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后记

历时15天,1445张精选图片,4万多字的原汁原味的旅程体验和感悟,在距离三藏之行结束后的两周年,终于在全部呈现.

每天,在处理好工作和家务之后,在21:00开始码字,排图,总是在零点之后完成、发布,现在想想,这也是可以跟当年哥儿几个三藏之行相媲美的疯狂。

这其中,最大的动力,是回忆的美好和诸位朋友关注的激励。

在微阅读的时代,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阅读一本书。一来,是社会一直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让大家很少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二来,大家更愿意接受在手机上图文并茂或者视频学习的阅读方式。

在开号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了坚持原创的底线,为何呢?

首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圈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能跟你互动的是什么人,你自己也与之有着共性。

其次,稍微有点认知能力的我们,在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的,而原创的图文,正是最吸引人的。原创的意义,在于作者也无法预测每天发布的内容和原创的味道——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最有味道,特别是在这个假大空骗和无知严重腐蚀网络信息的时代。

三藏之名,是我2014年8月在跟某丘一起做西藏旅行交流沙龙的时候为本次旅程所取的名称,川藏、滇藏、青藏的三段旅程确实符合名字的本意,而邀请二哥作为司机一路前行,也让我们像西游记里跟随唐三藏取经一样,收获了旅程中的美好和感悟。

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三藏的这段旅程,过程的意义远远高于终点本身。虽然到达了西宁就是终点,西藏之旅戛然而止,但是旅程,其实从未停止。

二哥

二哥是姓张,但是我们习惯叫他二哥。 二哥说,他不在成都,就在西藏。一年四季,二哥有三季是在带人进藏出藏的路上,如果关系够铁,12月二哥还能进阿里。 二哥只带一辆车的人进藏。当然,二哥也有团队,人多的时候,二哥喊一嗓子,自然有信得过的车子和司机候着,川藏线上的老司机,不认识二哥的,不多,这点从一路过来的敬烟和迎面而过的车子所打的灯光,就看的出来。 二哥是老成都,但到了二哥这个年纪,是成都男人最黄金的时候,既没有年轻一代的不靠谱,有没有年迈的人们那种暮气,现在的二哥,就像两泡之后的普洱,既有鲜明的色彩,也有沉淀下来厚重的味道。 所以二哥大酒之后跟哥几个开玩笑,带了这么多年客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一个人进藏的女人们,为啥?因为容易被爱上。 极端的环境极端的心情,跟二哥一路的从容淡定在一起,男人是有免疫力的,女人总是会心生好感。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二哥就是川藏线上的吴秀波,当然,这是对于跟他一起进藏的朋友而言的,在二哥心中,带好每一批客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飞机在成都落地已经晚点,一出机场,就遇见二哥来接机,初次见面,话不多,但都恰到好处,五月的成都,湿热,但在晚风的调剂下,让人还能淡定地坐在车上看一路的风景。 三藏,一路翻山越岭,车舟劳顿,二哥总是把行程安排的恰如其分,既照顾到了我们的要求,有全面地考虑到了整个行程中的衣食住行和路况交通。 我们总是可以在下车之后马上就吃上中午饭,而一起来的旅行者,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还在点菜。 我们也总能在到达旅馆之后直奔房间,而且还是最舒服的位置,亚丁之行,二哥在头一天就帮我们打电话给民宿的老板,所以我们才能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 阿凯第一天在新都桥高反了,二哥两瓶葡萄糖解决问题,车陷海子山,我们拦车拦不下,还是二哥路边一站,搞定。 跟着二哥进藏,靠谱。 当然,既然是做生意,亲兄弟依旧要明算账,感情贵感情,费用归费用。怎么结算,这都是由你自己跟二哥事先说好的,但最重要的一点,一路下来,你会觉得二哥给你的感觉就两个字:“信任”。 所以,在我的文章,旅行的意义一文中,出现了下面的这幅图片:

