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2日,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向家政員們發出了復工復產倡議書,已經在家待了兩三個月的阿姨們也迫不及待地想復工,可再一問家政公司,很多還沒正式營業,現在回來也沒有隔離條件,只好又放棄了回京的打算。所以我們也呼籲,希望管理部門能夠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允許家政企業開門營業,對返京的家政員能協調提供一些隔離場所,也希望社區能理解家政員的難處,認可家政公司開具的隔離證明,允許家政員進入僱主家中服務。

原標題:沒宿舍無法隔離、進社區被攔,家政行業復工難怎麼破?

“家政公司現在能不能提供育兒嫂?我們要恢復正常上班了,可幼兒園還沒開學呢,我得找個阿姨幫我帶孩子。”最近幾天,不少市民向家政服務公司“求助”。因爲復工復產,他們急需找人幫忙照顧家務,可找阿姨這事卻變得比往年都要困難。

“家政是保障家庭大後方的重要力量。現在孩子還沒開學,如果家裏沒有人照顧孩子和老人,僱主也無法抽身去復工復產。”不少家政公司的負責人這幾天都是眉頭緊鎖。

入戶服務 無處隔離

3月12日,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向家政員們發出了復工復產倡議書,已經在家待了兩三個月的阿姨們也迫不及待地想復工,可再一問家政公司,很多還沒正式營業,現在回來也沒有隔離條件,只好又放棄了回京的打算。

“2月份的時候是阿姨們在老家出不來,最近各地已經逐漸放開,北京這邊的家政公司開個證明,她們在當地做個健康檢查,一般是可以從村裏出來的。但回到北京以後,隔離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大部分家政公司根本沒有隔離場所,也無力承擔租住賓館的費用,只能暫時勸說阿姨先別返京。”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穆麗傑說,雖然各地都在搞點對點的務工人員返崗服務,但這個方法對家政行業卻不奏效。“建築工地或者工廠裏的工人,只要把人拉回來,統一送到宿舍隔離,隔離期滿就能立即上崗。但家政行業很特殊,阿姨們大多是入戶服務,公司沒有宿舍,在沒有確定僱主之前,她們無處隔離。”

隔離證明 社區不認

因爲是便民性的服務行業,很多家政公司的門店都開在社區裏,由於疫情防控,目前還不允許這些門店開業,一些家政公司只能搞線上操作,面試也從原來的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一切都談妥了,等到把阿姨送到僱主家門口時,卻又被社區的值守崗攔了下來。

從四川回來的的龍阿姨和河北的蔣阿姨,在公司門店安置觀察了14天后,公司給她們開具了證明,還提供了一份每天的體溫監測表,安排她們去入戶。結果,兩位阿姨到了小區門口就被攔了下來。經過僱主出面,多方協調,才最終放行。

山西的梁阿姨就沒這麼幸運了,她出示了公司的隔離證明、體溫監測表、火車票、出村證明,甚至爲此撥打了12345,但社區還是不肯放行,僱主只能無奈地退掉了訂單。

“社區都要求有回京隔離14天的證明,可家政公司開具的證明他們又不認可,只認街道、居委會開的證明,阿姨們哪裏拿得出來?有些阿姨經過客戶的協調終於進去了,還有一些阿姨,客戶自己也協調不下來,那就只能退單了。”這幾天,“阿姨來了”北京分公司區域經理孫梅一直在協調阿姨們上戶的問題。她們公司在北京有40多家門店,全部拿來給阿姨們做日常隔離用,這也是跟社區、物業多番爭取的結果,“但有的門店因爲業主們的‘高度緊張’至今都未能開門。”

“留守阿姨” 支撐市場

孫梅算了算,“按往年情況,這時候我們應該回來2000多名阿姨了,但現在,還沒過百。”還有“愛儂養老”,記者瞭解到,春節前這家公司離京的家政員有3000多人,目前累計返京的家政人員只有100多人。

穆麗傑表示,據粗略統計,已有40%的家政員來京,但這40%裏面,有27%是參加春節保供的留京人員,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也只有13%的家政員返京復工。目前北京的家政市場需求主要是靠這些春節留守的阿姨們在支撐。

“持碼上崗” 降低風險

對於家政員這類流動人口來說,居民們擔心她們的健康狀況是可以理解的。家政公司也採取了多種舉措來降低傳播風險。比如愛儂開發了家政員防疫監測系統,通過手機端小程序實現家政員的返京信息收集管理、體溫和健康狀態監測、居家或集中隔離地址定位等功能,同時,結合“北京健康寶”,要求家政員每天將健康寶的查詢結果截圖上報到家政員疫情監測系統中。家政員在入戶前,可通過愛儂“體溫監測系統”小程序的分享功能,向客戶展示家政員的綜合健康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該家政員過往14天的隔離地點定位、每天體溫監測結果,以及“健康寶”每天的查詢結果等,實現“持碼上崗”。

“家政公司已經很努力地在做復工復產的準備了。但是現在確實存在很多的困難。所以我們也呼籲,希望管理部門能夠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允許家政企業開門營業,對返京的家政員能協調提供一些隔離場所,也希望社區能理解家政員的難處,認可家政公司開具的隔離證明,允許家政員進入僱主家中服務。”穆麗傑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