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經獨霸天下的數據庫王者甲骨文轉型雲計算市場已經微有成效,但是面對科技行業的"馬太效應",甲骨文要如何突圍。整體上來看,甲骨文公司的業績增長緩慢,但是股價卻大幅度上漲,資本爲何如此看好甲骨文,甲骨文又是如何在強敵環伺的雲計算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美股研究社

科技日新月異,產業也隨之跌宕起伏。科技史就是一部產業興衰的淘汰史。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行業老大,都逃不過這樣的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科技界誰掌握科技誰就掌握未來。

老牌數據庫公司甲骨文轉型雲計算業務已經有3個年頭了,從沸沸揚揚的甲骨文裁員事件;到大量增聘員工拓展雲服務;再到最近甲骨文訴Google的Java API侵權案勝訴。近些年來,甲骨文公司一直處於風口浪尖。

就在近日,甲骨文公佈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財報顯示甲骨文公司的營收增長穩健,虧損大幅收窄。雲計算業務也實現了穩定增長。

目前,在雲計算市場中,亞馬遜公司一家獨大,微軟、谷歌、阿里雲也在窮追猛趕。由於決策上失誤,錯失了雲計算發展黃金時期,甲骨文落後市場一大截。但甲骨文目前也在奮力追趕。今年2月3日,甲骨文公司表示,已在五個國家增加了新的雲計算數據中心,目標是在2020年底前在全世界擁有36個數據中心,從而跟亞馬遜、微軟等公司搶奪更多的雲計算市場份額。

曾經獨霸天下的數據庫王者甲骨文轉型雲計算市場已經微有成效,但是面對科技行業的"馬太效應",甲骨文要如何突圍?未來的雲計算市場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淨利潤同比下降6%,併購與重組支出很大

甲骨文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甲骨文公司業績緩慢增長,淨利潤呈下滑趨勢。甲骨文第三財季總營收爲97.9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6.14億美元相比增長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3%。其中,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爲69.3億美元,同比增長4%,佔總營收的71%;雲授權和現場授權業務營收爲12.31億美元,同比下降2%,佔總營收的12%。

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爲25.7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7.45億美元相比下降6%,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下降5%。每股攤薄收益爲0.79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攤薄收益爲0.76美元。

淨利潤下降,主要還是與甲骨文高額的併購和重組支出依然居高不下有關。甲骨文併購相關支出及其他支出爲7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400萬美元相比增長297%,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295%;重組支出爲6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4300萬美元相比增長4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47%。

但是運營利潤方面收入不錯,甲骨文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爲35.2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3.99億美元相比增長4%,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5%;運營利潤率爲36%,高於去年同期的35%。

甲骨文首席執行官薩弗拉·卡茲(Safra Catz)稱:"我們實現了極其強勁的季度業績,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總營收同比增長3%。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由雲服務和授權支持營收組成的訂閱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5%。持續增長和經常性的訂閱營收現在已佔公司總營收的71%,從而使我們的運營利潤率環比上升,並在第三季度中令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每股收益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受到業績超預期影響,甲骨文股價大幅上漲,財報發佈後截至文章發稿前,最終收盤甲骨文漲幅爲20.43%。盤後每股爲47.93美元,市值爲1537.43億美元。

整體上來看,甲骨文公司的業績增長緩慢,但是股價卻大幅度上漲,資本爲何如此看好甲骨文,甲骨文又是如何在強敵環伺的雲計算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內部裁員、外部瘋狂擴張、押注SAAS,甲骨文爲奪雲計算市場步步爲營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數據顯示,在雲計算市場中,亞馬遜、微軟、阿里雲佔據市場前三。阿里雲全球市場份額進一步上漲,增速爲市場前五中最快。全球雲計算市場形成3A格局(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其中3A佔據雲市場近七成份額,市場逐步向頭部聚集。這使得甲骨文想要突圍更加艱難。

據甲骨文最新財報來看,該季度的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爲69.3億美元,同比增長4%,從這個同比增速來看確實不快,但該業務的營收佔總營收比重達71%。可以說,個位數的增速令甲骨文有點格格不入。

作爲曾經僅次於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儘管被亞馬遜、微軟等行業巨頭在雲計算市場上甩開了十萬八千里,但甲骨文不會輕易認輸,憑藉其雄厚的資金積累和技術優勢瘋狂兼併,誓要奪回曾經失去的市場。

首當其衝的就是公司的人員精簡和結構調整問題。爲全面發力雲計算"清理路障"。甲骨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大面積裁員,波及銷售、業務開發和解決方案工程等三大部門。甲骨文公司雲計算業務負責人在同年10月份表示,作爲將雲計算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國的積極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計劃招聘近2000名員工。裁減傳統業務的員工,集中招募人員發力雲計算,減少了人員的支出成本,這將大大有利於甲骨文的雲計算之路,畢竟成本的削減可能比收入增長更有規律和持續性。

除此之外,財大氣粗甲骨文也在近乎瘋狂的併購式擴張。甲骨文極其希望能快速彌補短板、縮小與對手的差距,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取勝,甲骨文認爲把所需的人才、技術、產品吸納進來的簡單粗暴方式最有效。僅在2018年,甲骨文就收購了 9 家不同的公司,擴充了其雲產品組合。憑藉着重金併購與資源整合,甲骨文也迅速變成了橫跨 IaaS、PaaS、SaaS的綜合雲服務提供商。這些舉措,即使是雲計算的龍頭老大亞馬遜也未必有能力做到。

