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的陨落

庞统影视形象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这一句评价让我们得知,不仅仅是诸葛亮,“凤雏先生”庞统同样是不世之才,也可以辅佐刘备一统天下。但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竟然在战场上死于非命?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凤雏的陨落?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凤雏先生庞统的悲剧。

庞统影视形象

先简单介绍一下庞统。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先生”,汉时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庞统是当时的荆襄地区的名士,后来来到刘备的军中,成为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要谋士。庞统主要的功劳是帮助刘备攻取西川,但是建安十九年(214年),庞统在围攻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的时候,被流矢射中,不幸阵亡。

庞统影视形象

对于庞统的死,直接原因是围攻雒城的战斗,但是间接原因有很多,设想庞统与诸葛亮齐名,难道真的智商低到去冒生命危险吗?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我们总结如下:

刘备影视形象

第一,刘备对庞统的区别对待。我们知道,卧龙与凤雏在当时是齐名的,换言之,卧龙与凤雏的水平差不多,但是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刘备对待诸葛亮,不论是《三国演义》中形象描写的“三顾茅庐”,还是《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记载的刘备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都能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是极度的尊敬,无比的推崇。但是刘备对待庞统呢?庞统第一次来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明知庞统是“凤雏先生”,但是看着庞统相貌丑陋,就让他去做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好在庞统凭借一次出色的工作能力展示,才博得了刘备的青睐,得以与诸葛亮并肩,但是这一次的区别对待,在庞统的心目中肯定是留下心理阴影的。庞统也是一代名士,遭到这样的羞辱,一定是刻骨铭心的,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庞统自然也会有心理负担,毕竟刘备曾经对他不好。

诸葛亮影视形象

第二,来自诸葛亮的压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自然时时处处都要与诸葛亮做个对比,不论是庞统小心眼也好,诸葛亮小心眼也罢,周围的人自然是会有心无心的拿他们比较一下。诸葛亮容貌甚伟,智谋过人,并且比庞统来得早,又深得刘备的信赖,庞统又黑又矮,来得也晚,还曾经被刘备蔑视过,二者一比较,自然高下立见。为了抵抗这种压力,庞统必须努力工作超越诸葛亮,让刘备认识到庞统的重要性,让刘备体会到,能够帮他完成志向的,不仅仅是诸葛亮。所以,庞统在第一次见刘备的时候,没有说他是诸葛亮引荐的,这说明庞统是想靠自己的实力说话,而不是靠诸葛亮的“引荐”,这就可以解释在后来,即便诸葛亮说天象不适宜夺西川,即便他自己也知道夺西川很困难,庞统依旧坚持要夺西川。但是,如果诸葛亮完不成的任务,庞统完成了,那是怎样的一个功劳?那会让刘备认识到庞统的优秀!再加上庞统所秉持的“事在人为”的侥幸心理,这西川,必须要去夺!

庞统三国杀形象

不仅是无形的压力,诸葛亮也会给庞统施加有形的压力。在庞统随刘备入川的时候,诸葛亮反对庞统夺取西川的计划,并且事后还写信去告诫庞统,说“天象不适宜夺取西川”。如果说诸葛亮是想劝阻庞统,但实际上却起到了反作用,因为庞统看见这封信,一定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我偏偏要你看看,你做不到的,我同样可以做到!”

庞统影视形象

第三,庞统自身的缺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何况庞统。我想说,庞统自身的缺陷也是导致庞统陨落的重要原因。在外观上庞统形象不好,又黑又矮,这让刘备这样的“伯乐”都一时走了眼。外观上的缺陷导致庞统有了一个急功近利、展示自己的迫切心理。在刘备区别对待的心理阴影、诸葛亮的对比压力双重影响之下,庞统急功近利的心态更加不稳定。庞统本身的急切心理,导致了他急于求成,甚至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身先士卒的冲到攻城军队当中,这才不幸被守城的乱箭射中,殒命沙场。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庞统是在落凤坡被西川大都督张任的埋伏乱箭射死,与史实记载有出入,但是导致庞统死于非命的真正原因是一致的,大体逃不出前述三个方面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庞统一世奇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幸死在刘备统一天下的途中,这是刘备集团的重大损失,刘备建国称帝以后,一个卧龙诸葛亮就有如此的杰出才能,如果与他齐名的凤雏庞统还活着,蜀汉的局面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我们难以想象,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卧龙凤雏通力合作,一定比诸葛亮“独力难支”的局面更好。

对于庞统的陨落,你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呢?欢迎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