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爱情豆豆》中,悲情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人生遭际中的宿缘感, 精神追求的飘渺感,爱情历程中的疼痛感这几个方面。《爱情豆豆》具有较强的悲情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人生遭际中的宿缘感,精神追求的飘渺感,爱情历程中的疼痛感。

​导语:

《爱情豆豆》具有较强的悲情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人生遭际中的宿缘感,精神追求的飘渺感,爱情历程中的疼痛感。以许豆豆闯荡北京在求职过程中的爱情遭际为主线,任教于上海某一中学的许豆豆在经历了痛失亲人、初恋失败、遭校长骚扰的遭遇后,逃离了让她伤心的上海,来到从小就向往的北京。

在这里,她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几位姑娘短暂相处,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与初恋男友贾心照不期而遇,与网友蚂蚁的网恋走向现实。许豆豆在两个男孩之间犹豫徘徊并最终选择了蚂蚁, 而蚂蚁在去西藏考察的归途中与豆豆失去联系,再也没回来。

这其中,还穿插了许豆豆对成长经历的回忆,因婚姻不和而与房子一同葬身火海的父母,慈爱善良,而又不幸的曹奶奶一家人,与贾心照美好的初恋。许豆豆美丽、善良、纯洁、坚韧、自尊,从不丧失对生活、对爱情的勇气和热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年轻女性成长的励志读物,其中的爱情是令人疼痛的爱情,而且不惟爱情,整个故事都弥散着令人伤怀的悲情主义色彩。

《爱情豆豆》的本意来说,要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而不颓废的青春,对生活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纯洁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中间的悲情主义色彩,使它更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在《爱情豆豆》中,悲情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人生遭际中的宿缘感, 精神追求的飘渺感,爱情历程中的疼痛感这几个方面。一、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

许豆豆将暂住一屋的室友及来北京前后,与上海有关的人物与经历相联系起来,并以“我”的视角打量身边匆匆的过客。在一开始就是风尘仆仆、在北京地下室寻找住处的许豆豆,紧接着,这间“霉味扑鼻”、只能“从小排风扇页片的缝隙中看到外面天色”的屋子,便陆续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各怀心思、处于恋爱季节的三位姑娘。

对于这个有着千万人口、千年历史、每天都有人不断涌进的都城,她们只是瞬间的过客。许豆豆曾经是上海的过客,在那里留下了许多伤心的记忆。来到北京这个她从小就向往的城市, 在这里,她如愿以偿经历了她渴求的“浪漫的邂逅”,工作上的成功后,又成了北京的过客。

在北京的地下室,还有三个与她短暂同住一屋的姑娘,长发瘦脸的杨雅安目的很简单,来这里看她的胖子男友并顺便了解考研的情况;短发丰胸的小曼是为了“寻梦”,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她的动了真情的网上老公;那位神秘的吊带裙韩娟娟在我们还未看清她的面目时就离奇死去。

而与豆豆相互深爱的蚂蚁忽隐忽现,与豆豆经历了一段甜蜜而浪漫的爱情后,又一去不复返, 而上海的人与事都已成往事。本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无穷的宇宙,人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几个姑娘都只不过是漂泊到此,偶尔相遇又各自散去,继续她们的漂泊。特别是许豆豆,她从来就没有一个安稳的家。

小时侯,她放学回家,发现父母已随家成为一片灰烬,她漂到了好心的曹奶奶家,在大学与贾心照相恋也未能成家或进入他的家,离开她所教的中学时,没有了曹奶奶的家,就更不能算是有家了。 因此,豆豆的漂泊命运和不断地追寻就早已注定。

其实,人本身就处于不断地漂泊与追寻中,尤其是现代社会,人被永恒的追求和无尽的欲望所支配,每一次的追寻都意味着一次身与心的漂泊。

二、人生遭际中的宿缘感

先是许豆豆放学回家后再也找不到家,成了孤儿,虽被好心的曹奶奶收留,但老尼姑二师傅说“豆豆是个祸根”,害了父母又害了曹奶奶的儿子强强。曹奶奶也是命运坎坷,年轻时遭遗弃,一个人拉扯儿女,苦了一辈子,她慈爱而又无奈,无力教养好孩子又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曹奶奶的女儿云云出嫁时,豆豆感觉大喜可不是什么日子,因为曹奶奶说过:“男人很容易变心的”。

这一切都有一种极强的预示性,命运已经注定,人们很难改变些什么。人就只能按着各自的命运轨迹运行,而且后来多已应验。相信缘分,这几乎是始终贯穿着豆豆与每一个人的相遇与分离中。

豆豆与大学同学贾心照可谓真心相爱,但因家庭背景有太大差别而遭到贾心照母亲的反对。这位圆滑老练的母亲不动声色地对他们说:“以后你们能不能走到一起,那就看你们的缘分了。”他们的爱情纯洁而又脆弱,单只是一个母亲的阻挠,用软刀子杀人,便使他们各奔东西。几年后虽又相遇于同一个城市,但终究旧情难续。

那位与豆豆通过橡皮泥戏剧性地得以相见的橡皮泥博士陈果,与豆豆见面后分手时也相信“是我的跑不掉,不是我的,强求不来”,一切“随缘”,于是他们就随了“缘”,之后再也不曾相见。

