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丑》的“暗黑”路線早在克里斯托弗•諾蘭和扎克•施耐德時期就多有涉獵,但隨後漫威憑藉“全年齡”策略在票房上大發神威,後發的DC也一度選擇向對手靠攏,但終究難以與背靠迪士尼的“漫威電影宇宙”相抗衡,反而丟掉了自己擅長的事情。不過“蝙蝠俠前傳系列”的再度成功,並沒有幫助DC再向二十年前那樣統治漫改電影市場,因爲老對手漫威的一個大計劃已經悄然啓動:由於將蜘蛛俠、綠巨人等角色版權悉數轉讓,在手上已無公衆熟知的漫畫角色的情況下,孤注一擲的漫威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鋼鐵俠》上。

文 | 陳鑌、江宇琦

編輯 | 師燁東

10月過半,新科金獅獎得主《小丑》繼續統治全球票房榜,在北美蟬聯周冠之後總票房突破2億美元大關,在歐亞美等重點市場也維持觀影熱度,與半年前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遙相呼應。

作爲首部在歐洲三大影展問鼎的漫改電影,《小丑》的表現承載着爲DC開拓新疆土的使命,從目前來看錶現足夠令人欣喜。之前一直被調侃“抬不起頭”的DC粉絲也終於藉此揚眉吐氣,紛紛感慨:DC電影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反觀DC的老對手,漫威取代《阿凡達》登頂影史全球冠軍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9月剛下映,在以27.98億美元寫下“漫威電影宇宙”最光輝篇章的同時,也留下初代角色退出、領軍人物缺失的隱患,前段時間圍繞“蜘蛛俠”的紛爭便是這一問題的集中爆發——有分析認爲,索尼方面之所以如此強硬,正是看準了蜘蛛俠對於當下的漫威頗爲重要。

在漫改版圖持續擴張的背景下,《小丑》所代表的路線,將如何影響DC未來的佈局?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小丑》蟬聯全球票房榜首

早在《小丑》力摘金獅獎時,外界對於這部電影的票房前景就充滿了各種猜測,而其中不少人都認爲,這部暗黑風的R級電影,想在票房淡季10月取得爆發式的成績並不容易,況且同期還有李安新片《雙子殺手》等強力競爭對手——然而公映兩週後,《小丑》卻強勢回應了這種質疑。

在北美,《小丑》於4374家影院的超大規模同時起映,首週末共進賬9620萬美元(約合6.87億元人民幣),超越《毒液》去年創下的8025萬美元,成爲歷年來北美市場10月的最佳開畫數字。而次周《雙子殺手》上映後,受限於口碑爭議,票房表現也不及預期、被《小丑》全面碾壓,票房僅排名當週末第三。目前《小丑》雙週累計至2.09億美元,後續將衝擊3億美元的目標。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上一部能夠有如此強大影響力的DC超級英雄電影,還要數當年諾蘭的“蝙蝠俠前傳系列”系列。2012年《蝙蝠俠3:黑暗騎士崛起》在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的“世紀16”電影院舉行首映式時,甚至有“狂熱的粉絲” 闖入戲院,向正在觀看電影的觀衆亂槍掃射,事件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傷。爲了避免慘劇再次發生,此次《小丑》再度引發觀影熱時,很多影院不得不增強了安保工作、禁止觀衆帶面具和過多個人物品進場觀影,而這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小丑》的火熱。

除了北美,海外的幾大票房市場裏,《小丑》的表現同樣亮眼——

  • 在韓國,《小丑》已連續15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力壓《最普通的戀愛》、《完美男人》等本土佳片;截至16日,《小丑》在韓國累計觀影人次已達到409萬,票房收入更是攀升至355億韓元(約合2.1億元人民幣),穩居亞洲頭號票倉的位置。《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在韓國,《小丑》已連續15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

  • ·在日本,《小丑》的公映範圍達到359家影院,在首個雙休日動員35萬6000人,進賬5億4800萬日元的收入,相當於2008年《黑暗騎士》同期成績的164%;截至14日,累計動員人次達到135萬,總票房更是突破20億日元,有望創下近年DC電影在日本的票房新高。
  • ·在印度,《小丑》自2號公映以來一直穩居當地票房榜次席,僅落後於寶萊塢動作大片《寶萊塢雙雄之戰 》;據BoxOffice India統計,截至14號《小丑》累計超5億印度盧比,按最新匯率計算約合5032萬元人民幣。《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在印度,《小丑》自2號公映以來一直穩居當地票房榜次席

