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提到,接下來要對輸入病例高度警惕,預計到9月份疫苗才能真正用在人身上。鍾南山在會上表示,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學到了如何對新冠病毒進行防控,從源頭預防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

3月17日0-24時,中國內地首次無新增本土疑似病例,新增確診病例13例,其中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例。

其中,最好的消息可能是下面這兩個:

國內疫情持續向好,但境外輸入病例又成了新的焦點。18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提到,接下來要對輸入病例高度警惕,預計到9月份疫苗才能真正用在人身上。

圖片來源:@**** 微博

鍾南山表示,因爲中國採用了世界最強的干預方式,使得現在病例越來越少。但目前大多數國家處在疫情傳播的第一波,病人的特點是傳染性很強,而且在沒有症狀時就有傳染性,一點都不能放鬆。

他呼籲,各地對輸入病例要高度警惕,建議採用核酸檢測,比鼻拭子、咽拭子的檢查準確率更高。對高發國家第一波輸入病人,不要看有沒有症狀,而是要做檢查。

鍾南山在會上表示,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學到了如何對新冠病毒進行防控,從源頭預防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

他說,目前沒有證據說新冠肺炎是一次感染完全免疫的病,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沒有證據終身免疫。所以,下一步需要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需要很好的國際合作。

他表示,傳染病沒有國界,任何國家都跑不掉。沒有進行強力干預的話,新冠肺炎不可能消失,所有的國家都要行動起來。

“疫苗是解決疾病最根本的方法,我們出生要接種百日咳、脊髓灰質炎等疫苗。脊髓灰質炎有25%的死亡率,但疫苗解決了問題。”

鍾南山介紹,中國在五個方面開展疫苗研究,第一個就是全病毒疫苗,第二個是mRNA疫苗,這在美國已經開始用在人身上了,中國發展得也很快,藥理學得有效性、安全性都過了,很快將在人身上做實驗。

“美國據說9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國我估計前後不會差太多。”

針對病毒源頭問題,鍾南山表示“病毒源頭”和“疫情始發地”不一定是一回事。新冠肺炎疫情是發生在武漢,但沒有證據表明源頭也在武漢,這是科學問題。

通過分子生物學、病毒進化的研究,關於新冠病毒的源頭,將來會有答案的。沒有搞清楚以前,隨便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

近期,鍾南山院士多次與美國哈佛大學、歐洲呼吸學會相關專家進行遠程視頻會議,交流新冠肺炎的防治。他表示,現在國外已經有11萬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了,估計之後還會增加。

回顧中國抗疫的經歷,1月23日到2月4日、5日,高峯就下來了,實際上就是兩週。一個月以後,就回到大爆發以前的數據了。

這兩個月中國的經濟是停擺的,付出的代價非常大,但是人民的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換來了老百姓的平安。這是最好的辦法,對其他的國家希望有所借鑑。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對歐洲抗擊疫情,鍾南山表示,建議採取上游的防控,包括對病人的及時檢測、隔離非常重要。中國的“四早”——早防控、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以及聯防聯控等措施,原則上也適用於其他國家,很多歐洲國家已經這麼做了,程度可能不太一樣。兩者之間抓好平衡,根據各國不同的特點、人口密度等來考慮。

在發佈會上,鍾南山還分享了自己的健康經驗。他表示第一是加強鍛鍊,任何工作都代替不了;第二是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第三是不要喫太飽,“這個非常重要,我從來不會喫太飽,早餐非常重要。”

“我自己的體會,到現在還能爲社會幹點事,也不太糊塗,關鍵是健康的身體。健康是人的本錢。健康是需要投資的,這一點我比較早就認識到。我年輕時就很喜歡競技體育,工作以後注意到健康鍛鍊。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 ”

對於鍾南山的切身建議,網友表示——

#今日互動#

對於鍾南山的建議

你堅持得怎麼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