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更多精彩新闻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战“疫”后方,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尤其是废弃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多地通过设置废弃口罩收集桶、“专人专袋定点”处理社区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在基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释放出强大动能,为打赢疫情攻坚战筑牢了后方防线。

医废垃圾回收深入社区

在防疫期间,除了废弃口罩之外,小区里比较常见的防疫垃圾还有84消毒液瓶、橡胶手套等。如何处置才能避免二次污染?连日来,陕西西安部分小区对废弃口罩采取“专人专袋定点”处理,将家庭有害垃圾或防疫垃圾送到就近医院暂存点统一处理。德福巷社区工作者邓允社就是防疫垃圾回收处理的负责人之一,每天上午9时,邓允社便会戴上手套和护目镜,挨个走访小区,将每个小区集中丢弃的废弃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棉签等家庭有害垃圾或防疫垃圾,统一回收装进专门医废垃圾袋内。

用过的口罩首先被装进黄色双层塑料袋,这种袋子是专门的医疗废物垃圾袋。“也有一些粗心的人,会将一次性口罩与生活垃圾混合打包。”邓允社说,废弃口罩收集桶有塑料袋内衬,避免口罩与容器直接接触,此外,当丢弃有害垃圾超过垃圾桶容积的三分之二时,必须清理掉,最后这些垃圾会被送往西安市第一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据了解,第一医院是德福巷社区的驻地单位,疫情发生至今,医院发挥驻地单位优势,将社区收集的废弃口罩等,统一纳入医院医废处理渠道,解决当地小区生活防疫垃圾处理难题。

不只是在西安,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纷纷采取特殊垃圾分类回收方式,以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北京延庆区环卫中心多措并举规范处置废弃口罩和专项垃圾;湖南衡阳环卫部门在公共场所投放专门的垃圾桶作为废弃口罩回收点……

处理医疗垃圾不能有半点马虎

除了防疫垃圾的分类收集,如何对防疫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目前面临的一道难题。在湖北宜昌,实行专班精细化分类处理,城区3000多名环卫工人一个多月来,已累计无害化处理废弃口罩10.63吨。

消毒、取袋、再消毒、套袋……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专门负责从专用收集桶收运废弃口罩的环卫工人任兵,尽管对这一套操作流程烂熟于心,仍不敢有半点马虎。

“这是今天从140个点位收集来的一次性废弃口罩,共40多公斤。”3月9日16时许,任兵将这些废弃口罩送到宜昌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快速过磅后进行无害化处理。该中心运营方工作人员潘国辉介绍,废弃口罩等同于医疗废物处理,经两道焚烧工序后回冷密封,最终将灰尘填埋。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防疫期间,宜昌对医疗机构、隔离点、封闭小区的“特殊垃圾”,实行专班精细化分类处理,并在各居民小区、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2600个,实行专人专车收集消毒、专车运输至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

目前,疫情已经趋于平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期间,一些地区暴露了医疗垃圾等有害废弃物处理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卫生健康委联合生态环境部以及相关部门于日前印发了《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中,要求到今年年底,每个地级市都要建成一个规范的医疗垃圾处理厂,到2022年6月,在全国所有区县都有形成医疗垃圾从收集、转运到处置的科学体系,从而使得所有医疗垃圾等有害废弃物科学有效安全地收集转运处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