旅行.体验信任

人也是要看缘分的,关系有远近,缘分有深浅。对于享受,我们不强求,对于旅程,我们用心去感受。有些人,一见如故;有些人,认识多年,却依旧陌生。 既然你有一颗放下的心,走进西藏,那也需要有一个能伴你旅行,然后相忘于江湖,放得下的兄弟,让你在看高原最美的风景时候,后勤交给他支撑,在离开西藏很久以后,依然保持联系。 二哥,不仅仅是个司机,还是个好兄弟;你有资格去叫二哥,不是二哥的荣幸,而是你的荣幸。 希望你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希望你在西藏的每一天,有个二哥,为你护航支持。 二哥,你在西藏还好吗?来年,我们再相约桃花,或者相约秋色。

某丘、阿凯、陈哥,最损是兄弟

某丘姓丘,据说是丘处机的后人;阿凯长的不像是个文艺,内心很文艺;陈哥,如果再在西藏多待半个月,估计得被理塘的姑娘或者康巴汉子给拿下,他那一张高原红的脸和轮廓分明的骨骼,在藏区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折多山.哥儿四个

某丘是多年的死党,阿凯也是亦师亦友的朋友,陈哥认识不长,却一见如故,唯一的缺点,就是怕老婆,其他,完美。 三藏之行,阿凯在第一天喝了葡萄糖之后,感觉细胞很快适应了高原,后来一路得瑟,在海拔5300的地方跟二哥一起抽烟,差点没齁死。阿凯最经典的是在快到西藏的时候,吃完饭在路边看到一个藏族老太太卖手中的手串,阿凯问多少,老太太伸出两个手指,没说话,阿凯200元,拿着菩提走了,后来上车,越想越不对,结果就看到别人20元也买走了老太太的手串,那个囧。 某丘,是海拔的晴雨表,一过4600,某丘的嘴唇边开始发紫,后来我们不看海拔表,就看某丘的嘴唇了,特别准。还有就是丫的特别烦人,你要跟他一宿舍,他不睡就来烦你,在亚丁,睡的正熟,被丫的弄醒,非要让我关灯,我看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月光太亮,照进房间,像亮着灯一样,纳木错就不说了,前文已经详细描述过这厮的丑恶行径,确实人神共愤。 陈哥话不多,喜欢拍照,拍的挺好,以致后来被隔壁车的三位姑娘给盯上,一开始以为是陈哥这朵老桃花要开在西藏了,后来仔细一打量,发现姑娘们主要是为了蹭拍而来,当然,姑娘的温柔是男人无法抵抗的毒药,陈哥也不能免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放下心情去西藏,更要不负如来不负卿,对吧,陈哥。 三位兄弟一路上很靠谱,在二哥的带领下,在我的忽悠下,大家能齐心协力去推车、一致对外喝大酒、肆无忌惮拍姑娘、共话人生许多愁。 旅程结束,落地宁波后,四人喝过一次大酒,然后,在纷扰的红尘中,各自修行,生活。 大隐隐于市,生活本该如此,但旅程,只是按下了暂停键,机缘一到,又可以继续。

姑娘

二哥最怕川藏线上单身姑娘,二哥说,川藏线上的姑娘就像野牦牛,落单的动物凶猛,能顶翻一辆车;成群的倒是温顺可爱,可以放松地聊天、喝酒。

所以,虽然我们第一天就遇见了隔壁车的三女一男,却不敢随意说话,谁知道是不是落单的呢?

盐井镇.仨姑娘 还好旅程时间不短,一起吃饭,一起看风景,加上隔壁车的司机对二哥的态度,我们很快就认识。

既然写姑娘,三女一男中的一男,就不浪费文字了。

@赵赵@往事如风@黑妹,这三位是网上临时凑到一车的,加上另外的一哥们,他们这车可算是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基本都概括了。

@赵赵同学开朗大方,爱笑,生在中原,活在温州,微信中,生活态度是相当积极,对待朋友有真诚有+,去年我带家人去温州深山老林,她老远从市区开车两小时到山林朋友家,请我们吃饭,相当感动;

