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縣抓好2.3萬畝的省級農業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發展茶葉、中藥材、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推進“三品一標”建設,延長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整合全縣農業生產銷售資源,植入天台山養生文化底蘊,培育一批國家和省級農產品知名品牌,打造區域性農業品牌。在唐詩之路的終點,推進雲端·唐詩小鎮建設,高標準建設宗教文化體驗、詩路觀光旅遊、山地農業休閒和生態涵養保護等四大區塊,着力創建省級唐詩主題旅遊風情小鎮。

2019-04-23 11:34 | 天台新聞網 | 天台報和合採訪組

神山秀水新崛起——看天台如何發力大花園建設

未來已來,天台逐夢前行。

治水護綠,亮出生態底色。爲扮靚家園,始豐街道安科新村支部的黨員志願者常態化開展活動,就連春節期間也不歇氣。從以前的“髒亂差”到現在的“潔淨美”,村民們人人爭當園丁。僅僅幾年間的努力,這個小村子就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中實現了綠色蛻變。

神山秀水間,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城一風光。在綠色中崛起,天台人充滿自信,踏着新時代的腳步鏗鏘前行。

三大戰役

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

廚房裏剩餘的泔水多,最易堵塞下水道,但石樑鎮的農家樂經營戶卻無此憂慮。去年12月,該鎮成爲台州市首個“污水零直排”鄉鎮。

在“太白酒樓” 農家樂,經營戶金成東說祕密就在水槽底下。——他家新安裝了油污分離器,還建了三格式隔油池,沉澱物被過濾後,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出的污水經人工溼地再次處理。

污水解決了,那雨水呢?記者在鎮區入口處的景觀瀑布中找到答案。原來,屋頂、街面的雨水被統一納入雨水管網,依地勢流到一個大水池中,從而形成極具特色的“石樑飛瀑”景觀。該鎮有關領導介紹道,“在治污的同時,我們堅持同步建景,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充分利用雨水回收利用技術,推進鎮區生態污水處理站建設,將再生水用於鎮區綠化灌溉。”

打好“碧水”保衛戰,是天台大花園建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作爲目前全省僅有的三個獲得“大禹鼎銀鼎”的縣之一,我縣在治水上頻頻出招,全力擦亮水生態金字招牌。

與此同時,我縣打好“藍天”保衛戰,空氣質量優良率95%是近期要達到的一個硬指標;打好“清廢淨土”攻堅戰,力求在生活垃圾分類、利用以及“肥藥雙控”等方面有新作爲。目前,我縣加大對重點領域污染的防治,全域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強化紅線管控、全程監管。

一條詩路

佈局旅遊統籌一盤棋

在天台山和合小鎮,有一處詩意盎然的所在。這個名喚唐詩之路文化體驗中心的研學基地,推出的唐詩文化講座、唐詩流韻雅集、唐詩書畫創作等課目,吸引了一批批學生、遊客前來體驗。

往事越千年,大唐盛世爲天台山帶來的1300多篇詩作,被鎔鑄成“浙東唐詩之路”,化爲了浙江珍貴的文化財富。將唐詩之路“物化、活化、昇華”,天台不遺餘力。

我縣以唐詩之路爲主線,串聯山水、人文,恢復歷史格局,推進從單一景區(點)管理和建設向綜合旅遊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將景點平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從景點景區拓展到全域。

我縣主動對接全省大花園建設,建設“唐詩元素大花園”,初步形成“一廊一館兩重點三小鎮”格局。在唐詩之路的終點,推進雲端·唐詩小鎮建設,高標準建設宗教文化體驗、詩路觀光旅遊、山地農業休閒和生態涵養保護等四大區塊,着力創建省級唐詩主題旅遊風情小鎮。

我縣挖掘保護傳統街區和非遺文化,做好“活化”文章。赭溪是天台山文脈底蘊深厚的一條“城內河”,我縣推進赭溪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加強古民居、古建築保護、更新和整治,重塑古城牆文化,通過名人展廳、小品雕塑、現場演繹等多種形式,展示石雕、木雕等工藝文化和抬閣、舞龍等民俗文化,以及行僧學算術、寒山題詩等文化名人事蹟。目前,赭溪徵遷已完成兩期。

三大產業

培育綠色經濟新動能

天剛矇矇亮,“中農批”綠色農產品物流園就已一片喧鬧。各種滿載農副產品的車輛進進出出,繁忙又有序。這個總投資15個億的項目,是“天台大農場”的重要平臺。

去年,我縣啓動了爲期三年的大農場建設,全縣域統籌提升農業質量、保險、品牌和營銷,推動農業產業振興。我縣的打造目標,直指“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示範基地”。

農業是我縣的優勢。我縣抓好2.3萬畝的省級農業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發展茶葉、中藥材、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推進“三品一標”建設,延長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整合全縣農業生產銷售資源,植入天台山養生文化底蘊,培育一批國家和省級農產品知名品牌,打造區域性農業品牌。

如果說生態農業是天台發展的新引擎,那綠色工業則是發展的新優勢。我縣推動製造業高新化轉型,鼓勵企業建設智能化車間,推進技術創新化,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去年,全縣規上工業“畝均效益”居全省縣市第七。

走進奧銳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廠區,車間內見不到多少工人,近年該企業加強校企合作,借力“機器換人”,生產實現智能化,效益大幅遞增。公司總經理褚定軍告訴記者,新的一年新增多個客戶,訂單很足,生產形勢很好。

與此同時,我縣將幸福產業作爲新業態,推進健康、文化、體育等產業發展。在我縣“五年計劃”中,健康產業總產出被標在200億元的尺度上。

打造生態農業新引擎,塑造綠色工業新優勢,培育幸福產業新業態。我縣有關領導表示,把綠色產業作爲天台打開“兩山”通道的“金鑰匙”,堅決守住產業環境底線,築牢“大花園”建設的經濟根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