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逝者孝感醫生黃文軍:曾寫請戰書“豈因禍福避趨之”)

得知孝感關閉離城通道的消息,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文軍寫下請戰書,要求去隔離病房工作。

當時醫院防護物資嚴重不足,黃文軍不穿防護服,不斷診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據醫院數據顯示,1月23日,呼吸內科門診量351人次,黃文軍看診109人;1月25日,呼吸內科門診量151人,黃文軍看診66人。

三天後,1月27日,黃文軍不幸發病。2月23日,與病毒搏鬥近一個月後,黃文軍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

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三病區主任謝志斌說,黃文軍從醫19年,救治過的病人數不勝數,但這次,他卻沒有能挺過來:“他救下那麼多人,卻救不了自己。”

寫下請戰書共赴國難

1月24日,湖北省孝感市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並關閉離城通道。當天晚上,黃文軍就寫下了請戰書,他給科主任發了一條信息,寫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聽從組織安排。”

黃文軍的請戰書截圖。 受訪者供圖

疫情暴發後,孝感市中心醫院內,呼吸內科與重症醫學科、發熱門診滿是病人。黃文軍不僅要在呼吸內科以及重症醫學科兩個科室接診,還要參與查房及會診。

黃文軍的同事介紹,疫情發生早期,大家對新冠病毒認識有限,醫院的防護物資也嚴重不足。黃文軍只是戴着口罩,不穿防護服,在病房內不斷接觸新冠疑似病例。黃文軍的妻子此前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黃文軍上班後“兩點一線”,不是在家裏睡覺,就是去醫院上班,60%的時間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黃文軍和同事們給病人會診。 受訪者供圖

1月26日,按照出診計劃,黃文軍到雲夢縣等地巡診,一直忙到凌晨。1月27日零時30分,他纔回到家中,感到身體不適,出現了發熱等症狀。短暫休息後,當天上午,他回到醫院做了肺部CT檢查,結果是“雙肺感染”。之後,他回到家中隔離治療。

1月29日下午,被檢測爲核酸病毒陽性後,黃文軍接受住院治療。1月30日凌晨兩點,他因爲症狀加重,進入ICU搶救。

當天,醫院便組織專家多次會診,爲他制定了個性化的中醫救治方案。此後,救治團隊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多次遠程會診,決定給黃文軍上ECMO。

2月3日,黃文軍病情危重,醫生決定插管搶救。沒想到,虛弱的黃文軍卻寫下了一句:“不插管,我還好。”

謝志斌認爲,黃文軍擔心插管過程中,大量帶着病毒的氣溶膠有可能造成更多人感染,爲了大家的安全,他才拒絕插管:“這行字,讓我們淚目。”

2月19日,黃文軍病情又一次加重,出現呼吸功能障礙、缺血缺氧性腦病,多器官功能衰竭。2月23日19時30分,黃文軍搶救無效去世。

黃文軍同事發的悼念朋友圈。 受訪者供圖

上學時是出名熱心腸

2001年6月,黃文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部臨牀醫學系。他去世後,武漢大學官方微博亦發文悼念。

黃文軍的武大校友李華(化名)回憶,黃文軍愛玩愛笑,研究起學問又很認真,不修邊幅的外表下是藏不住的熱情和耐心。

“不在乎形象,人看起來很和氣,語速很快”,是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和大家聊天的時候,笑聲最大最爽朗的,總是那個戴着眼鏡的黃文軍,“他是大家的開心果。”黃文軍不喜裝扮,衣服只求乾淨,一件短袖能穿很久,從不貪新。

上學期間,黃文軍就是出名的熱心腸,幫着打水,搬書都是常事,誰有事請他幫忙,黃文軍也從不拒絕。

李華說,黃文軍從大學起,就很喜歡踢足球,每次比賽總是全力以赴,下了場喜歡先給隊友們拿水喝。

總是跟着病人時間走

雖然黃文軍已經去世,但孝感市中心醫院門診專家牌上,還留着他的介紹。

黃文軍在孝感市中心醫院工作了19年,2012年被聘爲副主任醫師,醫院官網顯示,他擅長氣胸、胸腔積液、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的診治。

醫院同事回憶,黃文軍對病患的疑問總是耐心解答,從來不會急躁。遇到抱怨和不理解,他也總是笑着。成了呼吸科專家後,黃文軍仍是勤勤懇懇巡診,絲毫沒有架子:“他的時間都是跟着病人的時間走,休息的時間很少。他還利用休息時間,給很多老人看病。”

有個孕婦得了急性支氣管炎住院,不敢喫藥不敢打針。黃文軍耐心地向她解釋,並親自給她配藥。最終,孕婦接受了治療,並且逐步康復。

醫院發出訃告之後,有患者在微博中發出黃文軍給她看病的病歷,並配文:“2年前曾連續2天輸液高燒不退,是黃文軍醫生僅用7元一支的藥給了我奇效,終身銘記!”

業餘時光,黃文軍喜歡喝咖啡曬太陽、看喜劇電影,擼貓。他在朋友圈裏寫道:“暖陽,黃葉,落寂人,相看兩不厭。”

黃文軍生前給青年醫生上課。 受訪者供圖

孝感市中心醫院官網上至今還留着黃文軍寫在2006年8月23日的一篇日記:“今天的天氣好極,陽光燦爛的。從家裏出來,就像裹進了一股接一股的熱浪裏,人在裏頭奮力地遊動着,就像一條離水的魚,身上的汗不知從哪個角落裏冒了出來,流成了線。街上人來人往,神情中也少了幾分從容,多了幾分匆匆。廣播裏頭又在說稻飛蝨成災的消息,前天開始就陸續有幾個因爲打農藥而中毒的患者來院治療,看來,今天註定就不會是平凡的一天。”

當天的日記中,他從7點多就開始整理病人化驗單,查牀,覈實檢查記錄,忙個不停。日記的最後,他寫道:“忙總是相似的,不忙是偶爾的。”

韓佳鵬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