@网事如风生在儋州,活在鹏城,除了去西藏,基本上没离开过海洋,生活比我精彩,心态比我乐观,身材比我苗条太多,去年在深圳,有幸一见,风采依旧,热情依旧。

@黑妹是一路上最活跃的姑娘,远嫁马来的川妹子,现在已为人妇,生活亦是相当写意,某丘说,以后去马来找她吃饭,我说行,关键是某丘你能去马来。

有姑娘的旅程当然比四个老爷们多了些活色生香,几位在川藏的第二天被我们忽悠的一路同行,直到拉萨散伙,后来一直有着联系,也算是一桩善缘。

能去西藏的姑娘,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是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着各自的精彩,只有相识,才能体会,在此不表。

关于摄影和文字以及吃饭

摄影和文字都是很容易上手的东西,起点不高,但是两者有个共同点:贵在真实,害怕装B。 三藏之行,每天天亮出发,天黑落脚,从6:00-23:00,基本上没有码字的时间,好在照片和记忆弥补了这些不足,让我在两年之后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点滴。 说一说拍照,摄影这个词太高大上,咱们这种业余水平,还是谈拍照比较合适。 相机,单反还是得带一台,带你最好的去,卡嘛,16G的带个3-4张,别整32G以上的,读卡麻烦,看片麻烦,三角脚随便你,不拍星空基本不用,镜头17-40一个,70-200一个,够了,如果有增距镜,带上,当然,牛逼的人可以装备全部带去。 在西藏,你有80%时间是在车上的,所以如果要拍照,尽量说服同伴让你坐副驾驶,把玻璃擦干净,这个时候,70-200的视角,等于就是平时的24-70的视角,我的《三藏》,80%的照片都是这样拍的,速度第一,1/1000以下就不要想了,车子颠簸,速度也快,想清晰,快门不能妥协。 当然,还有如何取景,如何把握时机,这些介绍不了,得靠感觉,感觉这东西,说不得,也说不明。 文字虽然在途中不能写,但是可以提前做好了功课。在去之前,做好每一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文化的研究,最简单的是百度,不用动脑子,最有趣滴上8264等比较深渡的论坛,然后,旅途中,可以多问,记住,问那些百度没有的问题,这样才有意义。 吃饭是个大事情,旅行中,想吃好饭,前提是你要入乡随俗。如果你跟二哥一起走,很简单,你告诉他你的消费水平和口味,基本二哥能找的地方,都比你自己找的好。 为啥,因为人家在西藏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所以,你懂的。

关于旅行费用

想舒服,3人一俩越野车,想划算,4人一辆,可以包车包司机,可以自己租车自驾,也可以跟团。 包车包司机我最喜欢,租车自驾不反对,跟团也有市场。包车和租车是旅行,跟团是旅游,关于旅行和旅游的区别,自己去百度。 最简单的一点,你在一个想停留的地方,看到你羡慕的人,比你自由。哪个你羡慕的人,是旅行的,羡慕别人的你,是旅游的,懂了吧。 以4人包车包司机15天为例,4-6月,10月-11月相对便宜,人均含机票和一般购物全部15000已经很巴适,7-9月人均20000左右,土豪请随意,屌丝要穷游也请飘过。 屌丝进藏,可以百度一下《转个把西藏黑出翔来的藏民扬卡的牛逼爆笑语录!》http://tieba.baidu.com/p/3063220951 旅行都要花钱,要花时间,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老祖宗说了几千年,肯定没错,心态要好点,花给自己的钱,多少都是值得的。 关于同行的人员安排: 你说去西藏,肯定有很多人说要去,是否真的去,很简单,提前买好机票等各种票,做好预算,收钱,并明确告知,有变化的,组织者不负责退票事宜。 一般来说,出票之后,该去的,基本定下来了,叶公好龙的,也知道是那些了,不过不要紧,至少开始向往的人,会在你去了之后,看了你的微信,更向往。 旅途中,费用需要一个主管,一个支出,大的活动需要协调,明确告知,个别人员要么服从多数,要么某些活动可以不参加,但行程的安排,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

(全文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