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計算機博士決定轉戰商業,獲得2000萬美元投資

顧凌雲順利拿到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正在面臨一場新的選擇:是繼續在學術上深造還是到商業界闖一闖?

顧凌雲似乎更偏向於前者,畢竟讀書期間顧凌雲就興趣廣泛,除了自己專攻的計算機專業,還癡迷於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又順帶修了很多MBA課程,畢業前夕成功申請到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方向全額獎學金的博士學位,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

在顧凌雲太太看來,他沒有必要一直在學校裏讀博士、寫論文、做教授,現在的象牙塔很舒服,但他也絕不是甘心一直做學問的人,應該到外面去闖一闖。

顧凌雲決定放棄學位到商業界試一試。顧凌雲畢業後直接進入金融行業,2009年,顧凌雲進入美林證券。兩年後,當時谷歌的CIO道格拉斯邀請顧凌雲加入剛剛成立的ZestFinance,顧凌雲欣然受邀成爲ZestFinance的六號員工。

在ZestFinance三年的時間裏,顧凌雲一手搭建起整個技術模型團隊,完成了對沒有信貸記錄借貸者進行信用評估的模型。除此之外,一家公司從早期到中後期的招聘、PR、股權激勵等每個環節顧凌雲也都已摸透,還曾拿到創辦了PayPal的“硅谷教父”彼得·蒂爾的2000萬美元投資。

當時,大洋彼岸的中國互聯網金融也進入草莽發展階段,一批創業公司湧入這個賽道,像拍拍貸這樣的P2P公司發展紅火。但顧凌雲的態度也很堅決:絕不會回國創業。

2013年底,顧凌雲加入IDG成爲駐站企業家,那段時間,顧凌雲成了中美兩國的空中飛人,每個月會留出近10天的時間飛回國內,和當時在IDG的同事李豐、毛丞宇集中看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項目,並投出了閃銀這樣的案子。

顧凌雲覺得是時候入市場了。並且有了之前在ZestFinance的創業經驗和IDG的投資經驗,顧凌雲更清楚市場的機會和痛點在哪裏。2015年6月,顧凌雲從IDG離開,回國創立冰鑑科技,從投資人轉型爲創業者。

當時曾經IDG的同事李豐和毛丞宇已經各自創立了峯瑞資本和雲啓資本,基金成立初期二人都在尋找靠譜的押注對象來確立行業地位,實現一次“本壘打”,幾人一拍即合,這兩位“戰友”便很自然地成爲顧凌雲的天使投資人。

隨後冰鑑科技宣佈完成峯瑞資本領投,雲啓資本和唯獵資本跟投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目前冰鑑科技的爆款產品線上信用貸解決方案在全國人羣覆蓋率已經達到92%。

目前冰鑑科技團隊規模在100個人左右,近20%是海歸。據顧凌雲介紹,融資之後,冰鑑科技一方面將招攬更多人才,產品上也會對接更多的場景和數據源。

敢於突破舒適區,是創業者要做到第一個決定,無論路上多辛苦,付出就會是值得。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