甲骨文將重心過度押注SaaS上,這並不被業界看好。因爲目前全球科技巨頭攻佔雲計算的策略是,自己並不生產SaaS,只將成本放在雲計算技術研發上,提供服務與賦能來擴大其在SaaS領域的生態,獲得更多SaaS企業的合作。甲骨文此舉顯然是想將雲計算的命盤抓在自己手裏,用強大的資金投入獲得長期的行業紅利。這種差異化突圍策略,使得與其它巨頭格格不入,也一度被業界認爲是 "選錯了賽道"。

據IDC數據顯示,從市場規模角度來看,SaaS最大的發展空間最大,2019年SaaS的市場規模佔比爲63%,IaaS爲25%、PaaS爲12%。如此看來,甲骨文日後雲計算市場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資本股市看好甲骨文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甲骨文也在科技創新上的勢力也不容小覷。畢竟是曾經科技行業的佼佼者和領頭羊。甲骨文爲了全面支持雲架構,幾乎重寫了所有軟件產品,並對應用交互進行重新設計,還開發了高性能服務器芯片。無論是從底層芯片到IaaS、PaaS、SaaS,還是行業應用,甲骨文都在以自己"特有的軟件技術專長"翻寫了雲計算方案的各個層面

爲了追趕雲市場,甲骨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在公司內部人員上做了相應的調整。而且還對外瘋狂的兼併對內進行重組,憑藉着自身技術優勢進行差異化突圍,如今,甲骨文又在和谷歌商業糾紛案上手握的Java專利籌碼,得到了聯邦政府在最高法院上提供的支持。再加上疫情之下,雲計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甲骨文此次股價的飆升也就不足爲奇了。

總營收同比增長2% 增速相對乏力,甲骨文與"微軟"結盟真的能自救嗎?

隨着5G商用加速,AI技術擴散,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部署物聯網,這會進一步激活雲服務市場。據Canalys的雲市場預測,今年年全球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爲141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2%,到2024年將增長至2840億美元(人民幣約2萬億元)。

看準了雲計算的市場,傳統IT龍頭包括IBM、Oracle、EMC、惠普等也在紛紛轉型:IBM這幾年在大刀闊斧地改革,併購雲計算相關公司,推出PaaS平臺,去年溢價62.4%收購了Redhat,IBM營收也開始增長;Oracle的轉型跟不上節奏,增速緩慢,流失了很多人才;最後一個是EMC,EMC是做獨立存儲起家的公司,目前在雲計算市場上的發展也困難重重。

畢竟數據庫早已落後於時代,雲計算市場的擴大又進一步積壓了傳統IT公司的生存空間,甲骨文向雲計算方面的轉型,其實更像是一場自救。

最新財報顯示,甲骨文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只有2%,在業績上,甲骨文的增長相對乏力。尤其是相對於阿里巴巴的強勁增長。據阿里巴巴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8%至1614.56億元,其中阿里雲單季營收達到107億元,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62%。而受益於疫情防控期間日益增長的遠程辦公需求,阿里雲增長還在持續。

除了增長乏力之外,甲骨文傳統的數據庫業務也受到挑戰,2019年10月15日,亞馬遜宣佈其消費者業務永久棄用甲骨文數據庫,將在2019年底完成存儲在近7500個甲骨文數據庫中的75PB的數據遷移工作。這是繼阿里巴巴之後,又一國際巨頭宣佈棄用甲骨文數據庫。

除此之外,甲骨文的管理層分歧內鬥不斷,高管人才流失、人事動盪。這也加劇了甲骨文在雲計算之路轉型上的困難。例如,在甲骨文任職22年後選擇辭職的托馬斯·庫裏安,也是因與埃裏森在雲計算戰略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而分道揚鑣,而且,還轉投對手成爲谷歌現任雲服務CEO。如果內部繼續這樣不安,將會非常影響甲骨文的雲計算之路。

感覺到空前的危機,甲骨文迅速攻佔雲計算市場的同時,決定與微軟攜手,來抵抗亞馬遜、谷歌和阿里雲帶來的壓力。日前,甲骨文宣佈繼續擴展與微軟(MSFT.US)的雲互操作性合作伙伴關係,以幫助全球的聯合客戶在Oracle cloud和Microsoft Azure上運行他們的關鍵任務工作負載。企業性質可以構建可在微軟和甲骨文雲區域之間無縫交互的工作負載。

微軟作爲雲計算行業中的老二,此次與甲骨文結盟,一方面是爲了進一步瓜分亞馬遜的所佔據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抵擋谷歌和阿里雲的攻勢。而甲骨文也也能抱住微軟的大腿,彌補雲計算方面的弱勢。

目前,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是雲計算的兵家必爭之地,微軟和甲骨文結合,也是爲了與亞馬遜搶奪這些用戶。甲骨文擁有多年的(Oracle)的企業專業知識,能幫助聯合客戶加速企業應用程序和數據庫向公有云的遷移。而不必對任何東西進行重新架構,從而保留他們已經做出的大量投資。這對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如果丟失了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這樣的大客戶,這對亞馬遜來說很不利,但是亞馬遜也一定會出招反擊,如此看來,未來的雲計算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科技行業遵循"馬太效應",產業主動權只會集中在少數幾個頭部玩家中,如今雲計算留給甲骨文的空間和時間有限。冰凍非一日之寒,甲骨文曾經是數據庫王者,而今也成爲雲計算小玩家。但是能從王者之夢裏醒來,斬掉固有思維,奮發圖強。誰又能斷定甲骨文不會再締結一個傳奇呢?畢竟,亞馬遜雲營收從10億級到100億級用了6年,而阿里雲僅4年內就實現單季度營收從10億級別到100億的躍遷。

相關文章