  • ·在香港地區,《小丑》前五天斬獲1846萬港元,截至14日已累計至3667萬港元,在R級漫改電影中名列前茅;在臺灣地區,《小丑》首周就席捲逾9308萬新臺幣,截至上週日達到2.25億新臺幣,位居前15大票倉之列。
  • ·此外,《小丑》還在英國(3690萬美元)、墨西哥(2860萬美元)、俄羅斯(2040萬美元)和巴西(1770萬美元)等重點市場實現蟬聯,並在多地打破華納發行作品的開畫紀錄。

    據comScore統計,《小丑》共計在80個國家和地區的大銀幕亮相,公映兩週後累計數字便超過6億美元,一舉闖入年度全球票房前10名,有機會成爲今年在迪士尼/漫威之外首部破10億美元的影片。值得一提的是,《小丑》的製作成本僅爲5500萬美元,已經確定將爲華納兄弟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

    不僅僅是票房數字和高額收益,《小丑》的口碑仍維持在“逆天”的高位上:在豆瓣上,《小丑》的平均分達到9.2分(4.2萬人評價),是近年來口碑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IMDb的8.9分(31.6萬人評價),也助力《小丑》殺入Top250榜單前10,並將《搏擊俱樂部》擠到了第11位;匯聚影評人的爛番茄新鮮度爲68%,但其爆米花指數則飆升至89%,印證新科金獅獎獲得者的上佳風評。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隨着《小丑》在奧地利、法國、德國和以色列等國家陸續亮相,影片的全球院線擴映之旅已基本告一段落。不過,這場由《小丑》引發的震盪仍餘波未了,對於未來DC的版圖擴展可能有深遠影響。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小丑》讓DC粉絲找到了熟悉的感覺?

    “DC粉絲終於要翻身了”,《小丑》爆發後,社交網絡上DC粉絲們的歡呼聲不絕於耳。究其原因,除了DC近年來在電影上的表現一直落後於漫威外,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從歷史上看DC纔是最早將旗下漫畫改編成電影的“先行者”,而《小丑》的爆發則讓很多粉絲找到了“久違的感覺”。

    1978年,華納兄弟由克里斯托弗•裏夫主演的《超人》橫空出世,讓超人從漫畫書中的人物變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也讓全球掀起一股超人旋風,在四十年前就拿下了3億美元的票房,徹底改變了很多人對於超級英雄故事的刻板印象,自那之後《超人》便成爲了最能代表美國超級英雄文化的形象之一了。

    雖然在三部續集票房接連走低後,《超人》電影走向終結,但由蒂姆•波頓和邁克爾•基頓搭檔的哥特風《蝙蝠俠》於1989年上映後成功接棒,在全球豪取2.5億美元票房,同時該作還被視作“奠定了蒂姆·伯頓的美學走向”。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哥特風《蝙蝠俠》中的小丑

    可遺憾的是,儘管蒂姆·伯頓執導的第二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歸來》於1992年在全球取得了2.8億美元的票房,但華納認爲影片盈利應該更多,進而決定讓該系列電影更貼近主流商業片。在決定調整風格後,華納更換了導演人選,蒂姆·伯頓退居幕後做起了製作人,而邁克爾·基頓則拒絕了參演後續作品。

    兩年之後,方•基默披上黑色披風扮演布魯斯•韋恩,但第三部作品《永遠的蝙蝠俠》的反彈幅度不若預期,因而喬治•克魯尼再度取而代之成爲新的蝙蝠俠。沒曾想,《蝙蝠俠與羅賓》遭遇“雪崩式”失利,直接被評論界稱之爲“災難”。事後,主演喬治·克魯尼還多次對外道歉,稱自己把“蝙蝠俠”演毀了,而後這一IP也被華納兄弟“雪藏”了近10年。

    隨後幾年,DC電影進入了第一次“蟄伏期”當中,倒是此前在漫改電影上表現一直不佳的漫威開始發力。進入21世紀,由20世紀福斯出品的《X戰警》和索尼投拍的《蜘蛛俠》接連上映,讓漫畫改編電影再度迎來“黃金時代”。

