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1月29日電 題:寧夏:非遺進校園 “00後”愛上皮影戲

作者於翔 李佩珊

當美輪美奐的燈光開啓,伴隨着歡快的歌聲,一幅不到兩平米幕布上,一個個“影子”跳躍。幾根木棍、一張牛皮,幕後的孩子們用靈動的手指演活了皮影。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皮影戲,在寧夏銀川市豐登回民中學重新煥發了生機,更迎來了一批新的追捧者——他們個個都是“00後”。

對於豐登回中的師生而言,製作皮影和表演皮影戲,已不再是簡單的文化傳承,而是對皮影的全新創作。

皮影老師吳鎧馨與學生共同配合進行皮影戲表演。 李佩珊 攝

“皮影有故事、有人物、有情節,既能鍛鍊動手能力,還能增加合作互動,孩子們非常喜歡,現在皮影文化已經成爲學校的一大亮點。”皮影教師吳鎧馨告訴記者,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皮影傳統文化,他們對皮影進行了改良,表演上也加入了全新的現代元素。小王子、黑貓警長、光頭強……這些海內外的現代卡通人物形象的故事,如今也被搬上了皮影戲的舞臺,活靈活現的皮影表演,讓皮影與學生的距離不斷拉近。

“以前看過的皮影戲表演都是單一的戲曲加純色的皮影人物,我的興趣不大。上學期加入皮影戲社團才知道皮影的呈現方式有這麼多。”初一學生李瑞告訴記者,加入皮影戲社團,顛覆了他對傳統皮影戲的認知,也讓他和同學們成了皮影戲的“發燒友”。

一週兩次的皮影社團活動,成爲了李瑞和同學們最好的課餘放鬆。從劇本撰寫、皮影製作,再到完整的舞臺演出,吳鎧馨和學生共同創造。“牛皮太難找,價格也高,爲了便於孩子們多訓練,我們先後嘗試了使用蠟光紙、卡紙製作皮影,不是太軟就是難以上色,效果都不好。”吳鎧馨回憶道,“最後在寧夏科技館的幫助下,我們開始用塑料片製作,一下解決了所有的難題。”現如今,在皮影活動教室內,上百件師生親手製作的皮影人物,已成了最靚麗的風景線。

學生配合進行皮影戲表演。 李佩珊 攝

“平衡杆是整個人物的重心,四肢的靈動靠的是操作杆的配合聯動,你們一定要加強配合。”課堂上,吳鎧馨老師不停地強調要點。皮影戲表演生動有趣,背後的訓練卻十分枯燥無味。“爲了一個轉身的動作,我和搭檔有時要訓練三四個小時,所有的動作都是這樣摳出來的。”學生李瑞告訴記者,“但每次表演都能得到最熱烈的掌聲,我很開心。”

今年,豐登回中創作的禁毒皮影戲獲得寧夏第六屆中小學藝術展演比賽一等獎和寧夏中學生精度才藝大賽一等獎。“寓教於樂的皮影戲課程,讓孩子們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吳鎧馨說。

“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師、寧夏非遺傳承人趙增濤是特邀教師,經常來學校指導孩子們製作和表演皮影。孩子們都很喜歡和老人一起表演皮影,傳統文化不再是後繼乏人了。今後,我們還將把皮影作爲溝通古今、連接中外的橋樑,加入英語等元素,讓皮影戲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豐登回民中學校長史永進告訴記者。(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