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王安石就说“中原一败势难回”。杜牧的是《题乌江亭》,王安石的是《叠题乌江亭》,都以乌江亭,以项羽为题材来写。

吹哨人李文亮有一句名言广为传颂:“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其实呢,这是一个常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都是看庐山,因为视角不同,庐山也必然不同。

不光是看景物如此,看人物也是如此。今天就以三首评价西楚霸王项羽的古诗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同的是“生”与“死”,相同的则是“人杰”与“鬼雄”。这里的“当”不能简单理解为“应当”,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追求,“亦”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仍然”,这个“亦”是典型的不忘初心。

当我们抓住了这两句诗的精髓之后,项羽的英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但是,英雄成为英雄,不是喊个口号,表个决心就能会被当成英雄,而需要有实际行动。

项羽的实际行动是什么呢?就是“不肯过江东”。抛开“生”与“死”的选择,而把“作人杰”和“为鬼雄”放在了首位。这也是李清照“至今思项羽”的最充足的理由。诗句中的“思”不可以理解为单纯的怀念,而要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一种思慕之心,一种景仰之情。

李清照的这首诗,有女性的视角,站在女性的视角去看男性的英雄。也有亡国者的视角,是在尝尽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以后,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对统治者苟安的嘲讽,也是对时代英雄的渴慕,更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清照对项羽的仰慕,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不肯过江东”。但杜牧的观点却与此相反,不认为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是正确的选择,反而认为“包羞忍耻”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因为“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所以应当胜不骄,败不馁,要厚着脸皮,鼓足勇气重新来过。

除了“包羞忍耻”这个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利好,那就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如果有了这些才俊的支持,那么,就可能有“卷土重来”的一天。到此,诗歌的潜台词已经再明显不过了,项羽为什么要自杀呢?为了面子自杀,显然非常不值得呀。既有惋惜,又有责备。

一方面,历史不能假设,已经发生,就没有后悔药,不能宕机重来。另一方面,我们又时常会假设历史可以重新来过,因为这样的假设,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杜牧这个假设,是诗人的视角,是浪漫的视角,这个翻案文章做得好,有理有据。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杜牧的是《题乌江亭》,王安石的是《叠题乌江亭》,都以乌江亭,以项羽为题材来写。但是,两首诗截然不同。一个“叠”字值得品味,如果单纯是别人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意义不大,不必像某些讲话或者宣传一样,不断“重申”,文学如果没有新意,就被读者当成垃圾扔掉。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这是在谈论一个事实,经年累月的持续征战,将士们不但身体疲惫,而且精神也低落,所以“中原一败势难回”,战争非常讲究“势”的问题,一旦失势,再想扳回来那是难上加难。

除了这个基本的事实,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当民心失去了,光是有人在,是远远不够的。

王安石的这首诗,处处与杜牧的诗对着干。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王安石就说“中原一败势难回”。杜牧说“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就说“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的视角,和杜牧的视角大不同,不再是诗人的视角,而是政治家的视角,从政治家的视角来评价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上就一个,就是楚汉战争兵败而自刎于乌江的那一个,但在这三首诗中,对项羽的评价各个不同。每一首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没有哪一个是所谓的标准的正确的答案。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尝试着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不能人云亦云。即使是自己一个人看同一个人物,也应该努力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而不能只有一种既定的视角,不能屁股决定了脑袋,而要脑袋领导眼睛,看出真问题,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真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