    這一時期,DC雖然也推出過《V字仇殺隊》等極具深度的、暗黑風格的超級英雄電影,但普遍叫好不叫座,沒能再度重現輝煌。2004年前後,華納有了重啓“蝙蝠俠”系列、拍攝《蝙蝠俠5》的想法,於是便找來了好萊塢新銳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擔當影片導演。幾經調整之後,《蝙蝠俠5》最終成了“蝙蝠俠前傳”,也就是《蝙蝠俠:俠影之謎》。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蝙蝠俠:俠影之謎》

    《蝙蝠俠:俠影之謎》作爲一部起源作品,上映後拿下了3.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雖然稱不上驚豔可也收回了成本,於是華納便決定將該系列延續。2008年,“蝙蝠俠前傳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這部比前作更加黑暗的作品,一經問世便得到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等超高評價,影片也在全世界斬獲10億美元票房,成爲史上首部10億+的超級英雄電影。

    在隨後的奧斯卡上,《蝙蝠俠:黑暗騎士》收穫了8項提名、2項大獎,其中已故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拿下了最佳配角獎,自此名垂青史。後來的“蝙蝠俠前傳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同樣口碑票房雙豐收,拿下了超過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

    不過“蝙蝠俠前傳系列”的再度成功,並沒有幫助DC再向二十年前那樣統治漫改電影市場,因爲老對手漫威的一個大計劃已經悄然啓動:由於將蜘蛛俠、綠巨人等角色版權悉數轉讓,在手上已無公衆熟知的漫畫角色的情況下,孤注一擲的漫威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鋼鐵俠》上。最終此番豪賭獲得空前的回報,2008年公映的《鋼鐵俠》不僅斬獲豐厚票房收益,同時成功將鋼鐵俠塑造爲新頭牌,爲“漫威電影宇宙”的正式啓動拉開序幕。

    儘管“蝙蝠俠前傳系列”表現強勢,隨後的《綠燈俠》等作品卻接連慘敗慘敗,漫威則由《鋼鐵俠2》、《雷神》和《美國隊長》等單人項目快速積攢能量;到了2012年,即便最終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績優異,但DC面對重兵集結的《復仇者聯盟》仍敗下陣來,由此DC對陣漫威開始轉入守勢。

    在《超人:鋼鐵之軀》啓動“DC擴展宇宙”以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自殺小隊》都不及預期,反觀漫威則通過每年2-3部電影急劇擴大版圖;直到2017年,《神奇女俠》才讓DC首度在正面交鋒中擊敗漫威,但隨後《正義聯盟》未能收回投資成本,雙方陣營的實力差距仍在繼續拉開;隨着最後兩部《復仇者聯盟》合計斬獲逾48億美元,“漫威電影宇宙”的總票房已超過225億美元,成爲有史以來最爲成功的電影系列。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自殺小隊》

    在此背景下,去年去年由溫子仁執導的《海王》全球突破11億美元,爲“DC擴展宇宙”找回了不少顏面,而這部不同於以往漫威式“閤家歡超級英雄片”的電影裏,被加入了不少恐怖片元素,讓很多粉絲大呼過癮,並且呼喚DC應該重回暗黑風格、找回當年蒂姆·伯頓和諾蘭時代的感覺。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很多“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的質疑聲中,新一代的小丑再度刷新了人們對於超級英雄電影的認知,也讓失望已經的DC粉絲們再度找回了熟悉的感覺。但是這樣一部反套路式的超級英雄片,真的會吹響DC反撲的號角嗎?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小丑》成標杆,市場不只需要一種漫改片

    從DC和華納的戰略規劃來看,一部《小丑》的成功還不至於改變行業格局。

    實際上,該片和觀衆們熟悉的DC世界觀並無太多聯繫,導演兼編劇菲利普斯透露,影片取材並不遵循任何漫畫,只是按照自己的認知創造了一個故事,沒有從漫畫書中汲取任何靈感。而從目前DC釋出的信息來看,《小丑》也並不隸屬於“DC擴展宇宙”的範疇,而是聚焦於“人物研究”的獨立作品。

    在不強行與主線故事聯動的情況下,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和主演傑昆•菲尼克斯得以深入角色內心,將這個漫畫史上最知名反派的起源故事娓娓道來,在內容深度和人物描摹上都做到了同類型難以企及的高度,從而創造漫改商業電影首奪“金獅獎”的偉績。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漫改電影首奪“金獅獎”

