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排“膠囊”酒店的附近,機場同時也設置了一批候機座位,記者看到,有旅客選擇躺在椅子上休息。值得一提的是,入住“膠囊”酒店的大多爲中轉換乘或乘坐晚班機的旅客,一般需要在機場停留2小時以上。

大多數人對於膠囊旅館的印象停留在空間狹窄、隔音差、空氣不流通。實際上,現在的膠囊旅館通過借鑑傳統酒店的完備設施以及優質服務,已逐漸在機場、車站等地演變爲具有現代感且快捷舒適的場所。10月20日,記者在河東國際機場,也看到了一排外形酷似太空艙的“膠囊”酒店,這些酒店已成爲中轉換乘及夜班機旅客的“新寵”。

銀川機場上線膠囊酒店,躺着等飛機,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

視頻截圖

走近“膠囊”酒店,白色太空艙外形加上科技感十足的藍色燈光便已吸引記者的目光。“顧客入住後,膠囊外圍的燈光會自動變成藍色,今天是週末,基本已經‘滿艙’了。”據酒店負責人趙經理介紹,這些“膠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酒店分上下層,內設1.2米“榻榻米”狀單人牀,裏面電視、照明燈、電源插座等設備齊全,還具備3個通風口和換氣系統。“膠囊”酒店24小時營業,各大網站均可預訂,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人民幣,下同),價格非常親民,深受旅客歡迎。“自2018年3月上線以來,每天的入住率都超過了70%,春運、暑假高峯期甚至需要提前預定。”趙經理說。

值得一提的是,入住“膠囊”酒店的大多爲中轉換乘或乘坐晚班機的旅客,一般需要在機場停留2小時以上。因此,他們對於在此休息是否安靜也十分在意。記者瞭解到,銀川機場的這批“膠囊”酒店具備特殊噪音隔斷系統,可把客房內噪音控制在40分貝以下。“我們也提供免費的叫醒服務,讓旅客休息得更加安心和舒心。”趙經理說。

“我的飛機晚點了,剛剛體驗了一把‘膠囊’酒店,感受不錯。”旅客王女士告訴記者,比起傳統酒店,“膠囊”酒店的價格實惠,“就在候機大廳內,方便候機。裏面的環境也很衛生整潔,空間封閉自由,下次還會選擇入住。”

在這排“膠囊”酒店的附近,機場同時也設置了一批候機座位,記者看到,有旅客選擇躺在椅子上休息。問及是否願意嘗試體驗膠囊休息艙,有旅客表示,還不知道這個膠囊形狀的物體是酒店,以後有機會想體驗一把。

據瞭解,爲進一步做好中轉保障,銀川機場也推出了許多中轉服務產品,提升旅客“幸福感”。凡經銀川機場中轉的旅客,均可領取“200元中轉禮遇券”,所有中轉旅客憑券可在航站樓內用餐點免費用餐,或進行購物抵扣。若旅客中轉時間較長,也可以在“膠囊”酒店兌換4小時免費休息時長。

網友評論:

工藤新一請你立馬告白:好便宜啊!而且看起來好科技感

Suyi_蘇一:挺好的,候車候機最累人了

夏草季節:尤其是夜晚航班然後在機場過夜等早班機轉機的人!太合適了!

銀川機場上線膠囊酒店,躺着等飛機,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

銀川機場上線膠囊酒店,躺着等飛機,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

銀川機場上線膠囊酒店,躺着等飛機,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

銀川機場上線膠囊酒店,躺着等飛機,白天入住4小時僅需60元

延伸閱讀:膠囊酒店發展歷史

膠囊酒店起源於日本,但在日本以外並未獲得廣泛接受。

住客可使用的空間侷限於一個大約2米 x 1米 x 1.25米,由注模塑膠或玻璃纖維製成的細小空間內,僅足夠睡眠。空間內通常設有電視等電子娛樂設備,在住客單元的入口處設有一塊簾以維持住客的隱私,但聲浪則難以完全隔絕,洗手間及淋浴設施需要共享。這些單元會堆棧起來,住客的行李需要存放在離單元較遠的儲物櫃中。膠囊酒店內亦設有餐廳,或自動售賣機等設施,方便住客。

日本的膠囊酒店規模各異,部分只有約50個單元,較大的可多達700個單元,通常只供男性入住。部份膠囊酒店則分別設有男女使用的單元。進入膠囊酒店的住客,通常需更換浴衣及拖鞋。

第一家膠囊酒店是位於大阪的Capsule Inn大阪,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位於大阪市梅田區,於1979年2月1日開始營業,當時的租金爲每晚1,600日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