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子嗣众多,他一共生有三十五个儿子,即使除掉早夭的十一个,中途死掉的四个,也还有二十个。因此,康熙时期,皇子们争夺皇位的现象十分严重,有大阿哥胤禔(tí)、二阿哥胤礽(réng),三阿哥胤祉(zhǐ)、四阿哥胤禛(即雍正,禛读zhēn)、八阿哥胤禩(sì)、九阿哥胤禟(táng)、十阿哥胤祥䄉(é)、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禔(tí)九个人参与,俗称“九子夺嫡”。

最终胜出者,我们都知道,他就是胤禛。

但这却令人非常奇怪。因为论嫡庶,胤禛不如允礽(嫡长子);论长幼,他不如胤禔(大阿哥);论才华,他不如胤祉;论名声,他不如胤禩。那么,胤禛到底凭借什么赢得了康熙皇帝的欢心,到以继承皇位呢?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胤禛的“三大法宝”。

法宝一:仁爱孝悌。

康熙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后,派大阿哥胤禔去看守。

可是呢?胤禔巴不得将胤礽置于死地。

当胤礽对他说:“父皇说我性格乖张暴力也好,说我穷奢极欲也罢,但我却始终没有弑君杀父之心,麻烦你把这点告诉父皇。”胤禔却说:“父皇有令,你说的什么话他都不想听,你就省了这颗心吧!”

这个时候,四皇子胤禛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大哥!你不禀告父皇,我去禀告,总不能见死不救吧!”结果深得康熙宽慰。

第二法宝:低调做人,高端做事。

在九位皇子中,胤禛是最消极的那一个,他好像把自己完全置身度外,如去参禅拜佛,吟诗作赋,而其他八位皇子却争个你死我活,毫无兄弟可言。如胤禩到处拉拢大臣,收买人心。

当时康熙废掉胤礽后,公开让大臣举荐太子。结果胤禩的票数最多,(胤禛票数很少)带头的还是大学士马齐、康熙丈人佟国庆维、大臣王鸿绪等人。

康熙龙颜大怒,说道:“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说完,就下旨将胤禩查办。

没错,康熙反悔了,他那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胤禩在朝中到底有多大势力。

康熙雄才大略,一世英名,岂能容忍别人威望和名声盖过自己?

这一次,胤禛又胜出。

法宝三:冷面无情,大公无私。

正如电视剧《雍正王朝》演的那样,胤禛见谁都摆一脸无情,和谁也不亲近(胤祥除外)。

顺治皇帝(康熙父亲)去世后,丧事办的很随便。康熙得知后,就下令让胤禛查办。胤禛接旨后,立即查到了是马良、马齐、马进泰、满笃等人的责任,毫不留情,给了他们处分。这种处理令康熙十分满意。

那么,大家认为胤禛最终胜出的原因还有哪些呢?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和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