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瑞龙说,此次向大理州博物馆捐赠了“甲马”、“财神”两块寓意非常好的甲马雕版,目的是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大理白族甲马文化, 能够把这项老技艺传承下去。仪式上,大理白族甲马纸非遗传承人张瑞龙向州博物馆捐赠甲马雕板两块。

今天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

大理州博物馆正常开放

昨天一大早

大理州博物馆收到两件“宝贝”

随后一群市民又从博物馆带走一堆宝贝

这宝贝究竟是啥?

5月17日上午10点,大理州博物馆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张瑞龙向博物馆捐赠甲马雕板仪式在大理州博物馆举行。仪式上,大理白族甲马纸非遗传承人张瑞龙向州博物馆捐赠甲马雕板两块。

什么是甲马?

甲马又名纸马或甲马纸,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用于民间祈福消灾祭祀活动的木刻版画,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白族甲马最具特色,又称为“纸符”,是一门“活”着的艺术,是一项极其珍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大理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瑞龙说,此次向大理州博物馆捐赠了“甲马”、“财神”两块寓意非常好的甲马雕版,目的是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大理白族甲马文化, 能够把这项老技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像博物馆内很多精致的展品,只能看不能摸,而甲马可以将部分展品简化后进行印刷,大家便可以体验制作自己喜欢的甲马纸。“就像大鹏金翅鸟,我们进行简化制作成甲马雕版,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印刷后带走,图的是一种喜欢,一种好的寓意。后期会多准备一些雕版,供到馆的市民游客亲自体验制作甲马。”

活动现场

张瑞龙还带了80余块甲马雕版

供市民体验甲马制作

大家在张瑞龙的指导下

印制自己喜欢的图样

‍李卓安是下关七小六年级的学生,一早和爷爷一起来参与仪式并体验甲马印制。“我最早接触甲马是在非遗博物馆的一次活动中,这次还能在州博物馆体验到非常开心。甲马传承了雕刻的技艺,刻的都是一些非常吉祥的图像,今天我自己印制了很多张喜欢的样式,准备带回家收藏。” ‍

一边是体验制作甲马忙

另一边

印有甲马的画册、相框、杯子、T恤等艺术品

更让人眼前一亮

张瑞龙

作为省级白族甲马艺术传承人的张瑞龙,家住大理市喜洲镇上关村龙首关遗址旁,从祖辈开始就传承着甲马的制作技艺,祖父张学载、父亲张宗润都是有名的甲马制作艺人,传至张瑞龙这一辈,已经是白族甲马作坊“易顺祥”老字号的第六代传承人。

目前,张瑞龙制作、收藏和保存的甲马刻板多达800余块,涵盖了白族民间宗教信仰的大部分内容,其种类数量之多,手工印制之精美,在大理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可谓首屈一指。

记者:李玲

责编:王涛 邢雅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