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下同)

很多老年朋友常常會因肩關節疼痛到醫院就診,醫生在進行詳細的檢查,並給他們拍攝X片和核磁共振後,常常會告訴他們,這是由於肩關節裏面長了骨刺,導致出現關節疼痛,有時還會因骨刺的原因導致肩關節內一個重要的結構“肩袖”出現損傷,需要進行關節鏡手術,切除骨刺,修補撕裂的肩袖。那麼,肩關節爲啥也會長骨刺呢?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肩部活動不僅發生在盂肱關節,也發生在肩峯與肱骨頭之間。而在肩峯下有個前窄後寬的間隙,有肩袖和肱二頭肌長頭腱等重要的肌腱組織通過,此外,這個部位還有肩峯下滑囊、喙肩韌帶等結構。

研究發現,肩峯的形態分爲1-3型,不同的形態在每個人是先天形成的,大約各佔1/3。其中1型爲平坦型,肩峯下表面是平坦光滑的,沒有骨刺;2型爲彎曲型,肩峯下表面有輕度的骨刺增生;3型爲鉤狀,在肩峯下表面有向下生長如鉤狀的骨刺。這些增生的骨刺使得本身就不大的肩峯下間隙更爲狹窄,在肩關節外展活動時,使夾在當中的滑囊以及肌腱組織更容易遭受磨損和誘發撞擊症。如果經常從事舉手過頂的動作,比如打乒乓球與打羽毛球時的扣球、油漆粉刷、在黑板上寫字等,過多的肩關節上舉活動或長期累積性損傷,更容易出現間隙內的組織遭受磨損。反覆磨損會加重組織的炎症性反應,使間隙滑囊組織和肩袖等肌腱組織腫脹,局部壓力增高,進一步加重撞擊,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發生肩峯下滑囊炎和肩袖損傷,出現肩關節疼痛、無力等症狀,這在醫學上稱爲肩峯下撞擊症。

如果在撞擊症早期,僅僅發生肩峯下滑囊炎和肩袖組織水腫,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往往還能恢復正常。但是如果疾病積累發展,肩峯下滑囊纖維變性、增厚,肩袖組織明顯撕裂,保守治療往往效果就不太好了,需要通過關節鏡手術切除增生變性的肩峯下滑囊,切除肩峯下表面增生的骨刺,如果有需要,還要做肩袖修補術。

因此如果老年朋友發生肩關節疼痛,不應該忍痛繼續活動或鍛鍊肩關節,這樣會導致更加厲害的撞擊,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個時候應當及時就醫,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會做出準確的診斷,並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

陳世益(教授) 李宏雲(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