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逐漸進步,對保險的態度,似乎不再像以往那樣劍拔弩張。大家開始認可保險,明白保險具有防範風險的作用,於是開始各種購買保險。市面上的保險品種也有很多,這個壽險、那個重疾險,還有醫療險、意外險、理財險,買的越多,心裏也越犯嘀咕,自己是否買對了保險?

    沒有關係,你的疑惑,也是我的疑惑。我從以下六個方面,將保險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希望可以解決你的一些疑惑。

    一、爲什麼要買保險

    二、現代保險業的商業運作模式

    三、購買保險的十三條原則

    四、如何購買保險

    五、各類保單業務概況

    六、如何製作家庭保障缺口及風險規劃建議書

    一、爲什麼要買保險

    說起爲什麼要買保險,我們先看看這張圖。

    簡單講,就是每個家庭可以把資產分成四部分做不同功能的配置。但無論怎樣,第一步,永遠是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合理配置保險,做好抵禦風險的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兩點:

    1、用相對較少的資金,獲取高額的保障,即槓桿作用。

    2、家庭成員一旦發生風險,充足的理賠金額,可以幫助或者緩解家庭的現實困難。

    我相信,每一個有正確認知的人,都能算得清這筆賬。雖然每個買保險的人都不希望有一天用到它,但爲明天做好準備,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及家人負責呢?

    二、現代保險業的商業運作模式

    通俗點說,就是投保人將保費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將這些保費投向資本市場。保險公司每年在資本市場的投資收益,扣除0.5%的風險保費(即理賠金)以及1.5%的管理成本(即運營費),剩餘的資金,70%分紅給客戶,30%就是保險公司的淨利潤。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問,保險公司投向資本市場的資金,具體去幹什麼?這個大家不需過多擔心,因爲在《保險法》中,對保險資金的運用範圍有着明確的規定。梳理一下,有以下幾條:

    1、投資於銀行活期存款、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銀行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等資產的賬面餘額,合計不低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解讀:保持兌付的流動性)

    2、投資於無擔保企業(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解讀:控制購買回報相對較高的風險和較高的企業債比例)

    3、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

    4、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兩項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解讀:投資風險較高收益較大的風險投資嚴格控制)

    5、投資於不動產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投資於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兩項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解讀:較爲穩定收益的房地產投資不超過10% )

    通過以上的解讀,大家就對保險公司的資金去向有了大致的認識。並且,很關鍵的一點是,保險公司資金投向在高收益投資項目上有着明確的限定,而且這個比率不會超過30%。具體呢,就是70%的資金投向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國債、企業債、金融債、大額存款、票據;30%投向浮動收益類產品,比如基金、股票、不動產類。

    三、購買保險的十三條原則

    說了這麼多,終於來到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話題。買保險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呢?下面把十三條幹貨滿滿奉上,讓你買保險時不再焦慮。

    第一原則:買賠不起的風險。

    怎麼理解“買賠不起的風險”呢?就是那些發生後,對整個家庭影響很大的風險。比如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家庭經濟支柱身故、家人患重病、家人出現重大意外事故等,這些都會對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衝擊,有時甚至是摧毀性的。所以,爲了防範這些風險,我們就要配置適當保額的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來對沖風險。

    說到這,有些小夥伴可能就要問了,你說到的這些保險,家庭成員都需要配置嗎?保額配置到多少是合適的呢?我目前錢不夠,能不能先買一部分。大家先別急,這部分內容我會在後面介紹具體險種的時候再給大家詳細說明。

    第二原則:先買家庭經濟支柱。

    對於一些家庭來說,一口氣配齊所有的保險,經濟壓力或許會有點大。在這種情況下,就建議先給家庭經濟支柱投保。後續等家庭經濟條件有所緩解後,再將其餘家庭成員的儘快配置上。

    第三原則:先買保障險種,再買理財險種。

    有些小夥伴一買保險就犯暈,聽保險代理人介紹後,立馬把目光投向各類理財險種,覺得這類保險既能起到一定保障作用,又能讓財富增值,何樂而不爲呢?

    理財險還存在保費高,而保障額度又遠遠達不到需求的特點,所以對於那些資金本來就比較緊缺的家庭,先考慮保障險種,如身故、重疾、住院醫療、意外等纔是當務之急。而且保險公司將80%的保險資金投向固定收益類產品,這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多在4%—6%之間,那麼打算通過保險理財的小夥伴,你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第四原則:買賠付概率大的保險。

    你知道現在發病率高的重大疾病是什麼嗎?我來告訴你,第一是心腦血管疾病,第二是癌症。第三有慢性疾病導致的重大疾病。所以,在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大概率事件哦,一定要仔細看看合同條款裏有沒有包含這些,不要因爲聽起來不舒服,就避而不談。

    第五原則:保額如何計算。

    有些有保險意識的小夥伴,在自己真正要買的時候又犯了難,到底買多少保額合適呢?這裏就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

    保額=負債+未來承擔的責任+通脹率

    負債:就是現階段家庭未償還的債務,比如房貸、車貸、信用卡借款、花唄等等。

    未來承擔的責任:比如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等需要的所有開支。

    通脹率:大家肯定都聽過通貨膨脹這個概念,15年前的100萬,在今天的購買力僅剩30萬,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威力。所以,當今如果50萬的保額可以對沖家庭的困難,那10年後,20年後,30年後又需要多少錢呢?

