

此外,可吁请执法部门重拳打击社会上的黑网吧,铲除诱使青少年陷入网瘾的温床;吁请网络专家从技术层面进行干预,为学生上网设置保护性措施。

此文来源

《青年班主任的九大问题破解》

《青年班主任的九大问题破解》

卓月琴 著

问题1: 班主任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问题2:班主任怎样摆正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问题3: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刚柔相济”

问题4:班主任怎样应对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问题5:班主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问题6:班主任怎样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问题7:班主任如何与任课教师交往

问题8:班主任怎样纾解心理压力

问题9:班主任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本书是基于“现实问题解决”班主任培训课程的参考读本。编著者基于长期教育实践,梳理出当下青年班主任面临的九大问题。

“现象扫视、问题诊断、理论导引、案例解读、实践检验、学材链接”六大环节为主干,建构培训内容体系,每一部分链接相应的实践案例。全书从表象说到本质、从实践说到理论、从个案说到规律,由此引导读者从中获得启示,学以致用。

推荐理由

班主任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和生命意义的人,是最有可能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卓月琴老师的这本书围绕9大问题为青年班主任成长提供了智力援助和方法支持,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案头书。

——《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周刊》主编褚清源

本书透视现象,剖析问题,总结策略,既呈现了班主任实践与理论的典型范例,又启示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案例撰写的经典范式。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关景双

本书不是提供速成的点子,而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有理论建构、案例铺垫、方法总结,又有后续巩固,是一本针对性强、真正能启发心智的好书,值得青年班主任一读!

——全国知名班主任吴小霞

点赞一:在整体设计上突出了立意。

点赞二:在内容选择上突出了导向。

点赞三:在形式呈现上突出了新颖。

点赞四:在体例安排上突出了体验。

点赞五:在材料提供上突出了情景。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特级教师陈镇虎为本书写序《一本值得点赞和打call的好书》

作者简介

卓月琴,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第三期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初中联盟主持人。从教31年,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育德之星,区优秀德育管理工作者、区学科带头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20多项奖励。

现从事班主任研究,主持市、区级课题15多项,取得相关成果20余项,在市、区级专业刊物发表研究报告、论文30多篇,曾获多项全国学会、市、区级等第奖;出版专著或编著有《班主任视窗:实践与理论同行》、《在剖解问题中前行——青年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版、小学版)》、《德育叙事:班主任专业发展新视角》、《传统文化润心田——中华民俗节日教育小学班级活动案例集》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师月刊》2018年9月进行了人物专访,《教育家》杂志2018年8月报道了卓月琴的从教经历。

大夏精品

围绕九大问题

为青年班主任成长提供智力援助和方法支持

案例典型、视角新颖、方法实用

《青年班主任的九大问题破解》

卓月琴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页面

外……

留言板留言谈谈你遇到的“网瘾少年”

点赞前三的读者获赠此书一本哦!

2019年,欢迎您到邮局订阅《教师月刊》

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淘宝订阅

~更多精彩~

班主任,你要学会“偷懒”啊!

被嫌弃的“虎妈”

丁如许:我们要为学生打造“魅力班会课”

• end •

责任编辑 | 陈凯

审读编辑 | 王京 李永梅 郭雪丽

大夏书系阅读热线:010-82275571

官方网站:www.dxjy.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