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很多90后“白衣战士”走上一线,勇担使命,甘于贡献,在应对挑战中迅速成长,鹤庆县疾控中心卫生检验工作者赵航池,就是其中的一员,赵航池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咽拭子采样和送检,特殊的岗位,让他成为鹤庆抗“疫”期间离可疑病毒最近的人。1月23日,赵航池接到通知,由他牵头负责鹤庆县新冠肺炎病毒样本采样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很多90后“白衣战士”走上一线,勇担使命,甘于贡献,在应对挑战中迅速成长,鹤庆县疾控中心卫生检验工作者赵航池,就是其中的一员,赵航池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咽拭子采样和送检,特殊的岗位,让他成为鹤庆抗“疫”期间离可疑病毒最近的人。

1月23日,赵航池接到通知,由他牵头负责鹤庆县新冠肺炎病毒样本采样工作。30岁的赵航池告诉记者:2003年“非典”时期,大家都在保护90后,17年后的今天,换我们来保护大家了。他的话让记者感受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

疫情防控最辛苦的环节是流行病学调查,但最危险的环节是采样。采样员要与可疑病例面对面接触,从咽部和鼻腔采集分泌物,然后再将病毒标本严密封装,安全无误运送至上级疾控中心。

由于鹤庆县省外返工人员数量增多,采样员每一次都得穿着厚实的二级防护设备,隔离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口罩、防护鞋、鞋套、带三层手套,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被感染。

赵航池右手曾因受伤,肌腱断了四根,还没有完全恢复。在疫情期间,在防护手套好几个小时的紧绷下,无名指和小指就疼痛得更厉害。1米85的大高个,加上100公斤的体重,让他多面临的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合身的防护服,在防护服内只穿一件紧身的短袖,在防护服有限的情况下,他穿起防护服就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不注意就会弄坏防护服,也不敢随意蹲下身子,确保防护服不会被崩裂。复工复产后,工作量的加大,常常需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但要保持意识清醒,不能虚脱,而且还必须保证采样的质量,这对身体和意志力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每次采集到的标本,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送检,赵航池几乎都是刚采集完标本,就和司机驱车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实验室,不论白天还是深夜,直到样品完好交接为止。然而,战斗仍在继续,还得尽快返回,准备着下一个任务。持续的高强度、高风险工作,让他不敢和家人、女友见面。

鹤庆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 赵航池

说实话我觉得有些愧疚,1月23日以来,虽然一在大理往返跑了三四十天,但却一天也没去看过女朋友,等疫情结束,最想去看一下她是否都安好,因为她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疾控人虽然没有像临床医生一样救治病人,但是他们奔走于全县的大街小巷、村庄,排查、隔离管理每一个可能的传染源,守护着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他们的职责不是抢救感染的病人,但他们让更多的人避免感染。

截止3月16日,鹤庆县共采集了1066份新冠肺炎病毒样本检测。疾控人,将一如既往,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为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而积极努力。

鹤庆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 赵航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坚持在防疫一线,守护着全县人民的健康,说实话这个过程确实很苦,但作为一名90后的疾控人,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需要在危难时刻主动担当、扛起责任,这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初心和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