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寒露將至,軟糯蜜甜的柿子綴滿枝頭,在秋日的暖陽下晃動着豔麗的橘紅,直勾勾的引得人食指大動。

孩提時代,我對柿子的印象就是晚霞漫天的傍晚,搬個專用的小板凳,坐在落滿梧桐葉的院子裏,抱着一個大柿子,用一把小勺挖着喫。

柿子裏面是流淌的甜,卻又絲絲入扣,靠近柿子核的那四片柿子肉,最爲美味,因爲從核上面剝離下來,好有彈性,甜得彈牙,簡直是荔枝的口感。

秋風吹稻香,碩果累累的柿樹又成了秋天的盛景,用柿子製成的柿餅,更是一種甜美的時令小食。

那麼,喫柿子有哪些禁忌呢?

知道軟硬柿子有什麼不同嗎?

柿餅的奇妙之處又在哪裏呢?

其實不論硬柿子還是軟柿子,都需要經過一道工序——懶柿子。

通過溫水浸泡或抹石灰水的方法進行脫澀,也有用茶葉根煮水浸泡,或把柿子和蘋果、大米等擱置在一起脫澀的方法。

柿子味道甜美,但總說柿子不能與某某食物一起食用,正所謂,“柿子好喫麻煩多”。

爲什麼“柿子要挑軟的捏”?

因爲軟柿子裏鞣酸含量少。

前面說,柿子要“懶”過才喫,就是爲了降低鞣酸含量。

柿子中含有一種名爲鞣酸的物質,是植物攜帶的化學武器,喫起來口感苦澀,而且會與蛋白質、鐵等物質結合,既不好喫又不易消化。

所以,我們喫柿子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柿子不能空腹喫。

柿子中含有鞣酸和果膠,在空腹食用時這兩種化學物質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這些硬塊如果積在胃中無法排出,就會加大變硬,形成胃柿石。

*第二,柿子皮不能喫。

雖然柿子皮嚼起來嘎吱嘎吱的口感不錯,但此處正是鞣酸集中分佈的區域,形成胃柿石的機率也就提高了。

*第三,柿子與高蛋白食物不可同喫。

柿子中的鞣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後會凝結成塊,進而形成胃柿石。秋天裏的兩大美食,柿子和大閘蟹又同是涼性,所以不要一同食用喲!

林紅柿子繁,這一份專屬於金秋的甜蜜,雖然美味可不要貪嘴哦。

來源/《中國醫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