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新加坡的餐飲界,有一位頗具傳奇性的餐飲老闆,他在不惑之年才投身餐飲事業,如今已是知天命的他,已經是10家餐廳的老闆,並且月入500萬,你能想象的到,在外人眼裏的成功人士,曾經竟然是一名古惑仔嗎?

離開黑幫的他拿起鍋鏟,帶着出獄者們創立了超人氣餐廳

司徒保華是新加坡一家著名餐廳——18廚的老闆。說起司徒保華在新加坡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不過他並不是因爲餐廳做得好而被人所熟知的。而是因爲他做過黑幫大哥,掄過砍刀,吸過毒,坐牢10年。

然而即使如此他依舊改過自新,踏踏實實,安心開起了餐廳,並且越做越大。正是這份180度的身份轉換,正是他坎坷的人生經歷,最後浪子回頭的人生使得他在新加坡如此出名。而且最後還獲得了新加坡總理(新加坡政府最高元首)所授予的勳章。

生於鴉片世家

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的。司徒保華的父親是開鴉片館的,這樣的家世背景也爲他之後的走上黑道埋下了伏筆。司徒保華從小接觸這些毒品,耳濡目染,在他17歲那年未能倖免,吸了一口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那之後他便輟學開啓了收保護費的生涯前後進出十幾次監獄。不過事情後來出現了轉機,據司徒保華回憶,在最後一次入獄的時候,母親給他做了他最愛喫的煲仔飯。

那時母親邊看着他喫飯邊流眼淚,還沒喫幾口警察就當着他母親的面把他抓走,就在那時,司徒保華看到了母親的眼神,流露出那種欲哭無淚的失望,就是這個眼神改變了他人生後來的軌跡。也是從那一刻司徒突然意識到,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司徒保華的成長之路

1995年,33歲的司徒保華從牢裏保釋出來,重新進入社會,他感到從未有過的開心,他發誓要好好的、堂堂正正做人。

之後司徒保華開始去各個公司面試,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不過,面試了6家企業,結果均因爲他有過前科而拒絕他,他覺得既然上班的這條路行不通,那就乾脆自己創業。

於是,他借錢買電動車,開始送快遞,並開起了物流公司,前7年的生意都還不錯,後期卻遭遇了瓶頸。第一次創業算是失敗了。後來,在一次去土耳其做自願者的經歷給他帶來了靈感。

1999 年,土耳其發生大地震,司徒保華跑去當志願者,給新加坡救援隊的醫生護士做飯喫。那一次的經歷,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烹飪天賦——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式的烹飪訓練,也沒有在餐飲行業工作過,但他能夠將自己嘗過的每一道菜的味道幾近完美地複製出來。回到新加坡不久,司徒保華興奮地跟合作伙伴一起籌備起中餐館。

他給自己買了廚師服,定下了十道特色菜,設計出菜單,還將自己的名字打印在菜單上,標記爲“總廚”。他還心心念念着自己當初的想法,打算聘請刑滿獲釋的人們來餐廳當員工。

不過,第一開餐廳卻失敗了,在這期間有人盜了保險箱,有人偷了餐廳的錢,有人把餐廳硬件搬到自己家裏,最終因爲沒有有效的管理方法,導致此次開店失敗。

司徒保華的成功

司徒保華依舊沒有放棄。在2007年的司徒聽說遠在異國他鄉的英國明星廚師傑米·奧利弗創辦了慈善餐廳“15”,專門給失足邊緣青年提供職業培訓讓他們有機會進入餐飲行業,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司徒保華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經驗,於是他一個人悄悄的跑到了英國,自己掏機票,自己掏食宿,因爲年紀太大,經過軟磨硬泡,傑米才勉強留下他當起了服務生。

在“15”的親身經歷讓他對餐廳管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堅定了他的夢想。於是次年他開始第二次開餐廳。併爲其命名18廚。18是司徒保華曾經待過的幫派名稱。

這一次司徒保華依舊啓用了有前科的人士作爲服務員。不過司徒保華充分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每個周,每個月通過個人品行及工作態度考覈制度來刪選員工,同時降低有前科人員比例至40%左右。

司徒保華表示,啓用有前科人員一方面是因爲想給他們一個機會。另一方面,因爲大家普遍會對這類型人羣戴有色眼鏡去看,所以這部分人羣的穩定性更高,性價比也更好。

同時司徒保華通過以穆斯林顧客爲切入點,以此爲基點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到2012年的時候,司徒的18廚已經有了10家分店,餐廳每月盈利都在500萬元左右。“十八廚”現在名聲在外,每天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客人,一年就能實現超過千萬美元的盈利。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開店、開公司的人。但這個世界缺少像司徒保華這樣的企業家。正是這樣能夠給社會帶來進步意義的舉措,才能促進這個社會不斷前行,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新加坡總理所受勳章就是對這一舉措最好的標榜。

-END-

來源:名廚之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