    第六原則:運用資金能力強弱購買不同保險。

    在第三條原則中,建議大家先買保障險種,再買理財險種。可是有些小夥伴又說,如果我的投資收益比較可觀,可不可以買理財險呢?

    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如果你的投資能力強,投資年化收益率可以超越理財險,那麼你就配置好保障險種就可以了,其餘的錢拿去做收益率更可觀的投資。但是如果你就是個投資小白,也不相信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投資產品,那你就可以考慮買買理財險,至少比存銀行強。

    第七原則:有錢人和普通人買的保險不同。

    問大家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你覺得香港首富李嘉誠會怎麼配置保險?

    這個問題的思考角度是:參照第一原則——買賠不起的風險。試想,一個坐擁不知道多少億資產的大佬,他會擔心自己沒錢看病嗎?他需要擔心的是,自己那麼多資產,怎麼合法合規的有序傳承下去。怎麼傳承呢?所以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購買的險種也不一樣。

    第八原則:身故險是對家庭最好的愛。

    一般,我們建議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壽險,即身故險。如果一家老小指望你一個人賺錢養家,那麼你的離去對家庭的打擊肯定是極大的。做好這類風險保障,不讓自己的家庭陷入萬難,就是在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家庭的愛和責任。“我愛你”,不但要說到嘴上,更要表現在行動上,要做行動的巨人。

    第九原則:爲什麼買重疾險?

    現在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更大,很多人無法做好平衡,導致身體出現各種情況。提前配置重疾險,做好準備,是不拖累家庭、也爲自己負責的行爲,所謂自助者天助。

    第十原則:誰適合買分紅險?

    分紅險就是一種典型的投資型保險,鑑於保險資金大多投向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比較適合那些厭惡風險、不追求高收益率的保守型投資者。和相應投資渠道少的人。

    第十一原則:小孩如何購買保險?

    小孩就是家裏的寶,如果家裏的小孩遇到風險,家長無疑會全力以赴。所以,醫療、重疾、意外險都需要配置,至少可以減輕家裏的經濟負擔。後期如果家庭情況允許,可以適當的給配置教育險。

    第十二原則:恆定保費好還是遞增保費好?

    這個問題還是要看個人的資金運用能力。如果客戶投資收益率高於保險公司,就選擇遞增保費;如果投資能力一般,就選擇恆定保費。現在市場上恆定保費產品較多,遞增保費產品較少。

    第十三原則:養老、子女教育期限長,更適合用什麼保險?

    由於養老、教育期限長個人建議可使用投連險來做。什麼是投連險呢?

    它是保險公司設計的一款理財產品,募集大家的資金進行投資管理,這些資金95%以上都用於資本市場投資。所以,簡單講就是請了保險公司做投資顧問,讓保險公司打理個人賬戶上的錢。投連險可以採用每月定投的方式,用時間化解風險。這類產品就是大家在市場上見到理財線上綁定的賬戶例如人壽鑫賬戶、平安聚財寶、太平洋傳世萬能管家等

    四、如何購買保險

    介紹了購買保險的十三條原則,下面我們說說具體如何購買。

    第一點:明確自身需求。

    買保險其實跟買衣服是一個道理,一定要買適合自己的。皮衣好看,但可能不夠保暖,所以入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是要好看還是保暖。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醫療、重疾、身故、意外都是最先要考慮的。

    第二點:明晰購買保險的十三條原則。

    第三點: 選對人。

    購買保險要做規劃,對於每個家庭來說,保險就是一份定製化產品。所以,買這樣的產品,肯定就要去找專業的人,就好比配眼鏡要去眼鏡店。這裏呢,可以給到大家一個保險專業顧問的選擇順序。

    第一位:私人銀行家

    第二位:第三方理財規劃師

    第三位:銀行CFP

    第四位:保險經紀人

    第五位:保險代理人

    第四點:選擇合適的公司。

    購買保障型保險,主要就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一般要高於100%,最好爲150%這就說明,保險公司的備付金充足。

    購買理財型保險,主要查看公司歷史分紅回報(公司年報),這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水平。

    第五點:對比產品。

    如果你想買一種類型的保險,看了好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覺得不錯,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抉擇呢?教你幾招:

    第一招:看免責條款。免責條款說的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用賠付。對於投保人來說,免責條款肯定是越少越對投保人有利。

    第二招:看繳費期限。資金運用能力強的人,可選擇繳費期限長的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風險發生,繳費期限長的後續保費就不用繳納了。其次呢,大家還可以通過計算該保險的槓桿率和投資回報率來判斷。當然,槓桿率和投資回報率越高,對投保人越有利。具體是怎麼計算的呢?

