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一任大力神杯得主浮出水面,這個夏天註定會在世界盃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界盃的“俄羅斯記憶”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爲東道主點贊。視覺中國 供圖

隨着新一屆冠軍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捧起大力神杯,萬衆矚目的俄羅斯世界盃終於在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落下帷幕。32支球隊,64場比賽,736名綠茵豪傑,超過100萬名現場球迷,無數火星四濺的激情瞬間……首次在東歐國家舉行的本屆世界盃,將會在世界盃歷史上留下令人難忘的“俄羅斯記憶”。

隨着巴西隊和烏拉圭隊這兩支南美球隊在8強戰中雙雙出局,歐洲球隊包攬了本屆比賽的4強。聯想到非洲球隊在小組賽階段便全部遭淘汰,亞洲球隊止步16強,世界盃再度演化爲“歐洲盃”,成爲不少媒體和球迷質疑本屆世界盃競爭水準下降的依據。

其實,仔細梳理一下世界盃的歷史不難發現——雖然歐洲和南美球隊的對抗一直是世界盃競爭的主旋律,但從1974年至今的歷屆世界盃中,只有巴西和阿根廷這兩支南美勁旅能夠與歐洲強隊抗衡。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歐洲舉行的世界盃上,歐洲球隊往往能夠佔據更多優勢。與本屆世界盃歐洲強隊包攬4強類似,2006年德國世界盃4強全部是歐洲球隊,1998年法國世界盃4強也僅有巴西一支非歐洲球隊。

綜觀本屆世界盃的比賽,亞洲、非洲以及中北美洲球隊,與歐洲和南美球隊的整體實力差距有拉大趨勢。南美足壇雙雄巴西和阿根廷,其競爭力也有所下滑。歐洲球隊尤其是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所謂傳統豪門,與丹麥、瑞典等二流強隊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克羅地亞、比利時等長期處於歐洲足壇第二陣營的球隊,已躋身歐洲一流強隊行列。

國際足聯專家技術委員會在半決賽結束後,出爐了一份本屆世界盃的技戰術評估報告。前巴西隊主帥佩雷拉在點評南美球隊表現時認爲,奪冠需要一個球隊具備多方條件,巴西和阿根廷都有天才球星,但在其他方面缺失太多。前尼日利亞球星阿莫尼克則表示,非洲缺乏系統青訓,沒有跟上世界足球進步的腳步:“如果非洲不積極尋求變化,一味依賴球星,最終美夢會成爲泡影。”前中國國足主帥米盧認爲:“克羅地亞和比利時的成功,告訴我們不僅要有天才,也要有強大的自信和戰鬥精神。”

本屆世界盃揭幕前,外界曾對俄羅斯能否舉辦一屆成功的世界盃充滿質疑。不過,當30個激情洋溢的日夜過去,俄羅斯良好的場地條件、出色的賽事組織、熱情的球迷氛圍以及穩定的安全形勢,都讓有關各方對本屆世界盃讚賞有加。

以國際足聯專家技術委員身份來到俄羅斯觀摩的前荷蘭球星範·巴斯滕認爲,俄羅斯的組織工作水準很高,體育場設計精巧,比賽場地維護得當,“這是一屆成功的大賽” 。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更是對本屆世界盃給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評價。這位國際足聯“掌門人”在莫斯科對媒體表示:“我認爲通過本屆比賽改變了世界對於俄羅斯的看法,來到這裏的人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國家,這裏的人們熱情好客。這就是爲什麼之前一些先入爲主看法被否定的原因。”

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也在決賽前召開新聞發佈會,主席阿列克謝·索羅金指出,通過這屆世界盃,不僅改變了外國人對俄羅斯的看法,也提升了俄羅斯人的自信心。“本屆世界盃12座體育場的平均上座率達到了98%,包括莫斯科在內的11個比賽承辦城市,累計迎接了700萬人次的訪問。”此外,俄羅斯世界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一屆世界盃。數據顯示,過去5年,相關賽事籌備工作已經給俄羅斯貢獻了140億美元。世界盃期間還將給俄羅斯帶來3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

俄羅斯世界盃的落幕,標誌着世界盃即將進入“卡塔爾時間”。國際足聯日前已正式宣佈,爲避免當地高溫,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將在冬季舉行。更爲重要的是,一屆世界盃的成功舉辦,給俄羅斯這個廣袤的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因凡蒂諾所說:“如今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一個足球國家,不僅僅是舉辦了世界盃比賽,而是足球已經成爲了這個國家文化的一部分。”

李元浩

李元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