    不過不和主宇宙聯動,也意味着《小丑》積累下的觀衆緣,並沒有辦法轉移到DC後續的作品當中。實際上,DC主宇宙上面臨的爛攤子也一點也不比“初代復仇者”退休後的漫威少:最早一批正義聯盟成員裏,除了神奇女俠和海王的扮演者,其他人要麼已經確定要退出DC作品,要麼和DC的“談判”陷入到了僵局與未知情況當中。相比於“平緩過渡”的漫威,DC的拓展危機或許更大,很多作品都必須重啓。

    可是雖然《小丑》不能改變DC主宇宙的命運,但卻給其電影拓展提供了新的“解”:通過對旗下角色“黑暗面”的挖掘,DC有望走出與漫威“閤家歡”相異的方向。《小丑》的“暗黑”路線早在克里斯托弗•諾蘭和扎克•施耐德時期就多有涉獵,但隨後漫威憑藉“全年齡”策略在票房上大發神威,後發的DC也一度選擇向對手靠攏,但終究難以與背靠迪士尼的“漫威電影宇宙”相抗衡,反而丟掉了自己擅長的事情。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暗黑騎士》

    因此《小丑》的成功,完全印證了市場需要更多元的超級英雄片,想要和漫威比拼的DC完全不必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據悉,由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重啓版《蝙蝠俠》也可能相對獨立,也具有開拓更多故事走向的空間,或許有望成爲與《小丑》類似的單人故事;同時,《神奇女俠2》《海王2》等熱門續集也在開發當中,維繫“DC擴展宇宙”的正常運轉,讓DC進入“兩條腿走路”的新模式,既可以打R級片市場,也不至於完全退出全年齡向的戰場。

    DC和華納的這種“另類突圍”思路,對急於搭建自家“宇宙”體系的索尼也有啓發:早前索尼就曾試圖在《蜘蛛俠》電影中引進其他角色,但經歷《超凡蜘蛛俠2》的失敗後偃旗息鼓;在《毒液》獲得超預期的票房後,索尼重新啓動旗下“蜘蛛俠宇宙”的計劃,目前已上馬《吸血鬼莫比烏斯》等項目,並嘗試在類型(恐怖、喜劇)或R級定位上做出探索。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毒液》獲得超預期的票房

    比之逐漸找到新思路的競爭對手們,漫威和迪士尼或許要開始思考,怎麼維繫觀衆的新鮮度了。在《復仇者聯盟3》和《復仇者聯盟4》之前,除了現象級影片《黑豹》,包括《雷神3》在內很多包含了“大事件”的影片以及新復仇者們的個人電影,票房上限較之以往都沒有明顯提升。如今老一代復仇者紛紛退休,新的復仇者怎麼繼續吸引觀衆買單,漫威還能不能延續輝煌,都成爲了一個未知數。

    前段時間圍繞《蜘蛛俠》的紛爭表面看,是索尼和迪士尼的分歧主要爲利潤分成的比例,但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鋼鐵俠”、“美國隊長”等角色相繼謝幕,“漫威電影宇宙”亟需新的領軍者來扛過大旗,而人氣爆棚且已深度融合的“蜘蛛俠”成爲理想的人選,這一角色的重要性也引爆雙方的明爭暗鬥。

    《小丑》全球大火,DC反擊漫威的時機到了?

    “蜘蛛俠”成爲理想的人選

    雖然目前索尼和迪士尼/漫威重歸於好,凱文•費奇也迴歸擔任下一部《蜘蛛俠》的製片人,但索尼開拓自身“宇宙”的決心並未動搖,對於“漫威電影宇宙”而言警報並未解除。未來在《黑寡婦》《尚氣》和《黑豹2》等常規項目之外,如何利用重金收購的“X戰警”、“神奇四俠”等版權,將成爲漫威繼續維繫輝煌的關鍵。

    可以說,現如今在超級英雄的版圖上,不僅出現了多個不同的陣營,而且也演化出了不同的路線。《小丑》的成功並不足以讓DC逆天改命,但是掀開的這道帷幕將如何影響漫改電影的未來,則無疑讓衆多粉絲倍感期待。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