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死前的遺願清單,你get了嗎?

最近,李詠和金庸的相繼離世,以及重慶公交車墜江的事件,都讓這個深秋顯得更加悲涼。

人生確實是這樣,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

死亡是人類的句號,是每一個人最終都要經歷的最終難關。

如果臨死前,抱着一種消極向下的態度,大概總會有所遺憾吧。

但倘若可以正確面對死亡,你會發現,人間真的很值得。

遺願清單

The Bucket List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里曼、西恩·海耶斯、比弗莉·託德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兩位主演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里曼,都是美國非常著名的老戲骨級影星。

傑克·尼克爾森,1974年憑藉《最後的細節》獲得第2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1975年憑藉《唐人街》獲得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1976年憑藉《飛越瘋人院》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該片亦獲得最佳影片獎。1984年憑藉《母女情深》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該片亦獲得最佳影片獎。1994年獲得美國電影學會終身成就獎。

而黑人演員摩根·弗里曼,則在1987年憑藉在《黑獄風雲》中的表演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和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的兩項提名。1989年,他憑藉着在《爲戴西小姐開車》中的忠厚誠實、善良勇敢的老司機形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一片又讓他第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2005年,他憑藉《百萬美元寶貝》獲得第77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2010年11月,摩根·弗里曼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光是兩位擁有“終身成就獎”的男演員,就讓觀衆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兩位神級演員的對場戲,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該片講述了兩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機緣巧合之下相識結爲好友。二人決定在餘下的日子裏,完成他們內心所想的“遺願清單”的故事。

黑人汽車修理工卡特·錢伯斯(摩根·弗里曼飾)熱愛生活而且知識淵博。一場可怕的疾病讓他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搬入醫院接受實驗性治療。億萬富翁愛德華·科爾(傑克·尼克爾森飾)是一家醫療機構的CEO,一貫秉承“一間病房兩個牀位,沒有例外”經營理念的他在獲悉自己身患重病之後也不得不與其他人一起共用一間病房。

兩個原本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分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陌生病友住到了一起。雖然身份地位懸殊,但兩人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時日無多。卡特雖非大富大貴,但卻擁有深愛他的妻子和家庭。而愛德華雖然富可敵國且時常都有美女相伴,但卻缺乏家人的關愛。卡特在紙上記錄下自己生命中尚未實現的願望。無意中得悉情況的愛德華決定幫助卡特達成心願,同時也嘗試去擁有屬於自己的清單。

卡特的清單是:幫助陌生人;目睹奇蹟;開一次野馬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

愛德華是完成這份清單的堅實後盾:他提出,錢不是問題。因爲他現在唯一有的東西就是錢。

愛德華將這份清單填上了屬於自己的心願:跳傘、紋身、以及親吻美麗的女孩。

於是,一場屬於兩個病危患者的冒險之旅開始了。

傳說中,當靈魂見到上帝,上帝會問出兩個問題:你在生命中得到過快樂嗎?你可曾在你的生命裏把快樂帶給過別人?

這也就是影片的主旨。

我們窮其一生去探索生命的意義。

那麼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遺願清單》給我們的答案,大概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在生命中得到快樂。

除了自己得到快樂,還要讓別人得到快樂。

在影片的一開始,卡特和愛德華並不是一見如故,反而是互相看不順眼。

第一次在病房裏,愛德華見到卡特後,不開心地問助手湯姆,那他媽是誰啊?

卡特不甘示弱,接着反問,你他媽是誰啊?

而就是這樣兩個老傢伙,在目睹了彼此病痛難捱的時刻、半夜止痛藥效消退後被痛苦折磨得發抖的時刻、化療後一次又一次嘔吐的時刻之後,逐漸走進了彼此的心中。

惺惺相惜,大概就是描述兩人關係最好的詞彙了吧。

但他們的惺惺相惜,並不是像普通人那樣。

他們的感情中,更多的注入了一種對於生命的敬畏。

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到恐懼。

突如其來的死亡倒還好一些,但像這種被醫院告知“還有最多一年的時間”,是最爲恐怖的。

你要掐着自己的時間過,就像在與死神賽跑。

在你生命中浪費的每一秒鐘,在現在看來都是那樣的珍貴。

這種生命消逝的恐懼,如果只有一個人去面對,簡直太殘忍了。

所以卡特和愛德華之間的革命友誼,多了一種在死亡面前互相陪伴的意味。

有了彼此的陪伴,生命的終結似乎也沒有那麼可怕了。

有關生命的道理,影片似乎還講述了另外一個方面。

生命,在於廣度與深度,而不在於長度。

有的人忙忙碌碌了一輩子,努力掙錢,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因每日做着相同的事情而鬱鬱寡歡。

有的人腰纏萬貫,最終卻發現在自己的身邊連一個可以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

實際上,無論貧富,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踏上了通往死亡的道路。

每經歷的一天,都是人生中不可能再重來的一天。

坦然面對生與死,笑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纔不往來人世間走着一遭。

如果知道我將要死了,我也願意去完成屬於自己的遺願清單。

然後坦然面對該來的一切。

至少不會再後悔了,不是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