豆豆与蚂蚁的相识相恋,在千万的网友中,难道不更是因为“有缘”?就连后来住进地下室的王姐,不也相信他们一见如故是“缘”,聚是缘,散是缘,聚散随缘。他们相信命运,相信缘分,他们都没有过多地与命运和缘分抗争,用心去维系因缘而生的感情。而幸福毕竟不是从天而降的,因此,人物的悲剧,情缘的错失,就在所难免了。

三、理想追求的飘渺感

许豆豆离开上海,不仅仅是一种逃离,更多的是为了追寻。她从小失去父母的呵护,相依为命的曹奶奶也撒手而去,与男友贾心照的分手,任教的学校又让她的尊严受到伤害,她感到命运多舛,前途飘渺,无家可归,无情可依,于是她来到从小就向往的北京,开始了漂泊与追寻。

好在现代科技似乎为人们情感的渲泄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方式,许豆豆还在上海时就混迹于网坛,相遇那个虚拟人蚂蚁倒也打发了许多无聊的时光。也许所有的追寻正因此而更加虚无飘渺,心底的渴盼却更加强烈。如与橡皮泥博士陈果的相遇,就是两个寂寞灵魂的游戏。

按照常理,对待这样一块无意中发现的橡皮泥,一般人会一笑弃之,或者根本不会注意到。 如果说注意到这个小圆球并无意中捏碎是出于好奇与巧合,那么深夜里还拨通这个电话并引出一些故事并与橡皮泥博士见面就是有意而为的了。

豆豆的这些作为并不完全的如小说所交待的,是出于一个网络写手、自由撰稿人“渴望弄清这张纸后面的故事”,而在于她确实是很寂寞,一直以来“潜意识渴求一份未知的浪漫的邂逅”。她一直在寻找着什么,工作、友谊、爱情、理想、抑或是一个家?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所有的都是未知的,她也时常处于一种迷惘中。

她渴盼,她追寻,又因为受到伤害而不断地抵制多种诱惑。她要摆脱的东西似乎无处不在,她本想逃离让她触目伤怀的上海和与之相关的往事,可是网络使蚂蚁无处不在,在四处找工作时又与初恋情人巧遇,她多么希望贾心照就是她停靠的“站台”。或许她要追寻的其实就是她想摆脱的。

还有来自成都的小曼,来去匆匆的韩娟娟,相信她们一定都在找寻着什么,但都没有明确的结果。几位飘泊的过客,几个寂寥的灵魂,执着而又缥缈地追寻着,精神渴望有所依托,执着的追寻终究跌落于缥缈的梦中。

四、爱情历程的疼痛感

经常有人说只在乎曾经爱过,而不必真正拥有。其实,这只是无奈的洒脱,像许豆豆,爱过了又爱过,虽甜蜜而又浪漫,却是更加疼痛。先说贾心照,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相爱,都不在乎彼此的家庭出身,纯洁浪漫,但就是这纯洁的爱情,经不住现实的风吹草动。许豆豆为了维护她的自尊,也为了避免给恋人带来更大的伤害,而贾心照也不能不顾及生他养他的母亲的情感,他们因此而失去相伴到老的缘分。

而后来两人邂逅在北京时,蚂蚁已开始走进许豆豆的生活,许豆豆尽管内心还保留着对贾心照的爱,决心留下来。但这时,昨日的纯情已不在,贾心照更加成熟,后悔没有出国,还想相互考验一下对方,这一来,付出了错失再续前缘的代价,美好的初恋到此便完全告一段落。

许豆豆闯荡北京,的确如她所愿,经历了她渴望的浪漫的邂逅,她不仅偶遇了初恋情人贾心照,网上恋人也从网络走到现实中来。许豆豆最终选择了网上恋人蚂蚁,这中间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与考验,蚂蚁无疑是可爱的,他的才气让众多不同网坛的网友倾倒,他果断得有些霸道的爱让许豆豆无法抗拒,他突如其来后又突然离去,虚幻而又真实,善变而又执着,他的魅力撞得许豆豆心痛而甜蜜。

可许豆豆远不是那般果决,她曾经受到伤害,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坏女孩,她在两个男孩之间挣扎徘徊,即使确信自己已经爱上蚂蚁时,仍然在理智中抑制诱惑。她甚至在一种游戏心态中百般考验蚂蚁,对蚂蚁的献身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报复贾心照,是遭受又一次打击后渴求堕落的需要。

漂泊的灵魂急切寻找依赖,却还是固守神圣而又保持变相的自恋,当她下定决心嫁给蚂蚁,给自己一个归宿时,蚂蚁却再也没有回来,尽管她坚信蚂蚁一定在尘世的某个地方,蚂蚁最终停泊在了许豆豆的信念与幻觉中,在心底的呼唤中。

结语:

《爱情豆豆》是一个个现实与记忆片段的组合,这是一场千古不变的爱情故事,人物真实而又模糊,鲜活而又虚幻,青春流浪主题也正好符合了现代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及对成功与爱情的遐想与渴盼。网络是人物工作、生活、情感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爱情感伤而又浪漫,打动人心但并不猛烈撞击。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悲情主义色彩,无奈、迷茫、失望与痛苦,但又不令人坠入绝望,毕竟人世间还有令人回味的真挚的爱情和友情,还有超越亲情的情感,她们虽无法左右缘分与命运,但她们仍在不断地追寻更美好的生活,而不幸的命运与遭际也没有让人丧失善良的本性。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