    (1)槓桿率一=總保額/總保費

    (2)槓桿率二=總保額/年繳保費

    (3)投資回報率的計算需要用到金融計算器,後續會再次進行介紹,這裏先給大家植入這個概念。

    第三招:逐條明晰保險合同內容。主要是看保險合同內的如實告知條款和不可抗辯條款。尤其是不可抗辯條款,對投保人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招:查看是否採用最新版的生命週期表。新舊版本的生命週期表死差率不一樣,新版本保費會相對低一些。

    第六點:確定預算。

    家庭資產用多少來配置保險呢?給大家一些建議:

    1、保障型保險的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0%-20%。

    2、家庭資金充裕,選儲蓄型保險,保本保息。資金不充裕,選定期型保險,資金需支付風險保費。

    第七點:能提供什麼增值服務。對於一個專業的理財人員來說,他能給你提供的專業的知識,以及長期資產規劃。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

    五、各類保單業務概況

    說了這麼多,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小夥伴還不知道保險都有哪些種類?爲了讓大家一目瞭然,我們這裏用圖片來說明。

    接下來呢,我們主要對壽險裏的各類險種進行逐一介紹。

    1、重疾險。何爲重疾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爲風險發生時,當被保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後,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爲。

    分析重點:

    (1)槓桿作用。

              槓桿率一=總保額/總保費

              槓桿率二=總保額/年繳保費

    (2)保單收益率。需要用到金融計算器。

    (3)保險責任。具體內容看保險合同。

    (4)免責條款。具體內容看保險合同。

    2、壽險。何爲壽險?人壽保險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爲保險對象的保險,當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期內生存或死亡,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給付保險金。分析方法同重疾險。壽險與重疾險經常會組合在一起購買。

    3、分紅險。保險公司將小部分保費用於支付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大部分用於投資。投資部分也多投向五大固定收益類產品(長期債券產品),小部分投資於股票、基金等浮動收益類產品。因投資整體收益率不高,派給投保人的也不高。

    4、萬能險。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承擔不同責任,可調節保額的保險。它的優點是交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保單價值領取方便,作爲主險可以附加附加險。保費在投資賬戶的資金主要投資於債券市場、短期債券產品,獲取差價。保單收益率受債券市場利率影響,具體的收益看保險公司每年運營情況。

    保額確定:當投資賬戶金額很少時,兩個賬戶合計的金額爲保單賬戶規定的最低限制時,如若發生身故賠償,按照基本保額賠付;如果投資賬戶的金額超過基本保額,身故賠付按照賬戶價值的105%賠付。

    保單賬戶價值=保險費=初始費用-保障成本+持續繳費特別獎勵+保單利息-部分領取

    5、投連險。通俗理解就是投資於二級市場的公募基金。很少部分資金支付風險保費,大部分資金用來投資。保險公司可根據客戶選擇的風險偏好,做投資組合。投連險收益受資本市場和投後管理的影響,需要專業人士管理,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做出調整。

    六、如何製作《家庭保障缺口及風險規劃建議書》

    通過以上五個部分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保險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最後一個部分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給自己的家庭製作《家庭保障缺口及風險規劃建議書》。建議書的製作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家庭情況分析。主要是通過填寫家庭《資產負債表》及《收入支出表》,確定家庭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的數據。

    第二部分:保障情況分析。先對家庭現有保障情況進行分析。再通過計算,算出保障缺口,主要是針對重疾險和壽險。下面,我們對計算要點進行說明。

    (一)重疾險缺口分析。

    1、重疾的保額=治療重大疾病所花費的醫療費+術後康復費。

    2、重疾發病率高的階段:55-75歲。

    3、重疾治療目前大概需要50-100萬。通脹率按4%估算。用金融計算器貨幣時間價值計算。

    重疾保障時間和重疾保障額度。

    (二)壽險缺口分析。

    1、壽險額度=家庭現有負債+未來承擔的責任(老人贍養、小孩養育)-家庭已有淨資產(家庭唯一自住房除外)。

    2、關注重點:壽險額度。

    第三部分:家庭風險規劃調整建議。

    秉承以下五個原則,給出調整建議:

    (1)同等保額情況下,是否可以獲得更大的保障。

    (2)等保額情況下,保費支出是否更少。

    (3)同等保額情況下,是否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4)同等保額情況下,是否免賠責任條款更少。

    (5)同等保額情況下,是否可以全球理賠。

    以上,就是我對近期學習保險知識的總結。

    附:

         《重疾險保單分析》思維導圖

         《壽險保單分析》思維導圖

         《分紅險保單分析》思維導圖

          《萬能險保單分析》思維導圖

          《投連險保單分析》思維導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